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立 作品数:10 被引量:31 H指数:5 供职机构: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化学工程 更多>>
聚乙烯醇凝胶微球联合透明质酸注射填充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聚乙烯醇凝胶微球联合透明质酸注射填充的安全性。方法观察宝尼达透明质酸的显微结构,了解其内部聚乙烯醇凝胶微球的分布情况;将其与成纤维细胞共培养,观察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以了解其生物毒性;将宝尼达透明质酸注射于C57小鼠的头皮下方,1个月后连同皮肤一块取材,进行F4/80染色,追踪注射后的组织学变化和炎症反应情况。结果所选用的宝尼达透明质酸,由聚乙烯醇凝胶微球、羟甲基丙烯纤维素及透明质酸构成,成分均一,微球分布均匀;与细胞的共培养结果显示其并未影响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注射于小鼠头皮下1个月,并未出现明显的包膜反应及炎症反应。结论含有聚乙烯醇凝胶微球的注射用透明质酸填充剂质地均匀,不会影响细胞的增殖活性,也不会引起明显的炎症反应等并发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曾立 周绍龙 汪海滨 孙中生 徐翔 罗盛康关键词:透明质酸 安全性 注射填充 脂肪来源SVF联合PRP注射改善鼻唇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观察并分析富含血小板血浆(PRP)联合血管基质片段(SVF)治疗面部鼻唇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30例鼻唇沟明显的患者,从外周静脉获取血液,通过离心法获得PRP;在患者大腿外侧抽取脂肪,并通过酶解法获取脂肪组织的SVF.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注射在鼻唇沟的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层.治疗医师依据皱纹评估分级(WAS),对鼻唇沟进行评估,评估时间点为术前,术后即刻、7d、1个月、3个月、6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的鼻唇沟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注射过程中及术后未出现动静脉栓塞、注射区皮肤及组织坏死、感染、纤维化、组织变硬及形成肿块等并发症.术前WAS评分为3.30±0.47,术后即刻、7d、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为1.22±0.54、0.69 ±0.45、0.98±0.55、1.18±0.64、1.23±0.72.其中,术后7d的WAS评分下降程度最低,术后观察点WAS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RP联合SVF疗法,在不采用外源性填充材料的情况下,可以显著改善中老年患者的鼻唇沟凹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徐翔 汪海滨 孙中生 周绍龙 曾立 罗盛康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 面部年轻化 下皱襞切口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2018年 男性乳房发育症(gynaecomastia,GYN)是指男性乳房异常增大.多由于病理或生理原因引起机体内分泌失调乳腺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及乳房内脂肪组织异常发育,患者常因乳房异常而导致心理压力过重,严重者可出现抑郁。因此,青年男性对乳房发育异常的治疗欲望甚为强烈。 曾立 罗盛康 徐翔 孙中生 汪海滨 欧阳峰关键词:男性乳房发育症 切口治疗 皱襞 结缔组织增生 内分泌失调 下皱襞切口假体隆乳术细节及要点剖析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剖析下皱襞切口硅凝胶假体隆乳术的细节及要点。方法根据患者的胸部情况设计预置入硅凝胶假体的型号及大小来确定预剥离腔隙范围的内侧缘、外侧缘、上缘及确定新的术后乳房下皱襞位置;术中有序地剥离腔隙做到精确彻底止血,准确地置入假体及精细缝合,以使切口良好愈合;术后给予留置引流管、镇痛及抑制瘢痕增生处理。结果本组共32例患者,置入64只假体,随访3~36个月。术后乳房圆润、饱满、挺拔、对称、形态自然,切口瘢痕不明显。患者均对手术后效果较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下皱襞切口假体隆乳术因具有路径较短、损伤较小、直视下操作、术野清晰、操作方便、手术时间较短等优点,可以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相对其他切口入路,下皱襞切口入路假体隆乳可提供无法比拟的直视程度,能让医师对手术有较大的可控性。 曾立 罗盛康关键词:隆乳术 切口 硅凝胶假体 明质酸注射隆鼻皮肤缺血坏死的临床转归研究 背景:透明质酸注射美容引起的面部皮肤缺血坏死,尽管在文献中已有一些病例报道,但仍缺乏对一系列病例的系统性分析和研究.方法:自2008至2014年底,我们收治了20名透明质酸相关性面部皮肤缺血病例,均发生于注射隆鼻和鼻唇沟... 孙中生 朱国章 汪海滨 徐翔 蔡冰 曾立 杨锦清 罗盛康直线法乳房成形术修复乳房下垂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评估直线法乳房成形术(Lejours法)修复乳房下垂的手术效果。方法2014年7月至2018年7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医院整形外科收治36例乳房下垂矫正失败女性患者,年龄25~42岁,平均32.1岁。按直线法乳房成形术进行修复,根据术前设计去除蒂部表皮,切除多余的皮肤移除假体及包膜,向上移动乳腺瓣固定于胸大肌筋膜,固定乳头、乳晕后逐层缝合。结果36例患者乳房外形均得到改善,切口瘢痕较小,且随时间延长瘢痕颜色可逐渐变浅;无乳头、乳晕坏死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乳房挺拔、圆润。随访6~24个月,1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愈合延迟,予以反复换药7 d愈合。结论该术式设计操作简单、瘢痕小、并发症少、远期效果好,修复后乳房外形圆润挺拔,可作为修复乳房下垂可行术式之一。 曾立 罗盛康 汪海滨 孙中生 徐翔关键词:修复外科手术 直线法 乳房下垂 乳房下皱襞切口乳腺组织切除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 目的:探讨乳房下皱襞切口乳腺组织切除术式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临床有代表性的男性乳房发育症32例,采用在乳房乳房下皱襞设计切口,切除乳腺组织及脂肪.结果:本组共16例,32侧,Simon分级2B以上男性... 曾立 罗盛康Vectra 3D成像辅助模拟假体隆乳术后形态有效性评估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Vectra 3D XT对假体隆乳术患者术后形态预估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要求进行假体隆乳的患者32例,术前采用Vectra进行扫描并模拟术后乳房形态,测量模拟形态的SN-N线(胸骨上凹至乳头距离)、N-N线(两侧乳头连线距离)和乳房体积。患者行假体隆乳术后1~6个月返院复查,再次测量上述指标,分析模拟与实际SN-N线、N-N线及乳房体积之间的差异,并请18位有经验的整形外科医生组成专家团,对模拟与实际乳房形态一致性进行评分,6分以上为一致性佳。测量结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Vectra模拟乳房SN-N线(左/右)、N-N线及乳房体积(左/右)分别为(19.3±1.4) cm/(19.3±1.2) cm、(19.0±1.5) cm、(369.0±64.5) ml/(370.0±82.7) ml,术后乳房实际测量值分别为(19.0±1.3) cm /(19.0±1.2) cm、(18.4±1.3) cm、(365.6±81.0) ml/(360.2±84.2) ml,术前模拟与术后实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8位专家对32例患者评分平均为(7.9±1.4)分,所有患者术前乳房模拟与实际乳房形态一致性佳。结论Vectra 3D系统可以较好地模拟假体隆乳术后的乳房形态及体积,方法简单而有效。 汪海滨 曾立 洪伟晋 罗盛康关键词:成像 乳房假体 隆乳术 下皱襞入路修复假体隆乳的效果 2022年 探讨下皱襞切口在假体隆乳修复上的临床效果。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医院整形外科对不同类型隆乳术后假体位置不当女性患者28例(48侧乳房,年龄23~38岁,平均30岁),选择下皱襞入路进行假体隆乳修复术。术后随访6~24个月,并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28例患者48侧乳房修复后,1例1侧假体向下移动,术后6个月再次出现假体向下移动,但位移小于术前;27例取得了满意或基本满意效果。下皱襞切口入路修复性隆乳可提供直视术野及便利操作空间,简单、损伤小,可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曾立 汪海滨 罗盛康关键词:修复外科手术 隆乳术 假体 不同入路双平面法假体隆乳术后乳房形态变化对比研究 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对腋窝、乳晕、下皱襞3种切口入路双平面隆乳术后形态变化进行对比研究。方法自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整形外科对50例初次行双平面法假体隆乳术的患者,按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3组:腋窝入路组(20例)、下皱襞入路组(10例)、乳晕入路组(20例)。采用Vectra 3D扫描系统对所有患者乳房进行三维扫描,采集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乳房三维图像,对三维模型采用Geomagic Studio 19.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3组手术前后胸骨上切迹至乳头的直线距离(SN-N)及乳头至胸骨正中线的距离(N-M)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腋窝入路组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皱襞入路组乳晕入路组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胸骨上切迹在乳房下皱襞最低点水平的距离(SN-LIMF)变化,下皱襞入路组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腋窝入路组、乳晕入路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乳房总体积,乳头水平面上、下体积均较术前增加;各组术后乳房总体积均小于预期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头水平面以上体积百分比较术前减少,而乳头水平面以下体积百分比增加,3组术前、术后体积及其百分比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腋窝、乳晕、下皱襞3种入路双平面隆乳术均可使乳房外形更完美、自然,术后总体效果差异不大。 曾立 伍艳群 林福传 洪伟晋 罗盛康关键词:隆乳术 乳晕 双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