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海伦

作品数:6 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篇土壤
  • 2篇土壤侵蚀
  • 2篇侵蚀力
  • 2篇降雨
  • 2篇降雨侵蚀
  • 2篇降雨侵蚀力
  • 1篇雨量
  • 1篇植物
  • 1篇融雪
  • 1篇融雪剂
  • 1篇陕北黄土高原
  • 1篇输沙
  • 1篇输沙率
  • 1篇水体
  • 1篇塌岸
  • 1篇宁蒙河段
  • 1篇扩散
  • 1篇黄河
  • 1篇黄河宁蒙河段
  • 1篇黄土高原

机构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陆军航空兵学...

作者

  • 6篇戴海伦
  • 5篇张科利
  • 2篇代加兵
  • 1篇余海英
  • 1篇舒安平
  • 1篇刘宏远
  • 1篇吴燕
  • 1篇穆兴民
  • 1篇高鹏
  • 1篇金复鑫
  • 1篇苑爽
  • 1篇张琛

传媒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泥沙研究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河岸侵蚀研究进展综述被引量:12
2013年
河岸侵蚀是河流横向演变的重要方式,也是威胁沿岸土地、生态环境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方式。通过回顾国内外河岸侵蚀的研究历程,将主要研究分为4个方面并加以评述:①河岸侵蚀的过程机制。河岸侵蚀是多种过程的复合体,许多学者提出不同的理论来解释。其中,河岸稳定性理论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②河岸侵蚀的影响因素。影响河岸塌岸的因素主要有水文、土壤、河流、气象、岸坡和植物等,但不同因素在塌岸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等价的,甚至同一因素在不同河段会对河岸崩塌产生迥异的影响。③河岸侵蚀量的估算。随着测量手段的不断改进,侵蚀量测量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空间范围越来越大,精度越来越高。早期的测量中,广泛应用了简便易行、经济适用的侵蚀针法,而如今,遥感影像和摄影测量技术已逐渐成为主流方法。④河岸侵蚀的模型模拟。目前河岸侵蚀的模拟模型多基于水力学、土力学等基本理论,研究岸坡稳定性。在对以上4个方面进行回顾的基础上,讨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河岸侵蚀研究工作开展进行展望。提出应首先研究河段河岸侵蚀的时空特征,选择合理的方法、技术体系,通过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方式,对河岸侵蚀的时空分布进行量化分析,从而为预报河岸侵蚀及制定防治措施奠定基础。
戴海伦代加兵舒安平张科利
关键词:崩岸
陕北黄土高原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研究被引量:28
2010年
陕北地区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区,降雨侵蚀力是表征水蚀地区降雨侵蚀潜力的复合指标。系统分析降雨侵蚀力国内外研究现状,采用陕北及其周边地区27站日降雨资料及降雨侵蚀力简易计算方法,分析陕北地区降雨侵蚀力季节差异、年际变化,绘制了陕北地区多年平均及其20世纪各年代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等值线,研究结果对进一步认知陕北地区水土流失规律、指导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穆兴民戴海伦高鹏吴燕张琛
关键词:降雨量降雨侵蚀力黄土高原
贵州省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28
2013年
降雨侵蚀力是区域土壤侵蚀状况定量化的首要因子,反映了区域降雨对土壤侵蚀的潜在作用。贵州省地处喀斯特强烈发育地区,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利用罗甸小区降雨过程资料及相应的土壤流失量资料,得出贵州省降雨侵蚀力指标的最佳组合为EI30;采用回归分析得出降雨侵蚀力的简易算法为:R=2.0354P1.2159+45.5649。利用264个站点1956—2000年的月降雨量、多年平均降雨量资料得出各站点降雨侵蚀力,并采用Kriging方法进行插值,得到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贵州省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变化表现为由南向北递减的趋势。按照月降雨侵蚀力的分布状况,将贵州省全年划分为干季和湿季两个阶段,其中湿季降雨侵蚀力约占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的57%。总体而言,近年来贵州省的降雨侵蚀力变化不明显,但仍不能排除个别区域有增高的趋势。
戴海伦苑爽张科利朱青
关键词:降雨侵蚀力土壤侵蚀
黄河宁蒙河段塌岸侵蚀现场监测及评价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河岸崩塌是河流泥沙的重要来源之一,对其崩塌量的监测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是理解水沙运移规律、准确预测河流侵蚀淤积状况的基础。通过GPS-RTK测量技术对黄河重点河段(毛不拉河段、陶乐河段)进行汛期和非汛期的定期观测,并提出了河岸崩塌量与土地利用类型、河型、岸高等之间的定性关系。结果表明:GPS-RTK技术在河岸崩塌研究中简单易行,经济高效;毛不拉与陶乐段存在严重的河岸崩塌现象,汛期的崩塌量要大于非汛期塌岸量;毛不拉孔兑塌岸严重,塌岸量随着汛期与非汛期变化,而且汛期时孔兑的水流侵蚀作用对黄河河岸影响较小;河流塌岸量与河岸土地利用有明显关系,河流弯曲度与塌岸量呈现正相关,塌岸量较大时岸高与单位长度塌岸量呈正相关,塌岸量较小时两者关系不确定。
代加兵刘宏远戴海伦张科利
关键词:河岸崩塌GPS-RTK
化学融雪剂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及累积、扩散特点被引量:10
2011年
使用化学融雪剂清除道路积雪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效果优良等特点,对缓解交通压力,减少因积雪产生的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方便人们出行均具有积极意义,但大量使用此类融雪剂亦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根据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展,阐述了融雪剂对区域土壤、水体及植被的影响及其在环境中的分布特点、影响因素,以期为融雪剂环境效应的科学评价、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余海英张科利戴海伦
关键词:融雪剂土壤水体植物扩散
国内外风蚀监测方法回顾与评述被引量:9
2011年
为了准确认识风沙运动规律、建立风蚀模型,必须对风沙过程进行野外实地监测。鉴于风沙过程的复杂性,目前风蚀监测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监测目的和原理的差异,将现有的主要风蚀监测方法分为风蚀量监测和输沙率监测两大类分别评述。风蚀量监测主要包括集沙盘法,降尘缸法,风蚀盘法,风蚀圈法,示踪法,遥感法,侵蚀针法等;输沙率的监测主要使用集沙仪和沙粒传感器直接测量,采用的仪器有MWAC,BSNE,WITSEG及SENSIT等。同时,总结了各种风蚀监测方法的特点和监测仪器的优缺点及其应用范围,根据研究目的、立地条件的不同给出了各自可采用的方法及设备的建议,并提出了今后风蚀监测的发展方向。旨在提高风蚀监测的科学性、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不同方法之间的可比性。
戴海伦金复鑫张科利
关键词:土壤侵蚀风力侵蚀监测方法风蚀量输沙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