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伟
- 作品数:4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嘉应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论时空观的逻辑进程——从赫拉克利特到莱布尼兹
- 2018年
- 在时空的研究历程中,哲学家们(从赫拉克利特到莱布尼兹)逐渐形成了追问时空的逻辑路径:亚里士多德统合了赫拉克利特和柏拉图的时空观,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时空理论。他认为,时空就是运动及其数目(时间)的统一,且两者均属于"灵魂";据此,奥古斯丁进一步指出,时空就是灵魂中的印象,亦即"意识"。过去的印象是"记忆",而现在的印象是"注意",将来的印象则是"期望";近代以来,合二为一的时空观被打破。牛顿站在"机械的"客观主义立场上将时间和空间划分开来,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互独立的,而且时间和空间均分为"绝对的"和"相对的"。与此相反,莱布尼茨则从"关系的"主观主义出发,指出时间和空间都是关于事物关系的秩序,具有"观念性"或"理念性"等特性。
- 彭小伟
- 关键词:灵魂主观
-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范畴探析——以《形而上学》为考察对象
- 2020年
- 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实体"不是存在,而是作为可感事物的"存在"。一方面,实体即"是其所是",是不再表述任何其他事物的终极载体。其既不述说主体,也不依存于主体。另一方面,实体即"这东西"或"可分离的东西",是独一无二的,却又是可分离的。而实体的生成则是指可感实体的生成。"实体"是亚里士多德实体学说的核心范畴,对这一范畴的理解是掌握其实体学说的关键,也是进入亚里士多德哲学之秘钥。
- 彭小伟
- 关键词:质料
- 康德哲学之“现象”范畴探析——以《纯粹理性批判》为研究对象
- 2019年
- 在康德看来,感觉永远突破不了经验的限制,只有理性才能超越理性。因此他认为,现象既是“主体的”现象,也是“经验的”对象。现象就是认识对象,由“现象的质料”和“现象的形式”这两大要素构成。“现象”范畴是康德哲学区别于以往任何哲学的显著标志,也是康德哲学大厦的奠基石,更是打开康德哲学大门之秘钥。
- 彭小伟
- 关键词:主体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