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莉
- 作品数:3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基于国际疾病分类(ICD-10)的四川省先天性病残儿疾病顺位及趋势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了解四川省病残儿先天性疾病顺位及变化趋势。方法:基于标准化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自动归类流程,对四川省2004年-2015年地市级医学鉴定的18 897例先天性病残儿21 059个鉴定诊断进行疾病编码,应用SAS 9.2、R 3.3.3统计软件对鉴定资料进行基本人口学特征,总体、地区和年度的疾病顺位及趋势分析。结果:四川省2004年—2015年先天性病残儿平均鉴定审批率为83.3%,鉴定时患儿平均年龄7.7岁,男性占59.2%,农村占77.5%。先天性病残儿鉴定诊断共有131种,心脏的其他先天性畸形,心间隔先天性畸形,脑的其他先天性畸形,睾丸未降,肌肉骨骼的其他先天性变形,唐氏综合征,头、面、脊柱和胸的先天性肌肉骨骼变形,上肢短小缺陷,髋先天性变形,腭裂伴有唇裂为高发的前10位先天性疾病。地区顺位显示除泸州市首位高发先天性疾病为脑先天性畸形外,其余市(州)均为先天性心脏病。年度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唐氏综合征、心间隔先天性畸形和地中海贫血呈上升趋势,而肌肉骨骼的先天性变形、脑先天性畸形和睾丸未降呈下降趋势。结论:先天性心脏病、脑先天性畸形,睾丸未降,肌肉骨骼先天性变形,唐氏综合征等是四川省先天性病残儿的高发病种,需要针对唐氏综合征、心间隔先天性畸形和地中海贫血等呈上升趋势的先天性疾病制定切实有效的重点防治策略,降低儿童先天性疾病的发生率和致残率。
- 赵君张宏光田爱平代巧云杨莉张序杨雪莹马旭
- 关键词:病残儿先天性疾病疾病顺位
- 四川省2004年-2015年65952例病残儿医学鉴定疾病构成与顺位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对病残儿医学鉴定资料进行疾病构成及顺位分析,为制定重点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标准化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自动归类流程,对四川省2004年—2015年地市级医学鉴定的65 952例病残儿对应的76 726个鉴定诊断进行疾病编码,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12年间病残儿鉴定审批情况、基本人口学特征、疾病分类和总体顺位进行分析。结果:四川省20个市(州)2004年-2015年平均病残儿鉴定审批率为74.11%,鉴定时年龄(8.82±4.16)岁,男性病残儿占56.77%,农村病残儿占73.34%,性别比农村(146.29)高于城镇(98.29)。病残儿鉴定诊断共计849种疾病,前4类分别为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神经系统疾病,眼和附器疾病,精神和行为障碍,所占比例分别为24.84%、17.87%、11.01%、10.96%。其中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又以循环系统(30.56%)、肌肉骨骼系统(23.57%)和生殖器官(10.58%)先天性畸形居多。居前10位疾病分别为癫痫(10.32%)、未特指的精神发育迟缓(6.61%)、大脑性瘫痪(4.47%)、屈光和调节疾患(4.30%)、心脏的其他先天性畸形(3.86%)、视觉障碍(3.80%)、心间隔先天性畸形(2.70%)、其他听觉丧失(2.13%)、脑的其他先天性畸形(1.84%)、头部损伤后遗症(1.26%)。结论:四川省病残儿医学鉴定中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最为常见,其中癫痫、精神发育迟缓、脑瘫、屈光和调节疾患、心脏先天性畸形是高发病种,需要针对这些重点疾病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治对策,建立病残儿家庭登记及后续服务体系,有效管控高危家庭生育风险,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 赵君张宏光田爱平代巧云杨莉彭左旗袁燕李霞杨雪莹马旭
- 关键词:病残儿性别比ICD-10疾病构成顺位分析
- 四川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进展及展望被引量:20
- 2016年
- 介绍四川省血吸虫病防治进展,总结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四川血防要围绕国家"十三五"规划,血防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十三五"消除阶段,四川血防应坚持依法、科学、综合防治,加快成果转化,实施精准血防。四川省经过5年努力,抓住机遇、攻坚克难、改革创新,实现全省消除血吸虫病的宏伟目标。
- 吴子松杨莉
- 关键词:血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