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凡
- 作品数:3 被引量:47H指数:3
-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贵州省科技厅科学技术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中国35个苦荞审定品种EST-SSR指纹图谱构建与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核心引物对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鉴定、指纹图谱构建等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以35个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审定品种为材料,从91对苦荞EST-SSR引物中筛选出50对多态性引物。综合考虑引物多态性信息量(PIC)大小、鉴别力(DP),筛选出等位变异位点数在2~4,PIC值在0.60~0.78之间的6对引物(SSR9007、SSR6873、SSR7642、SSR2234、SSR6789、SSR68216)构建了供试品种的分子指纹图谱。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相似系数为0.50~0.99。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60时,可将供试品种分为4大类群,其中54.3%的供试品种被聚为一类,表明苦荞审定品种遗传组成差异较小,遗传基础狭窄。聚类结果表明各类群间没有明显的地域分布趋势,但能较好的反映供试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 黎瑞源石桃雄陈其皎潘凡陈庆富
- 关键词:苦荞EST-SSR核心引物
- 苦荞种质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及其对单株粒重的贡献研究被引量:23
- 2015年
- 对180份苦荞种质资源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评价,并对单株粒重与其他7个农艺性状之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显示,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8.10%~39.40%;简单相关分析表明,单株粒重与单株粒数、主茎分支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偏相关分析表明,单株粒重与单株粒数、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均表明,单株粒数、千粒重是影响单株粒重的主要因素,其中单株粒数影响最大。系统聚类分析表明,180份苦荞种质资源可划分为5类,其中第Ⅲ类(包括47份供试材料)的综合农艺性状较好,主要表现为主茎分枝能力强、单株粒数多、单株粒重和单株米粒重高,可作为优异基因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也为以增加单株米粒重与出米率为选育目标的苦荞薄壳育种提供依据。
- 潘凡石桃雄陈其皎孟子烨梁成刚陈庆富
- 关键词:苦荞单株粒重出米率
- 苦荞转录组EST-SSR发掘及多态性分析被引量:21
- 2015年
- 利用Misa软件对苦荞种子转录组高通量测序获得的45 699条EST序列进行了SSR位点扫描,共得到2 700个SSR位点,分布于2 624条EST序列中,SSR位点平均距离为1/1.73 kb。随着EST序列长度的增加,含SSR位点序列的比例也随之升高,800 bp以上EST序列含SSR的比例明显高于800 bp以下序列。单核苷酸、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重复是苦荞EST-SSR主导类型,分别占总SSR的52.11%、13.33%和30.63%,其中(A)n、(AG)n和(AAG)n是单核苷酸、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的优势重复基序,分别占总SSR的51.85%、7.11%和8.93%。设计合成了150对EST-SSR引物,其中91对引物(60.67%)在40份苦荞种质中获得有效扩增,30对引物(32.97%)具有多态性。平均每对引物能检测到3.53个等位变异;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10~0.71之间,平均达0.40。以上结果说明,从苦荞转录组EST序列中大规模开发SSR标记是一条简便而可行的途径。
- 黎瑞源潘凡陈庆富石桃雄
- 关键词:苦荞转录组测序ESTS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