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鹏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信号
  • 2篇信号传输
  • 2篇信源
  • 2篇信源编码
  • 2篇压缩感知
  • 2篇源编码
  • 2篇感知
  • 1篇预测控制
  • 1篇非线性
  • 1篇非线性预测控...
  • 1篇测控

机构

  • 3篇浙江大学

作者

  • 3篇孙鹏
  • 2篇王智
  • 2篇吴连涛
  • 2篇李贵楠
  • 1篇赵均
  • 1篇徐祖华

传媒

  • 1篇通信学报
  • 1篇江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机理模型的非线性预测控制改进算法
2014年
将基于微分-代数方程组的机理模型作为被控模型,利用联立法中的配置点法将预测控制中的滚动时域最优控制问题转化成求解非线性规划(NLP)问题。针对求解NLP问题过程中出现的由于方程维数过高而导致的求解速度过慢的现象,提出基于斐波那契数列的稀疏化策略,可以有效地减少计算量,加快求解速度。最后文中在强非线性对象连续搅拌反应釜上仿真,将该算法与标准NMPC算法和线性预测控制动态矩阵算法进行对比,体现出新算法的优越性。
孙鹏赵均徐祖华
关键词:非线性预测控制
基于双层压缩感知的有损无线链路稀疏信号传输被引量:7
2017年
在资源受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低质量的无线链路严重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基于WSN监测信号普遍具有的稀疏特性,提出了基于双层压缩感知(double process of compressive sensing)的有损无线链路稀疏信号传输架构,探索低质量无线链路下实时、高精度和高能效的稀疏信号传输方法。首先,将稀疏信号传输过程中的随机分组丢失现象建模为压缩感知的线性降维观测过程(被动CS过程)。然后,针对WSN为提高传输效率而采用的长数据分组,数据发送前在发送端引入线性随机降维投影——简易的信源编码操作(主动CS过程),避免块状数据丢失的发生。最后,接收端根据收到的有损数据利用压缩感知的方法重构原始信号。进一步根据压缩感知重构和无线通信的相关原理,推导出允许使用的发送端最小压缩率和最大分组长度。大量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不仅可以保证数据的可靠准确传输,还能减小发送数据量,降低传输时延和节点能耗。
孙鹏李贵楠吴连涛王智
关键词:压缩感知信源编码
基于双层压缩感知的有损无线链路稀疏信号传输
在资源受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低质量的无线链路严重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基于WSN监测信号普遍具有的稀疏特性,本文提出了基于双层压缩感知(Double Process of Compressive Sensing...
孙鹏李贵楠吴连涛王智
关键词:压缩感知信源编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