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海阳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福建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对虾
  • 1篇日本囊对虾
  • 1篇亲虾
  • 1篇组织病理
  • 1篇木屑
  • 1篇方斑东风螺
  • 1篇RDNA序列
  • 1篇RDNA序列...
  • 1篇病理
  • 1篇病原
  • 1篇长途运输

机构

  • 2篇厦门大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陈海阳
  • 1篇柯才焕
  • 1篇林琼武
  • 1篇黄加祺
  • 1篇李少菁
  • 1篇孔祥会
  • 1篇张朝霞
  • 1篇虞晋晋
  • 1篇狄桂兰

传媒

  • 1篇水产科学
  • 1篇水产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方斑东风螺“脱壳病”病原及病理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为明晰方斑东风螺"脱壳病"的病原或病理,对东风螺"脱壳病"进行了病原分离纯化、病原菌形态观察、组织病理观察、人工感染试验,并对病原菌16S rDNA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以及系统发育树分析。试验中分离纯化了3种纯菌W、B、Y。致病菌W杆状,端生单鞭毛。致病菌Y杆状,两端略尖,周生菌毛。致病菌B短杆状,无鞭毛。结果显示,患病个体和人工感染个体的腹足及连壳肌肉组织均出现明显病变,肌纤维受损,出现空腔,并存在细菌;肝胰腺组织无明显病变,但血细胞显著减少。腹足肌注射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表明,致病菌W在3种细菌中毒力最强。混合菌感染的毒力在混合比例接近原始比例时达到最大。致病菌B与报道的鲍希瓦氏菌相似度为99%;致病菌Y与报道的哈维弧菌相似度为98%;致病菌W与报道的变形假单胞菌相似度为99%。推测致病菌W、B、Y可能是此次方斑东风螺脱壳病的重要病原菌。
狄桂兰张朝霞孔祥会虞晋晋陈海阳柯才焕
关键词:方斑东风螺RDNA序列分析病原组织病理
日本囊对虾亲虾无水包装技术与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本文报道了以冷冻木屑为填充料,长途运输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as)亲虾的无水包装技术及其应用实验。亲虾在室温条件下经3-5h适应性暂养后,以1℃·h^-1降温速率逐步降至15℃,并维持该温度。包装前1h再把水温降至亲虾出现僵硬或侧卧为冷休克标志,大约11℃左右。包装时,在泡沫箱内铺上冷冻木屑3~5cm,再放上一层排列整齐的亲虾,如此一层木屑一层亲虾,至表层以木屑装满箱为止。一个航空运输专用箱(60×45×32cm)可装70-80尾亲虾。箱内可根据运输时间放置降温剂(干冰)1-2块。2004年-2006年,从厦门空运亲虾到河北黄骅市渤海水产资源增殖站,36批次,亲虾总数量达16584尾,运输过程死亡1436尾,存活率为91.34%。文中还就包装过程人为操作不当的影响、常见问题和各种活虾运输方法的利弊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林琼武陈海阳黄加祺李少菁
关键词:日本囊对虾亲虾长途运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