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秋平 作品数:12 被引量:24 H指数:2 供职机构: 厦门市中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厦门市卫生局科研基金 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肛痛消软膏药效学及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肛痛消软膏的镇痛、消肿、促进创面愈合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通过热板法观察肛痛消软膏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观察肛痛消软膏的消肿作用;通过二度烫伤家兔观察肛痛消软膏促进创面愈合作用;观察肛痛消软膏... 耿学斯 肖秋平 叶社房 邱丽娟 尤文质关键词:镇痛 消肿 促进创面愈合 毒性实验 对口引流术在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探讨对口引流术与传统切开挂线引流术在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中的疗效及其安全性的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采用对口引流挂线术,即根据瘘管的长短制定引流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切开挂线引流术。对比分析两组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3周,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95.1%vs 75.6%,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创面分泌量、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1)。随访6个月,对照组1例复发,1例肛门轻度畸形,观察组无复发或肛门畸形。结论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疼痛轻,创面分泌量少,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安全且疗效满意。 郑志杰 黄卫平 郭毅 肖秋平 赵斌关键词:对口引流术 切开挂线术 高位复杂性肛瘘 肛痛消软膏药效学及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肛痛消软膏的镇痛、消肿、促进创面愈合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通过热板法观察肛痛消软膏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观察肛痛消软膏的消肿作用;通过二度烫伤家兔观察肛痛消软膏促进创面愈合作用:观察肛痛消软膏... 耿学斯 肖秋平 叶社房 邱丽娟 尤文质关键词:镇痛 消肿 促进创面愈合 毒性实验 文献传递 中药熏洗治疗炎性嵌顿性混合痔疗效观察 2010年 2008年4月至2009年2月,我们采用中药熏洗治疗炎性嵌顿性混合痔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颜素卿 肖秋平关键词:中药熏洗治疗 疗效观察 超声刀在高位肛瘘手术中的应用 2015年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高位肛瘘手术中对出血量、疼痛、手术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 98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其中58例采用超声刀行高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挂线术治疗(超声刀组),40例采用电刀行高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挂线术治疗(电刀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及伤口愈合时间。结果与电刀组相比,超声刀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伤口愈合时间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超声刀行高位肛瘘术可明显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疼痛,加快伤口愈合。 黄卫平 郭毅 林金荣 肖秋平 李庚关键词:高位肛瘘 超声刀 外剥内扎术联合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联合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环状混合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采用外剥内扎术联合内括约肌松解术,对照组80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观察两组术后疼痛、创... 黄卫平 林金荣 肖秋平 王小林 李庚关键词:环状混合痔 外剥内扎术 文献传递 基于黄元御“水寒土湿木郁”理论探讨功能性便秘的诊治及其肠道微生态的改变 2024年 目的基于黄元御“水寒土湿木郁”理论探讨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的诊治,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肉苁蓉汤对“水寒土湿木郁”型FC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1月期间厦门市中医院肛肠科便秘门诊收治的“水寒土湿木郁”型慢性FC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肉苁蓉汤,对照组口服聚乙二醇4000,疗程均为5周。其中肉苁蓉汤组20例,聚乙二醇组18例,分别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自然排出的粪便(10.00±5.00)g,立即置于液氮中冷冻,再放入-80℃冰箱中保存,采用MagPure Soil DNA LQ Ki试剂,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菌群的变化,进行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并分别使用Chao、Shannon及Simpson指数计算肠道菌群丰度和菌群多样性;采用LefSe技术分析治疗前后粪便样本中菌群组成中的差异性菌属。结果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水寒土湿木郁证候量化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疗程结束3个月后水寒土湿木郁证候量化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肉苁蓉汤组的疗效优于聚乙二醇组。稀释曲线表明测序数据量合理,基本能覆盖样本中所有的细菌种类;治疗后FC患者肠道菌群的Chno1指数高于治疗前,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但三者治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水平上各组肠道菌群中相对分布较高的菌属有Bacteroidota、Cyanobacteria、Campilobacterota、Deferribacterota;属水平上,各组肠道菌群中相对分布较高的菌属有Bacteroidota、Parabacteroides、Eubacterium_eligens_group、Alistipes、Lachnoclostridium。结论肉苁蓉汤治疗“水寒土湿木郁”型便秘可以取得中远期的疗效,可以增加肠道有益菌,改善肠道微生态。 吴锋 祝珊珊 肖秋平 林丽珠 曾于恒 吴小云关键词:黄元御 功能性便秘 微生态 一种肛门手术的辅助工具 本申请涉及一种肛门手术的辅助工具,包括扩张环及固定在扩张环两端的绷紧带,所述绷紧带上设置调节扣,用于调剂绷紧带的长度;所述扩张环包括第一环部、第二环部及用于连接第一环部及第二环部的调节件,所述第一环部与第二环部相对的两端... 肖秋平 耿学斯 张端秀 赵斌 林金荣次侧方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在慢性肛裂中的运用总结 目前对慢性肛裂的手术治疗,内括约肌部分切断以缓解痉挛,同时原发肛裂病灶必须切除扩创以使引流通畅仍为基本原则,而具体切断内括约肌的位置以侧位和原位居多。我科采用自行设计的次侧方内括约肌切开加双缘结扎术(侧切术)治疗Ⅲ期肛裂... 黄卫平 肖秋平 郭毅 林金荣 李庚关键词:慢性肛裂 临床疗效 HCN1,HCN2在功能性便秘大鼠结肠的分布及其与Cajal间质细胞的共存关系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HCN1,HCN2在功能性便秘(function constipation,FC)大鼠模型结肠上的表达及其与结肠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细胞之间的关系,探讨HCN1,HCN2对FC发病的影响。方法:用复方地芬诺酯制造FC大鼠模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分别对模型组(n=12)、空白组(n=12)大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黏膜HCN1,HCN2及ICC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模型组和空白组升结肠、横结肠及降结肠均见HCN1,HCN2,c-Kit表达,模型组中HCN1,HCN2,c-Kit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HCN1表达在FC大鼠结肠中主要分布在结肠环形肌和纵行肌之间的肌ICC-MY,与c-Kit表达分布基本一致;HCN2在FC大鼠升结肠、横结肠及降结肠均有分布与c-Kit荧光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HCN2阳性神经元与ICCs的突起距离较近,二者未见细胞共存现象。结论:HCN通道作为一种与自主起博活动密切相关的离子通道,可能参与结肠ICCs的自主起博活动。HCN1,HCN2可能参与结肠运动调控,其数量、功能及分布异常可能与FC发病机制有关。 肖秋平 贾玉龙 陈云艳 耿学斯关键词:功能性便秘 HCN2 结肠CAJAL间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