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洁
-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海参DNA条形码的构建及应用被引量:14
- 2011年
- 为研究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Ⅰ)基因作为DNA条形码鉴定海参品种的可行性,本实验采集了7种海参(Holothuroidea)43个个体并获得其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利用DNAstar、DNAMAN和MEGA 4.1软件分析计算了7种海参的碱基组成以及不同海参之间的种间遗传距离和种内遗传距离,利用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分别构建了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海参的种间遗传距离显著大于种内遗传距离,不同海参在系统树中分别形成各自独立的分支,表明以COⅠ作为海参DNA条形码进行品种鉴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建立海参DNA条形码的基础上,设计了针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的特异性探针。对4种海参(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冰岛参Cucumaria frondosa、加州拟刺参Parastichopus californicus及梅花参Thelenota ananas)进行斑点杂交实验,结果显示,该探针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较高的灵敏度,能够实现对仿刺参的鉴定。本研究为后续开展斑点杂交及基因芯片法鉴定海参种类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 律迎春左涛唐庆娟段高飞王春霞李晋徐洁薛长湖
- 关键词:海参DNA条形码斑点杂交
- 鉴定海参的斑点杂交法及其应用被引量:3
- 2012年
- 本研究目的是通过斑点杂交方法对不同种类的海参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采用CTAB沉淀法提取海参的DNA,PCR扩增线粒体COⅠ基因并测序,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并筛选了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北大西洋瓜参(Cucumaria frondosa)、加州红参(Parastichopus californicus)及梅花参(Thelenota ananas)4种海参的特异性探针,设计并进行斑点杂交实验。实验结果显示:4条探针均具有高度的特异性,灵敏度可达100pg,能够实现对仿刺参、北大西洋瓜参、加州红参和梅花参的准确鉴定。本文建立的斑点杂交方法,为海参品种的快速、准确的鉴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方法。
- 律迎春段高飞左涛徐洁李晋郑荣唐庆娟薛长湖
- 关键词:海参斑点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