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银花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慢性
  • 2篇慢性乙型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肝炎
  • 1篇胆酸
  • 1篇胆汁
  • 1篇胆汁性
  • 1篇胆汁性肝硬化
  • 1篇熊去氧胆酸
  • 1篇阳性
  • 1篇阳性慢性乙型...
  • 1篇乙型肝炎E抗...
  • 1篇阴性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胆汁性
  • 1篇原发性胆汁性...
  • 1篇腮腺炎
  • 1篇停药

机构

  • 4篇太仓市第一人...
  • 1篇苏州市第五人...

作者

  • 4篇龚银花
  • 2篇王杰
  • 1篇李明
  • 1篇朱莉
  • 1篇曹利峰
  • 1篇李国勇
  • 1篇顾挺
  • 1篇李志勇
  • 1篇李中华

传媒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36例临床和免疫学特征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免疫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8月~2010年7月收治的36例PB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PBC患者中黄疸33例(91.7%)、皮肤瘙痒27例(75.0%)、腹水22例(61.1%)。血生化指标:总胆红素(149.2±65.6)μmol/L、碱性磷酸酶(298.6±128.1)U/L,γ-谷氨酰转肽酶(172.6±84.9)U/L;免疫学指标:IgM(4.98±3.1)g/L,抗线粒体抗体AMA-M2阳性30例(83.3%),GP210阳性5例(13.9%),SP100阳性2例(5.6%)。肝肾微粒体LKM-1阳性2例(5.6%)肝细胞溶质抗原Ⅰ型(LC-1)抗体(2.8%),抗核抗体(ANA)5例(13.9%)。36例患者经熊去氧胆酸等治疗,31例病情好转,有效率达86.1%。结论:PBC以中年女性多见,黄疸、皮肤瘙痒为患者最主要表现,AMA-M2、GP210、SP100等自身抗体检测是诊断P B C的重要依据之一,熊去氧胆酸治疗效果确切。
浦永兰王杰李中华龚银花曹利峰顾挺李志勇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抗体熊去氧胆酸
观察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52周疗效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和比较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52周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HBe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替比夫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4周和52周时的疗效。结果治疗24周后,对照组HBV-DNA转阴23例,占76.67%;ALT复常26例,占86.67%;HBeAg转阴5例,占16.67%;HBeAg血清学转换3例,占10.00%。观察组HBV-DNA转阴25例,占83.33%;ALT复常24例,占80.00%;HBeAg转阴15例,占50.00%;HBeAg血清学转换8例,占26.67%,两组患者的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HBeAg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2周后观察组的HBeAg血清学转换12例,占40.00%;对照组的HBeAg血清学转换5例,占1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比夫定和恩替卡韦治疗CHB疗效相当,但采用替比夫定治疗24周时患者HBeAg阴转率和52周时HBeAg血清学转换均高于恩替卡韦治疗。
龚银花
关键词:恩替卡韦慢性乙型肝炎
核苷(酸)类似物停药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复发的临床研究
2016年
目的观察HBe 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核苷(酸)类似物(NUCs)停药后病情复发情况,分析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5年6月在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和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服用NUCs停药后复发的HBe 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9例,分为规范停药后复发组(A组)16例和不规范停药后复发组(B组)23例。另外选择同期服用NUCs停药后1年内未复发的HBe 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例作为未复发组。分析停药后1年内肝炎复发情况和相关因素。结果未复发组患者基线血清HBV DNA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基线血清HBV DNA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复发组患者基线血清HBs Ag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复发组患者停药时血清HBs Ag水平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停药时血清HBs Ag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e 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NUCs规范停药或不规范停药后1年内均有复发,不规范停药后6个月以内复发率较高,患者基线血清HBV DNA水平、基线血清HBs Ag或停药时血清HBs Ag水平与复发可能有关。
浦永兰李明王杰龚银花朱莉李国勇
关键词:乙型肝炎E抗原核苷(酸)类似物复发
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的临床分析
2014年
目的:通过分析流行型腮腺炎合并睾丸炎时的临床特征,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江苏省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2008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30例住院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3~39岁,睾丸肿大出现在腮腺肿大后多见,睾丸均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压痛,单侧病变较多见。给予利巴韦林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综合治疗后,恢复顺利,预后良好。结论所以对13岁以上男性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后,可以减少并发症,得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龚银花浦永兰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睾丸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