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向东

作品数:7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健康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项目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肌梗死患者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血清
  • 2篇衰竭
  • 2篇梗死
  • 1篇蛋白
  • 1篇电图
  • 1篇动脉介入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态心电图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房颤动患者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病

机构

  • 7篇上海健康医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恩识医疗科技...

作者

  • 7篇许向东
  • 4篇李宏松
  • 4篇陈霞
  • 1篇何奔
  • 1篇陈颖敏
  • 1篇张方亮
  • 1篇黄旭元
  • 1篇汪蓉

传媒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循环游离线粒体DNA对慢性心力衰竭病情判断及预后的价值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循环游离线粒体DNA(ccf mtDNA)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病情判断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于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50例CHFⅣ级患者为研究对象(CHF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根据出院90 d内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将CHF患者分为心血管事件组和非事件组。两组一般资料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血清ccf mtDNA水平;分析CHF患者近期不同预后组血清ccf mtDNA水平及心力衰竭指标;分析CHF患者血清ccf mtDNA水平与心力衰竭指标相关性;分析影响CHF患者近期预后的因素。结果两组性别、年龄、BMI、吸烟比例、患高血压比例、高血脂比例、肌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ccf mtDN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氨基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显著高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组ccf mtDNA、hs-CRP、NT-proBNP、LVEDD、LVESD显著高于非事件组,LVEF、LVFS显著低于非事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血清中ccf mtDNA水平与hs-CRP、NT-proBNP、LVEDD、LVESD均呈正相关(P<0.05),与LVEF、LVFS呈负相关(P<0.05)。ccf mtDNA、hs-CRP、NT-proBNP是影响CHF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LVEF、LVFS是影响CHF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不良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血清ccf mtDNA水平对CHF病情诊断及预后评定均具有重要意义。
谢启海许向东王立芳刘莉徐荣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血清预后
经桡动脉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效果、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方法 选择符合急诊PCI治疗条件的急性前壁心机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35例为PCI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照组35例仅常规PCI及静脉使用替罗非班,比较2组患者手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情况,术后1周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2.9%)低于对照组(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LVEF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术后TIMI血流,出血事件及LVE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PCI中经桡动脉应用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注射治疗,临床效果良好,有较好的安全性、可行性。
吴国林李宏松朱峰许向东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血栓抽吸替罗非班
Smartpatch在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Smartpatch贴附式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到2016年8月嘉定区中心医院心内科门诊和住院的表现有胸闷心悸或黑矇、晕厥,心电图为房颤的患者30例,年龄(72±10.6)岁。同时予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和Smartpatch跟踪记录心电图14天,回顾分析两种方法记录的心电图结果。结果 Smartpatch贴附式超长时程心电图在房颤患者中额外心律失常检出11例,而24h动态心电图检出2例。结论 Smartpatch贴附式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在房颤患者中额外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优于24h动态心电图。
汪蓉陈颖敏许向东张方亮陈霞李宏松张文赞罗章源何奔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房颤动24H动态心电图
不同程度CHF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及发病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NOD-like-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活化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CHF患者50例,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3例,Ⅲ级23例,Ⅳ级14例;另选择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蛋白印迹分析测定两组受试者NLRP3、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18(IL-18)蛋白表达灰度值(O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1β和IL-18水平(pg/mL);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估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结果】CHF组患者NLRP3、IL-1β和IL-18蛋白表达OD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心功能损害加重(Ⅱ~Ⅳ),NLRP3、IL-1β和IL-18蛋白表达OD值逐渐升高,且各级心功能组血清IL-1β和IL-18水平亦逐渐升高,而LVEF逐渐降低,LVEDd逐渐升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P3、IL-1β和IL-18表达与心功能分级Ⅳ级呈线性正相关。【结论】NLRP3炎症小体活化可能参与CHF发病过程,且与心功能分级密切相关。
谢启海李宏松王立芳陈霞许向东
关键词:细胞因子类
纤维蛋白胶凝素-3、血浆肾素活性、尿酸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胶凝素-3、血浆肾素活性、尿酸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将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自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B组,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不同,将B组患者分入正常组(n=38)、增厚组(n=40)、斑块形成组(n=42);另将同期体检的60例健康者纳入A组。检测并比较A组和B组的纤维蛋白胶凝素-3、血浆肾素活性、尿酸水平,以及正常组、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的纤维蛋白胶凝素-3、血浆肾素活性、尿酸水平;分析纤维蛋白胶凝素-3、血浆肾素活性、尿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以及纤维蛋白胶凝素-3、血浆肾素活性、尿酸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B组纤维蛋白胶凝素-3、血浆肾素活性、尿酸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纤维蛋白胶凝素-3、血浆肾素活性、尿酸呈逐渐上升趋势,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胶凝素-3、血浆肾素活性、尿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15、0.632、0.714,P<0.05)。纤维蛋白胶凝素-3、血浆肾素活性、尿酸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大于3种指标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蛋白胶凝素-3、血浆肾素活性、尿酸与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3种指标联合检测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较高。
王飞谢启海陈霞许向东姚漫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血浆肾素活性尿酸
上海郊区(嘉定)胸痛救治体系的建立
许向东谢启海黄旭元华孙英陈霞吴国林李宏松
该项目属于医学领域。 胸痛是临床常见病症,病因繁杂,病情轻重不一,既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等致命性胸痛,也包括肋软骨炎等低危胸痛。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心血管病人数的激增,胸痛患者逐年增加,现已占急诊内科就诊量的5%~20...
关键词:
不同来院方式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时间与结果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9
2020年
目的研究不同来院方式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再灌注延迟的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6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年龄大于18周岁、通过不同来院方式到达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胸痛中心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的320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来院方式分为120现场接送组(n=29)、120转院组(n=111)和自行来院组(n=180)。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再灌注时间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急性左心衰、室颤和院内死亡),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小于90 min门球时间(door-to-balloon,D2B)影响因素。结果320例患者中,首发症状到首次医疗接触(symptom onset-to-first medical contact,S2FMC)时间为118 min(50,377)min、从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时间为87 min(66,120.5)min、首发症状到球囊扩张时间为221 min(135,482.5)min。其中120转院组的上述时间指标均长于120现场接送组和自行来院组,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中S2FMC占总缺血时间分别为:120现场接送组51.14%,120转院组63.29%,自行来院组55.26%。从入医院大门到入导管室时间为33 min(9,53.5)min,120转院组用时最少;而D2B时间为63 min(42,85)min,自行来院组的时间指标大于另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120转院(OR=15.251,95%CI:5.328~43.657,P<0.01)、120现场接送(OR=8.219,95%CI:1.861~36.307,P=0.005)、首次医疗接触至首份心电图(FMC2ECG)时间(OR=0.975,95%CI:0.962~0.989,P<0.01)和吸烟(OR=2.099,95%CI:1.015~4.341,P=0.045)是小于90 min门球时间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不良事件主要发生在首发症状后约6 h内。其中,室颤发生率为3.75%(95%CI:3.73%~3.77%)、急性左心衰发生率为10.94%(95%CI:7.52%~14.36%)、院内死亡发生率为2.5%(95%CI:0.79%~4.21%),三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EMI患者
林全洪许向东张云柯王飞顾建华徐耀伟朱仰阁李君
关键词:再灌注时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