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玉杰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氮化碳
  • 1篇水处理
  • 1篇水管
  • 1篇水管道
  • 1篇填料
  • 1篇污水
  • 1篇污水处理
  • 1篇罗丹明
  • 1篇进气
  • 1篇进气压力
  • 1篇降解
  • 1篇降解罗丹明B
  • 1篇给水
  • 1篇给水管
  • 1篇给水管道
  • 1篇供气
  • 1篇共掺
  • 1篇共掺杂
  • 1篇芬顿
  • 1篇复合材料

机构

  • 3篇新疆大学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作者

  • 3篇张玉杰
  • 1篇吉尔格
  • 1篇任学昌
  • 1篇杨林海
  • 1篇魏亚军

传媒

  • 1篇水利天地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供水技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5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Cu/Co共掺杂氮化碳复合材料光-芬顿降解罗丹明B(RhB)
2024年
针对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制备条件苛刻、金属离子溶出较高的问题,通过简单的浸渍法和热缩聚法制备了钴、铜共掺杂石墨相氮化碳复合材料。以罗丹明B(RhB)为污染物,研究了催化剂在模拟太阳光下活化H_(2)O2降解RhB的性能。通过XRD、FTIR、XPS和BET等手段,表征分析了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考察了催化剂用量、H_(2)O_(2)浓度、溶液初始pH以及共存无机阴离子对催化剂活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Cu以Co—N、Cu—N键的形式稳定存在于复合材料中,限制了钴、铜金属离子的溶出。当CuCN与CoCN的质量比为0.1,得到的复合材料Cu/CoCN(0.1)催化性能最佳。Cu/CoCN(0.1)在初始pH=5.0~12.0内均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当Cu/CoCN(0.1)和H_(2)O2的用量分别为0.25 g·L^(-1)和20 mmol·L^(-1)时,10 min对RhB的降解率达到96.5%。H_(2)PO_(4)^(2-)的存在对RhB的去除有一定抑制作用,HCO_(3)^(-)对RhB的去除有促进作用,而Cl-、SO_(4)^(2-)和NO_(3)^(-)阴离子对RhB的去除无明显影响。Cu/CoCN(0.1)经4次循环使用后,对RhB的降解率仍能达到91.2%,且Co^(2+)、Cu^(2+)的总溶出质量浓度分别为0.30 mg·L^(-1)和0.56 mg·L^(-1)。自由基捕获实验结果表明,·OH和·O_(2)^(-)是降解过程中主要的活性物质。结合催化剂的表征分析和自由基捕获实验提出该催化剂对RhB的降解机理。本研究结果可为非均相类芬顿技术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范新露任学昌杨林海杨林海魏亚军
关键词:复合材料降解罗丹明B
给水管道填料气水脉冲清洗试验被引量:4
2013年
针对供水管道内壁形成的生长环使供水水质下降,造成管网二次污染的问题,采用填料式气水脉冲清洗技术对管道进行清洗。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管道内的压力数据,并对此进行了分析。此外在相同的进气频率及进水压力下改变进气压力,并分析了其对管道内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管道内的压力随进气频率而产生周期性变化,并且与进气压力呈线性相关。
张玉杰
关键词:填料进气压力
MBR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MBR(膜生物反应器)是膜分离技术与生化处理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新的污废水处理系统。近年来,在污废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简单综述了MBR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论述了其净化原理,介绍了几种在污水处理领域中应用的MBR技术,总结了目前MBR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张玉杰吉尔格
关键词:污水处理MB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