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利群

作品数:1 被引量:25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北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低涡
  • 1篇能量锋
  • 1篇局地
  • 1篇局地暴雨
  • 1篇暴雨
  • 1篇暴雨过程
  • 1篇大暴雨
  • 1篇大暴雨过程

机构

  • 1篇湖北省气象局

作者

  • 1篇廖移山
  • 1篇杨利群

传媒

  • 1篇暴雨灾害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贵州南部两次局地大暴雨过程对比分析被引量:25
2010年
利用自动站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6年6月12日夜间和2008年5月27日夜间贵州南部局地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均发生在西高东低、东北低涡稳定维持的有利环流形势下,700 hPa巴塘低涡东移是造成贵州西南部强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巴塘低涡和低空西南急流在贵州东南部维持对贵州西南部暴雨起重要作用,同时不稳定能量在贵州南部积聚为暴雨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相对于后一过程,前一过程在贵州水汽辐合区更大,其大雨量级以上降水范围更广;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生成发展是两次局地大暴雨发生发展的可能触发原因,暴雨中心位于辐合线南侧暖区中;前一过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强且位置偏西(西脊点到达110°E),南支槽东移有利于引导700 hPa低涡移动,弱冷空气与暖湿空气交汇形成能量锋锋生,引起低涡强烈发展、涡旋环流增强,而后一过程副高偏弱且位置偏南、偏东,500 hPa上无高原槽影响,以及地面贵州南部为低压控制且无冷空气影响,是前一过程比后一过程降水强度更大的原因。
杨利群杨静廖移山彭芳
关键词:局地暴雨低涡能量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