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琳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盆地
  • 2篇油气
  • 2篇主控因素
  • 2篇凹陷
  • 2篇成藏
  • 1篇油气成藏
  • 1篇油气聚集
  • 1篇油气聚集带
  • 1篇源岩
  • 1篇烃源
  • 1篇烃源岩
  • 1篇综合评价
  • 1篇洼槽
  • 1篇乌尔逊
  • 1篇乌尔逊-贝尔...
  • 1篇南堡凹陷
  • 1篇结构特征
  • 1篇海拉尔盆地
  • 1篇含油
  • 1篇含油气

机构

  • 4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作者

  • 4篇康琳
  • 2篇孙永河
  • 2篇付晓飞
  • 1篇周庆强
  • 1篇吕延防
  • 1篇申家年
  • 1篇牟敦山
  • 1篇平贵东
  • 1篇隋立伟
  • 1篇王通

传媒

  • 2篇地质科学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海塔盆地中部断陷带洼槽结构特征及与烃源岩的响应被引量:10
2011年
海塔盆地主要发育南二段和南三段烃源岩,二者在沉积特征和结构特征上均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搞清这两套烃源岩的形成背景及控藏作用,从盆地构造演化角度出发分析不同时期洼槽的结构特征,进而分析洼槽与烃源岩的关系。研究表明,南二段和南三段烃源岩分别形成于被动裂陷盆地和主动裂陷盆地时期,这两个时期形成的洼槽其结构分别为"泛盆"结构和多个半地堑构成的"复式小型断陷湖盆群"结构。两期不同结构的洼槽均控制了各自烃源岩层的分布及地层结构特征,从而决定了油气近源聚集且分别为短距离侧向运移和短距离垂向运移的规律。南二段烃源岩对已发现油气的贡献要好于南三段烃源岩。
孙永河隋立伟付晓飞申家年康琳孙庆华
关键词:烃源岩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部断陷带断裂系统对潜山油气成藏的控制被引量:8
2013年
为了查明海塔盆地中部断陷带潜山成因机制及成藏特征,研究断裂与潜山的配置关系,并通过对断裂系统的解剖,总结断裂系统对潜山成藏的控制作用。海塔盆地中部断陷带潜山按成因机制共分为3个大类8个亚类,其构造形态主要受Ⅰ型(早期伸展断裂系统)、Ⅰ-Ⅱ型(早期伸展中期张扭断裂系统)和Ⅰ-Ⅱ-Ⅲ型(早期伸展中期张扭晚期反转断裂系统)共3种断裂系统控制,其中Ⅰ型断裂系统为早期形成的断裂,促进潜山裂缝储层的发育,并作为遮挡边界有利于油气聚集,同时使潜山与烃源岩对接形成单、双向2种供烃模式,因此,Ⅰ型断裂系统控制的潜山是勘探的有利目标;Ⅰ-Ⅱ型和Ⅰ-Ⅱ-Ⅲ型断裂系统属于多期活动的断裂,控制潜山的形成及演化,更易形成裂缝密集带,但由于断裂多期的活动易导致油气散失,且不利于"供烃窗口"的形成,断裂控储与控藏具有不一致性,故对潜山油藏以破坏作用为主。
康琳孙永河柳冰周再东孙仁杰
关键词:成藏主控因素
南堡凹陷2号构造东部断圈含油气综合评价被引量:1
2013年
南堡凹陷2号构造东部是南堡凹陷油气勘探的外扩潜力区,但复杂的地质条件致使油气钻探成功率较低。通过对断裂系统特征、油气运移输导特征和油气保存条件的研究发现,油气的运聚成藏主要受圈闭构造形态、断裂组合样式、油源断裂通源属性、控圈断裂类型、盖层断接厚度、地层砂地比及断层侧向封闭性等因素控制。由于断圈的含油气性受多因素综合控制的影响,因此建立了断圈含油气性综合评价方法,结合已钻富油、较富油及失利断圈的数据,计算得出断圈评价优选标准,并对馆陶组、东一段和东二段的断圈进行了综合评价。
牟敦山王通康琳
关键词:南堡凹陷主控因素综合评价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被引量:7
2014年
从成盆、成源、成烃和成藏4个方面对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各构造演化阶段的石油地质意义进行了分析。海拉尔盆地成盆的动力机制是中蒙边界区中生代推覆构造形成后的晚造山期伸展垮塌作用,为典型的被动裂陷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形成演化经历了5个时期:山间残留阶段、被动裂陷阶段、主动裂陷阶段、断坳转化阶段和坳陷阶段。被动裂陷阶段沉积物震荡式沉积形成南一段中部砂泥互层的优质烃源岩;主动裂陷阶段盆地强烈裂陷,窄而深的断陷结构控制盆地南一段上部有效源岩分布;断坳转化阶段盆地快速沉降促进烃源岩熟化,伊敏组沉积晚期烃源岩大量排烃控制形成早期原生油藏,伊敏组末期盆地反转,部分油藏受活动断裂破坏调整到大磨拐河组形成次生油藏。不同演化阶段形成多种类型的隆起带,构成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带,控制了不同含油气系统油气聚集。
平贵东吕延防付晓飞康琳周庆强
关键词:乌尔逊-贝尔凹陷油气聚集带油气成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