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元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地方政府
  • 1篇压力型体制
  • 1篇义工
  • 1篇政府
  • 1篇政治
  • 1篇政治性
  • 1篇社团
  • 1篇社团参与
  • 1篇吸纳
  • 1篇县治
  • 1篇理式
  • 1篇官办
  • 1篇班额
  • 1篇城管
  • 1篇城市
  • 1篇城市管理
  • 1篇大班
  • 1篇大班额

机构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2篇李元
  • 1篇严强

传媒

  • 1篇江海学刊
  • 1篇江苏行政学院...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治理式执行:压力型体制视角下的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基于A县治理中小学大班额的分析被引量:18
2016年
治理式执行是地方政府迫于治理地方事务的现实压力而执行上级政策的现象。A县治理中小学大班额的治理式执行揭示了西方语境下提出的政治性执行在中国压力型体制下地方实践中的具体运作。压力型体制下治理式执行的动力不仅包括自上而下的内部压力,许多时候还包括自下而上的外部压力;治理式执行的结果与压力程度紧密相关;治理式执行的过程中存在着使执行缓冲的减压阀;执行过程中表现出人治特征。
李元严强
关键词:压力型体制大班额地方政府
在监管中吸纳:官办社团参与城市管理的系统分析——以A市城市管理义务工作者组织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当代中国城市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吸纳型监管模式,可以从政治系统论视角进行分析。从输入、输出和反馈的过程来看,吸纳型监管不同于西方自由竞争式的监管内涵,它来源于作为执行输出端的政府职能的折冲,服务于作为支持输入端的政府信任提升,体现出政府存在的需求输入及反馈社会的输出性结果。从监管型国家建设目标来看,以城管执法和官办社团开展的城市吸纳型监管新模式,不等同于社会力量参与治理,难以达到提升监管合法性和有效性的目标。其根源是在城市管理存在政治争议而未经利益博弈的情况下,行政机构的主观性监管很难在管理效率和政治正确之间取得平衡。在此情况下,必须在前端和其他环节嵌入公共参与和公共协商机制,构建协商治理平台,增强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政治基础。
李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