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君 作品数:5 被引量:20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水稻4个生长时期茎部可培养内生菌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7 2015年 为了解水稻不同生长时期内生细菌的动态变化及其多样性,以水稻品种明恢63(MH63)为研究对象,种植于海南省三亚市连作水稻试验田中,分别于水稻幼苗期、分蘖期、开花期和结实期(2014年1月到4月份)分离茎部可培养内生细菌。结果表明:共获得了细菌域4个门6个纲51个属99个种共计529株分离菌株,其中幼苗期分离到23个属33个种,分蘖期分离到30个属44个种,开花期分离到15个属20个种,结实期分离到20个属29个种。上述4个生长时期均分离到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草螺菌属(Herbaspirillum)和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且以伯克霍尔德氏菌属为优势菌属。多样性指数排序:分蘖期>幼苗期>结实期>开花期;优势度指数排序:开花期>结实期>幼苗期>分蘖期。水稻茎部内生细菌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同生长期的种群数量、优势度存在差异,开花期优势菌群集中,优势属突出,优势度较高;而分蘖期优势度较低,但种群种类较丰富,且分布均匀。 王雪君 贾瑞宗 郭运玲 徐林 左娇 孔华 郭安平关键词:水稻 内生细菌 多样性 水稻种子蛋白双向电泳方法的建立和质谱初步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建立适用于水稻(Oryza sativa L.)种子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方法,本研究比较了三氯乙酸/丙酮法和改良的酚提取法对水稻种子蛋白的提取效果,不同蛋白提取液上样量、不同p H梯度(p H 3~10和p H 4~7)IPG胶条对水稻种子蛋白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在目前的双向电泳体系下,采用改良的酚提取法,24 cm p H 4~7线性IPG胶条,上样量1 200~1 500μg的条件可以获得分辨率高、重复性好、胶内蛋白点适用于后续质谱分析的双向电泳图谱。最后本实验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MS)对10个随机挑选的胶内蛋白质点进行了初步蛋白质鉴定分析,进一步确定了改良的酚提取法可以适用于水稻种子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 朱方超 贾瑞宗 孙勇 王雪君 徐林 孔华 郭运玲 郭安平关键词:水稻种子 蛋白组学 双向电泳 南繁区转基因水稻田杂草种类调查 被引量:6 2014年 为了弄清南繁区转基因水稻田、非转基因水稻田和空白对照田杂草种类及发生情况,采取5点取样法,对3种田的田间杂草种类及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转基因水稻田有杂草19种,隶属11科,优势杂草为空心菜、牛毛毡、水莎草、莲子草、水苋菜、千金子,相对多度分别为37.58%、28.51%、26.24%、21.70%、21.62%、20.84%;非转基因水稻田主要杂草包括17种,隶属10科,优势杂草为空心菜、水莎草、牛毛毡、莲子草、水苋菜,相对多度分别为40.14%、29.83%、29.83%、24.11%、21.70%;空白对照田主要杂草包括12种,隶属8科,优势杂草为空心菜、水莎草、水苋菜、碎米莎草、莲子草、鳢肠,相对多度分别为60.28%、36.76%、34.98%、33.80%、29.11%、23.25%;水稻田(转基因水稻和非转基因水稻)中各优势杂草的危害程度明显低于空白对照;除了千金子,转基因水稻田中的优势杂草(空心菜、牛毛毡、水莎草、莲子草、水苋菜、碎米莎草、鳢肠)的危害程度均略低于对应的非转基因水稻。 左娇 王雪君 郭运玲 孔华 周霞 黄启星 贾瑞宗 徐林 郭安平关键词:水稻田 稻田杂草 杂草种类 相对多度 南繁区转基因水稻田杂草种类调查 为弄清南繁区转基因水稻田、非转基因水稻田和空白对照田杂草种类及发生情况,采取5点取样法,对三种田杂草种类及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转基因水稻田杂草19种,隶属11科,优势杂草为空心菜、牛毛毡、水莎草、莲子草、水苋菜... 左娇 王雪君 郭运玲 孔华 周霞 黄启星 贾瑞宗 徐林 郭安平关键词:水稻田 稻田杂草 杂草种类 相对多度 木薯块根膨大期韧皮部和木质部比较蛋白组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6 2014年 以‘华南8号’木薯块根膨大期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为材料,采用改进酚抽法提取总蛋白,进行一维和二维电泳,电泳图谱经Image Master分析,得到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结果表明:改进酚抽法可以从木薯块根韧皮部和木质部中提取高质量总蛋白,用于蛋白质组学研究;获得分离性好、分辨率及重复性较高的双向电泳图谱;比较木薯块根韧皮部和木质部双向电泳图谱发现265个差异表达蛋白点,其中29个在韧皮部特异表达,17个在木质部特异表达;成功鉴定出8种差异蛋白,这些蛋白主要参与翻译后修饰、无机离子和氨基酸转运代谢、分子伴侣和信号转导等代谢通路。本研究初步比较木薯块根韧皮部和木质部的蛋白表达差异性,为进一步从蛋白质组水平研究木薯块根膨大过程中淀粉转运、积累和合成调控机制奠定了技术基础。 王力敏 王东阳 王丹 王海燕 王红岩 王雪君 王斌 王旭初关键词:木薯 块根 韧皮部 木质部 比较蛋白质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