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波

作品数:10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常州市卫生局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免疫
  • 4篇免疫表型
  • 4篇表型
  • 3篇肿瘤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瘤
  • 3篇病理
  • 2篇蛋白
  • 2篇多柔比星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细胞淋巴瘤
  • 2篇腺癌
  • 2篇临床病理
  • 2篇弥漫
  • 2篇弥漫性大B细...
  • 2篇免疫表型分析
  • 2篇表型分析
  • 1篇蛋白表达

机构

  • 10篇常州市第一人...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作者

  • 10篇田波
  • 9篇鲁常青
  • 5篇赵伟
  • 4篇谈炎
  • 4篇陈铜兵
  • 3篇陈陆俊
  • 3篇王辉
  • 2篇李青
  • 1篇虞华明
  • 1篇周来来
  • 1篇徐春兴
  • 1篇樊祥山
  • 1篇谢军
  • 1篇沈云志
  • 1篇沈传陆
  • 1篇康定华
  • 1篇张大川

传媒

  • 2篇江苏医药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肿瘤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软骨黏液样纤维瘤3例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软骨黏液样纤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起源、影像学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软骨黏液样纤维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观察其组织形态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2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30岁(17—49岁);病变均位于长骨。临床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肿块或运动后疼痛。镜下肿瘤呈特征性的分叶状结构,小叶中央细胞稀疏,富含黏液样基质,瘤细胞短梭形或星芒状,有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倾向;小叶周边富于细胞,由纤维母细胞样梭形细胞、圆形成软骨细胞样细胞和良性破骨巨细胞构成。其中1例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vimentin和S-100(+),SMA局灶(+)。结论软骨黏液样纤维瘤较少见,可能为软骨源性肿瘤。诊断应结合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表现,并需与多种良、恶性骨肿瘤鉴别。肿瘤局部复发少见,宜采取保守治疗。
陈铜兵赵伟钱伟明田波张大川谈炎鲁常青
关键词:软骨黏液样纤维瘤骨肿瘤病理学
75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免疫表型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特征和免疫分型特征。方法:分析75例DL-BCL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制作HE染色切片,并经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 plus法染色,观察CD10、bcl-6和MuM1蛋白的表达,并进一步区分生发中心B细胞(GCB细胞)和非生发中心B细胞的分化特征。结果:75例DLBCL患者,其中结内48例,结外27例,临床分期Ⅰ-Ⅱ期患者占66%(27/41),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占34%(14/41);国际预后指标(IPI)0~2分者占76%(31/41),3~5分者占24%(10/41)。单个抗原的表达率,CD10(+)11例(20%),bcl-6(+)27例(49%),MuM1(+)35例(64%);18例(33%)为GCB-DLBCL,37例(67%)为非GCB-DLBCL。结论:DLBCL显示生发中心B细胞和非生发中心B细胞分化特征,中国人群DLBCL的GCB样型显著低于非GCB样型。
赵伟陈铜兵田波谈炎鲁常青
关键词:淋巴瘤免疫表型分型
鲍恩样丘疹病皮损中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表达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鲍恩样丘疹病(BP)皮损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细胞周期相关因子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及其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蛋白p2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基因芯片法检测BP皮损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类型,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4例BP皮损组织及10例正常包皮环切组织中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 D1、Cyclin E及p27的表达水平。结果44例BP中HPV感染率为100%,高危型感染38例,占86.36%,其中含HPVl6感染者30例,占68.18%,单一HPV16感染者16例,合并其他高低危混合感染者14例,其他高危型感染为8例,低危感染6例,主要为HPV6型感染。在BP组织中,HPV高危组(U=53.00,P〈0.05)、高低危混合组(U=12.00,P〈0.01),低危组(U=5.00,P〈0.01)中Cyclin D1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高,高低危混合组(U=44.00,P〈0.01)、低危组(U:22.50,P〈0.05)Cyclin D1表达较高危组显著增高;Cyclin E在HPV高危组(u=0.00,P〈0.01),高低危混合组(u=4.00,P〈0.01),低危组(U=1.50,P〈0.01)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高危组显著高于低危组(u=11.00,P〈0.01);p27的表达在HPV高低危感染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7在年龄〉50岁组较20~30岁组(U=47.00,P〈0.05)、31~50岁组(u=55.50,P〈0.05)显著增高。Cyclin E的表达在年龄〉50岁组较20~30岁组(u=45.50,P〈0.05)显著增高。还发现,女性患者Cyclin E的表达明显高于男性患者(u=137.50,P〈0.05)。结论不同HPV感染类型中,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D1、Cyclin E及p27的表达存在差异。
周来来陈陆俊徐春兴赵伟田波康定华
关键词:鲍恩样丘疹病细胞周期蛋白质类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77例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表型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表型。方法对77例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进行苏木素和伊红染色(HE)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按WHO 2008年《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的病理学和遗传学》标准进行分类。结果 77例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32例(41.6%),非特异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20例(26.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1例(14.3%),前驱T淋巴细胞淋巴瘤9例(11.7%)。结论 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发生的亚型是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其次为非特异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和前驱T淋巴细胞淋巴瘤。其中,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预后较差,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预后相对较好。
赵伟陈陆俊田波谈炎鲁常青
关键词:淋巴瘤T细胞免疫表型
胃肠道间质肿瘤伴发消化道癌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8例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伴发消化道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方法 收集70例GIST中,8例伴发消化道癌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标记CD117、CD34、Vimentin等。结果 伴发消化道癌的8例GIST(4例良性,3例交界性,1例恶性)中,胃腺癌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2例,结肠腺癌1例。2种病变位于同一器官者4例,位于消化道不同部位4例;2种肿瘤均不相连,术前内镜活检病理诊断腺癌6例,鳞状细胞癌2例,且临床及组织学均未能同时诊断出2种肿瘤。免疫组化标记结果显示:Vimentin、CD34均为阳性8例;CD117阳性7例,阴性1例;S-100灶性阳性2例;SMA、Desmin只有1例小灶阳性表达。结论 GIST消化道上皮性肿瘤同时发生者并不少见,临床应重视对本病的诊断,内镜活检结合术中探查、术后病检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进一步提高其检出率。
鲁常青沈云志田波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肿瘤消化道癌病理特征免疫表型
多柔比星对乳腺癌MCF-7细胞表达BRCA1和PARP-1蛋白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多柔比星(doxorubicin)对乳腺癌MCF-7细胞表达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乳腺癌易感蛋白1(breast cancer-associated protein 1,BRCA1)和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1,PARP-1]的影响。方法: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多柔比星干预并恢复不同时间后,MCF-7细胞表达BRCA1和PARP-1的水平及其PARP-1活性的动态变化。FCM法检测多柔比星和PARP-1抑制剂3-氨基苯酰胺(3-aminobenzamide,3-ABA)单独或联合干预后MCF-7细胞及SKBR3.0细胞(BRCA1突变型乳腺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随着多柔比星浓度的提高,PARP-1的活性产物聚腺苷二磷酸核糖[poly(ADP-ribose),PAR]逐渐增加(P<0.01),然而其全长表达(相对分子质量为1.13×105的片段)略有降低,断裂(相对分子质量为8.9×104的片段)有所增加;而BRCA1表达却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P<0.01)。PARP-1活性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P<0.01),但全长PARP-1表达变化不大,断裂略有减弱;BRCA1表达却逐渐减少(P<0.01)。3-ABA能抑制PARP-1活性(P<0.01),诱导PARP-1断裂,但不影响BRCA1表达。多柔比星及3-ABA都能诱导MCF-7细胞凋亡,与对照组相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柔比星和3-ABA两者联合作用时能进一步增加BRCA1野生型乳腺癌细胞MCF-7的凋亡,与多柔比星及3-ABA单独使用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柔比星和3-ABA两者联合作用时能诱导BRCA1突变型乳腺癌细胞SKBR3.0发生凋亡,与两者联合作用MCF-7细胞的影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柔比星干预能影响DNA损伤修复蛋白PARP-1的活性及BRCA1的表达。多柔比星和PARP-1抑制剂3-ABA都能诱导MCF-7细胞凋亡,两者联合应用能增加这种凋亡诱导效应。
王辉李青田波陈铜兵沈传陆鲁常青
关键词:多柔比星BRCA1蛋白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和免疫表型人群分布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特征和免疫表型人群分布。方法临床特征分析和比较中西方人群GCB样型和非GCB样型的分布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CD10、bcl-6和MuM1蛋白表达,比较DLBCL在中西方人群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61例DLBCL患者(结内38例,结外23例),临床Ⅰ-Ⅱ期占64%(39/61),临床Ⅲ-Ⅳ期占36%(22/61);IPI 0-2分占74%(45/61),3-5分占26%(16/61)。55例DLBCL患者,CD10(+)占20%(11/55),bcl-6(+)占49%(27/55),MuM1(+)占64%(35/55)。GCB样型分布,中国人组显著低于西方人组(33%vs.53%);而非GCB样型分布,中国人组则显著高于西方人组(67%vs.47%)(P<0.05)。bcl-6的阳性表达分布,中国人群低于西方人群(49%vs.71%);而MuM1的阳性表达分布,中国人群则高于西方人群(64%vs.43%)(P<0.05)。结论 DLBCL免疫分型特征与人群分布比较,可为今后临床诊断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赵伟陈铜兵谈炎田波鲁常青
关键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表型
多柔比星对p53缺陷细胞MDA-MB-231表达乳腺癌易感基因1和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阿霉素对p53缺陷乳腺癌MDA-MB-231细胞表达脱氧核糖核酸(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和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PARP-1)的影响。方法免疫印迹(Westernblot)检测不同浓度阿霉素干预后MDA-MB-231细胞表达BRCA1和PARP-1及其PARP-1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阿霉素干预后BRCA1和PARP-1活性呈现出不同的变化:阿霉素能抑制PARP-1的活性,但当给予恢复一定时间时,PARP-1活性将有所上调(0.5、1、1.5、2μmol/L浓度下PARP-1光密度比值4.998、5.356、5.626和6.047vs对照组3.320);BRCA1表达不受时间影响,但在低浓度呈现高表达,当浓度达到2μmol/L时BRCA1表达有所下调但然高于对照组(0.784vs0.612);而PARP-1表达在整个过程中基本无变化,随着阿霉素浓度提高,其断裂有所增加;阿霉素能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在2μmol/L浓度时细胞凋亡率增加至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霉素持续作用能抑制人MDA-MB-231乳腺癌细胞的PARP-1活性,但一定恢复时间能增强PARP-1活性;阿霉素对BRCA1蛋白表达影响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王辉田波鲁常青
关键词:表柔比星
MT2-MMP在子宫颈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与瘤内血管生成的关系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MT2-MMP在子宫颈癌变过程中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瘤内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MT2-MMP的表达和瘤内微血管分布。结果 MT2-MMP在正常子宫颈组织中以不表达或低表达为主,而在子宫颈癌变过程中其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子宫颈鳞癌Ⅲ级及CINⅡ~Ⅲ级的患者,其MT2-MMP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INⅠ级的患者(子宫颈鳞癌Ⅲ级vs CINⅠ级,P=0.0009;CINⅡ~Ⅲ级vs CINⅠ级,P=0.0323),子宫颈鳞癌Ⅰ~Ⅱ级的患者,其MT2-MMP的表达水平亦高于CINⅠ级的患者(P=0.0807);同时,子宫颈癌变过程中,MT2-MMP的表达水平和瘤内微血管密度呈显著正相关(r=0.3176,P=0.0015)。结论 MT2-MMP参与子宫颈鳞癌的发生与发展,并参与促进瘤内微血管的形成,其作为子宫颈鳞癌诊断和治疗潜在分子靶标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李青陈陆俊谢军鲁常青田波虞华明樊祥山
关键词:宫颈肿瘤微血管密度组织芯片
B7家族PD-L1和B7-H4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3年
"协同刺激信号"的提出很好地解释了免疫系统对自身和外源性抗原的不同调节机制。B7家族作为唯一能从抗原提呈细胞传递信号给T细胞的共刺激分子,其与相应配体结合在调节免疫反应、炎症及癌症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对于B7家族成员在免疫反应中的调节机制仍然不甚清楚,本文综述了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B7-H4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王辉田波鲁常青
关键词:B7PD-L1PD-1B7-H4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