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国平

作品数:2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油田
  • 2篇三工河组
  • 2篇彩南油田
  • 1篇剩余油
  • 1篇剩余油预测
  • 1篇隔夹层
  • 1篇储层
  • 1篇储层构型

机构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2篇章彤
  • 2篇李胜利
  • 2篇于兴河
  • 2篇姜国平
  • 1篇罗兴旺
  • 1篇刘金龙

传媒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年份

  • 2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分析——以彩南油田彩9井区三工河组为例被引量:13
2016年
彩南油田彩9井区三工河组由于多年注水开采,油水关系十分复杂,如何提高油田开发效果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区目前开发阶段井网调整的关键是明确储层的叠置关系,即目的层三工河组二段2和3小层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单元分布特征。为此,首先分析彩9井区目的层沉积微相的岩电特征,建立沉积微相的单井识别标志,为进一步的井间精细对比奠定基础;然后基于单井沉积微相识别结果,根据岩心、录井及测井资料对沉积微相内部精细解剖,明确不同级别储层构型单元的识别标志;以河流相沉积模式为指导,建立井间储层构型单元的静态分布模型,实现对不同级别储层构型单元的定量表征;最后由注采动态资料的响应关系验证储层构型单元静态分布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彩南油田彩9井区三工河组储层构型单元静态分布模型与研究区实际生产情况吻合较好,对于油藏后期的开发具有指导作用。
徐丽强李胜利于兴河章彤罗兴旺姜国平
关键词:储层构型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储层隔夹层表征及剩余油预测——以彩南油田彩9井区三工河组为例被引量:12
2016年
彩南油田9井区三工河组经过多年的注水开采,剩余油分布复杂,为了进一步提高油田剩余油的开发效果,研究储层隔夹层的分布是关键。以三工河组二段J1s22和J1s23层为例,分析现代沉积、野外露头资料及岩心观察结果,统计5口取心井不同层次类型的隔夹层,绘制不同测井曲线两两组合交会图;根据注水井与采油井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通过井间精细对比建立隔夹层分布的静态模式。结果表明:三工河组二段隔夹层类型划分为单层间隔层、单砂体间夹层及单砂体内夹层3个层次,可根据交会图识别不同类型的隔夹层;研究区有4种剩余油分布模式:顺夹层倾向注采强对应、顺夹层倾向注采弱对应、逆夹层倾向注采强对应、逆夹层倾向注采弱对应;静态模式与实际生产情况吻合度较高,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该研究结果对油藏后期剩余油挖潜具有指导作用。
徐丽强李胜利于兴河章彤姜国平刘金龙
关键词:隔夹层剩余油彩南油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