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喷布钾、钙和镁肥对妃子笑荔枝果皮着色的调节效果 被引量:9 2015年 以妃子笑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cv Feizixiao)成年树为试材,叶面喷布0.5%KCl(K)、0.3%Ca Cl2(Ca)和1.5%Mg Cl2(Mg)以及它们的两两混合液为处理,清水为对照,探讨叶面喷布K、Ca和Mg肥对妃子笑荔枝果皮着色的调节效果。结果表明,果实在发育过程中,各处理和对照的果皮h值、果皮叶绿素含量和果肉酸含量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果肉可溶性糖含量在5月19日之前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从5月19日到22日,除了Ca+Mg和K+Ca+Mg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变化外,其余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下降;果皮a值、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和果肉糖酸比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在5月19日,Mg处理使其果皮h值降到最低,并且显著低于对照和其它处理;在5月22日,Ca+Mg处理使其果肉可溶性糖维持最高含量并显著高于对照,使其果皮h值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并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由此可见,Mg和Ca+Mg处理的果皮h值与果肉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在5月19日和5月22日同步达到最佳,分别克服了果皮"滞绿"和果肉"退糖"问题。 周晓超 苏阳 张锐 周开兵关键词:妃子笑荔枝 CA 着色 紫娘喜荔枝果肉主要风味品质与K、Ca及Mg含量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紫娘喜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cv Ziniangxi)果肉主要风味品质与果肉K、Ca和Mg含量变化的关系,为制定紫娘喜荔枝合理施肥技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定紫娘喜荔枝果实不同生长发育期的果肉可溶性糖、总酸、单宁含量和糖酸比及其K、Ca、Mg含量,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各指标动态变化特点,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其相互间的相关性。【结果】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紫娘喜荔枝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持续上升,总酸和单宁含量持续下降;全K和水溶性K含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全Ca和水溶性Ca含量分别在5月26日和5月22日最高,其余时期间变化差异不明显;全Mg含量除在5月22日显著较高外(P〈0.05,下同),其他时期无显著变化(P〉0.05,下同),水溶性Mg含量呈降—升—降的变化趋势。同期水溶性K含量显著提高,水溶性Ca含量5月22-29日显著高于同期水溶性Mg含量,在其余时间则反之;对全K、Ca和Mg及水溶性K、Ca和Mg含量间进行多元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溶性Ca与全C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水溶性Ca、全Ca和Mg含量呈极显著复相关;水溶性K含量较高是促进果肉风味品质良好发育的关键因素;可溶性糖和总酸含量分别与水溶性K含量呈正和负相关的指数函数回归关系。【结论】紫娘喜荔枝果肉水溶性K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正相关,与总酸含量呈负相关,可作为制定改善紫娘喜荔枝果肉风味品质施肥技术方案的依据。 苏阳 周晓超 张锐 周开兵关键词:果肉 风味品质 CA 三月红和白糖罂荔枝果皮着色动态差异的比较 被引量:11 2013年 为研究三月红荔枝果皮着色与果肉变甜不同步的原因,以三月红和白糖罂荔枝果实为试材进行果皮着色动态差异的比较研究。果皮a值观测结果表明三月红荔枝果皮迅速转红主要发生在果皮全红前13d内,而白糖罂荔枝果皮迅速转红发生在果皮全红前7d内;果皮h值观测结果表明三月红荔枝果皮着色主要发生在果皮全红前10d内,而白糖罂荔枝果皮迅速转红主要发生在果皮全红前11d内;三月红荔枝果肉的糖酸比在4月22日达到最大值;白糖罂荔枝果肉的糖酸比在5月16日达到并此后维持最大值;可见,三月红荔枝果皮着色与果肉变甜发育是不同步的,前者晚约6d,主要原因是三月红荔枝果肉糖酸比最高时的果皮花色素苷含量较低;而白糖罂荔枝果皮着色与果肉变甜发育是同步的。2个荔枝品种果皮在着色过程中果皮花色素苷含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果皮叶绿素含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品种果皮a和h值分别与果皮花色苷含量呈显著的线性正和负相关关系;三月红荔枝果皮全红时的果肉可滴定酸含量升高导致果肉风味变酸。 张锐 杨迎 文亚迪 周开兵关键词:荔枝 果皮着色 果皮色素 三月红荔枝果皮钾钙镁含量变化与着色的关系 2016年 以三月红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Sanyuehong’)果皮为材料,探讨果皮K,Ca和Mg含量动态变化与着色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果皮着色发育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和h值呈显著下降趋势,花色素苷含量和a值呈显著上升趋势;全K和水溶性K含量总体上均呈下降趋势,全Ca和水溶性Mg含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全Mg含量在4月16日前总体上上升,水溶性Ca含量则无显著变化。果皮花色素苷含量与果皮全K、全Ca、水溶性K和水溶性Mg等含量分别呈负、正、负和正相关一元指数函数回归关系。 张锐 周晓超 苏阳 周开兵关键词:三月红荔枝 钾 镁 着色 白糖罂荔枝果皮钾、钙、镁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着色的关系 2015年 以白糖罂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Baitangying’)果皮为试验材料,探讨了果皮K、Ca、Mg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着色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果皮着色发育过程中,全K和水溶性K含量在总体上均呈下降趋势,全Ca、全Mg、水溶性Ca和水溶性Mg含量在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叶绿素含量和h值呈显著下降趋势,花色素苷含量和a值呈显著上升趋势.果皮花色素苷含量与果皮全K、全Ca和水溶性K等含量分别呈负、正和负相关一元指数函数回归关系,果皮叶绿素含量与果皮全K、全Ca和水溶性K等含量分别呈正、负和正相关一元指数函数回归关系. 张锐 苏阳 周晓超 周开兵关键词:钾 钙 镁 着色 荔枝果实膨大期果皮总RNA提取方法的筛选 被引量:1 2013年 以三月红荔枝果实膨大期果皮为试材,通过采用改良CTAB法、SDS法、改良SDS法、改良Bugos法和RNAplant plus Reagent试剂盒(TIANGEN公司)提取总RNA,采用浓度检测、纯度检测、RT-PCR等方法进行提取结果检测,进而筛选出最佳提取方法。结果表明,这5种方法都能从三月红荔枝果皮中提取总RNA,但总RNA浓度和纯度有明显的差异。其中采用改良Bugos法、改良SDS法和RNAplant plus Reagen试剂盒提取RNA的浓度较高;采用改良CTAB法和RNAplant plus Reagen试剂盒提取的总RNA纯度较高,完整性较好。采用SDS法、改良SDS法和改良Bugos法所提取的荔枝果皮总RNA纯度低,降解严重。经RT-PCR验证,采用改良CTAB法和RNAplant plus Reagen试剂盒均能扩增得到200bp的18sRNA编码基因片段。发现改良CTAB法为其中提取荔枝果皮总RNA的最佳方法,总RNA质量和得率满足后续分子生物学实验的需要。 张锐 周开兵关键词:荔枝 果皮 总RNA 两个荔枝品种果皮着色和果肉糖酸积累特点的比较 被引量:16 2014年 对妃子笑和紫娘喜两个荔枝品种果皮着色和果肉糖酸积累的特点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果皮颜色指标a值的变化表明妃子笑和紫娘喜荔枝果皮分别在全红前2周以前和全红前4 d以前迅速转红;果皮颜色指标h值的变化表明两个荔枝品种果皮不断转红.妃子笑和紫娘喜荔枝果肉糖酸比分别在果皮全红前6 d和在果皮全红时最高.紫娘喜荔枝果皮的a值和两个荔枝品种的h值与其花色素苷含量分别呈线性正和负相关,妃子笑荔枝果皮a值与其花色素苷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妃子笑荔枝果肉糖酸比最高时因果皮花色素苷含量较低和叶绿素含量较高而导致果皮未全红,其果皮全红时因果肉酸含量上升而导致果肉糖酸比下降. 张锐 韩丽婷 王娟 周开兵关键词:荔枝 果皮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