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琼
-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基于PCR检测的4种土传病害病原菌侵染棉花的动态分析
- 2019年
- 【目的】立枯病、红腐病、枯萎病和黄萎病是新疆棉花上的4种主要土传病害,研究4种病害的病原菌在新疆棉花上的侵染动态,分析各自的侵染始期和最佳防治时期,为病害高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针对4种主要病害的病原菌,对混合接菌后分期采集的棉株进行特异性引物PCR检测,依据检测结果,进行各病原菌侵染动态分析及混合侵染分析。【结果】4种病原菌从棉花子叶期即能侵染;立枯丝核菌侵染相对较早、较快,拟轮枝镰孢霉次之;2种病原菌均在棉苗前期有较高的侵染株率,3叶期达到高峰,此后侵染株率逐渐降低;而尖孢镰孢霉和大丽轮枝菌,虽从子叶期开始即可侵染,但侵染株率较低,直到蕾铃期侵染株率呈渐增趋势;病原菌之间的混合侵染普遍存在,以两菌混合侵染居多。【结论】子叶期为4种病原菌的侵染初期;立枯丝核菌和拟轮枝镰孢霉以苗期侵染为特点;尖孢镰孢霉和大丽轮枝菌以子叶期到蕾铃期均可侵染为特点;病原菌之间常有混合侵染发生。
- 许泰百萨吉达木·艾则孜吴琼李玉华李进郭庆元
- 关键词:棉花土传病害大丽轮枝菌
- 南疆棉区棉花立枯病菌和红腐病菌种间及种内菌株间的致病力比较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研究棉花立枯病和红腐病是新疆棉区主要的两种苗期病害,获得强致力菌株,筛选针对两病的抗病品种及防病药剂。【方法】研究用分离自新疆天山以南各棉区的30个立枯丝核菌菌株和30个串珠镰刀菌分别对感病品种(冀棉11)进行人工接种后对上述菌株进行致病力比较。【结果】在两种病原菌间和种内的不同菌株间均存在显著的致病力差异;30个立枯丝核菌菌株中,强致病力菌株有8株,占总数的26.7%;30株串珠镰刀菌菌株中,强致病力菌株有6株,占总数的20%;两种病原菌之间立枯丝核菌的致病力极显著高于串珠镰刀菌;两种病原菌中,不同地区来源的菌株间存在显著的致病力差异,南疆四地中,来源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菌株致病力相对较强,来源于克孜勒苏自治州的菌株致病力相对较弱,同一地区的同一病原的不同菌株间也存在显著的致病力差异。【结论】新疆天山以南棉区立枯丝核菌的致病力极显著地高于串珠镰刀菌;两种病原菌间及种内不同地区来源的菌株间均存在显著的致病力差异。
- 周扬吴琼刘梦丽白剑宇李进雷斌郭庆元
- 关键词:红腐病致病力测定
- 3种生防制剂对棉花红腐病和立枯病的防效评价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研究3种生防制剂对棉花红腐病和立枯病的防效,促进生防制剂的应用推广。【方法】针对棉花苗期病害选择3种生防制剂,通过毒力测定,制剂用量优化及室内和田间防病试验,对比分析其用于种子处理后的防病增产效果。【结果】3种制剂对棉花立枯病菌和红腐病的毒力由大到小分别为80%乙蒜素、100×108/g枯草芽孢杆菌、24%植物免疫增产蛋白;3种制剂用于种子处理时的适宜稀释倍数为300~500倍;80%乙蒜素对两病均有较高的单一防效和兼防效果,100×108/g枯草芽孢杆菌次之,24%植物免疫增产蛋白对两病的防效明显较低。80%乙蒜素拌种有62%~65%防效及11%的直接增产效益,100×108/g枯草芽孢杆菌有54%~58%防效及近10%直接增产效益;24%植物免疫增产蛋白有36%~40%的防效及10.4%直接增产效益。【结论】3种生防制剂对棉花苗期立枯病和红腐病均有一定的防病增产效果,其中80%乙蒜素最佳,100×108/g枯草芽孢杆菌次之;24%植物免疫增产蛋白防效较低但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 李慧刘保军吴琼郭庆元
- 关键词:棉花红腐病立枯病生防制剂防效
- 不同基肥水平对棉苗生长和棉花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研究不同基肥水平对棉苗生长和棉花产量的影响,促进棉花基肥的合理施用及棉花化肥的减施增效。【方法】设置基肥施肥量分别为20、30、40、50和60 kg/667m 2的5个处理,分别在2叶期、4叶期和6叶期采样,测定棉株株高、鲜重、干重,对比不同肥力水平下棉花苗期生长情况;棉花采收期,测定不同基肥水平下的棉花产量和衣分。【结果】不同基肥水平对棉苗株高、鲜重、干重及干物质比有一定影响,但影响幅度不大;以基肥施肥量30 kg/667m 2处理的综合指标及经济性较好。产量与基肥施用量呈正相关,但衣分随施肥量增加有所降低;各处理皮棉产量无显著性差异;以基肥施肥量30 kg/667m 2处理的经济性最好。【结论】在所设5个不同基肥施用水平之间对棉花苗期的生长情况和产量影响不大,从经济性和生态效益综合考虑,在后期追肥实现水肥一体化及合理追肥条件下,基肥施用量以30 kg/667m 2为宜。
- 吴琼刘保军李慧赵志强李进郭庆元
- 关键词:棉花肥力水平基肥棉花产量
- 复硝酚钠与胺鲜酯对棉花化肥吸收率的影响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研究复硝酚钠(CSN)与胺鲜酯(DA-6)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分别和化肥复配施用对棉花化肥吸收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复硝酚硝与胺鲜酯分别和化肥复配施用,采集棉花2叶期、4叶期、6叶期各20株,测定棉株鲜重,干重,以及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计算棉花3个时期的干物质比、氮吸收率、磷吸收率、钾吸收率,与CK相比较,分析复硝酚钠与胺鲜酯对棉花肥料吸收率的影响。【结果】复硝酚钠和化肥复配施肥后,棉花对肥料的吸收率在2叶期时氮、磷、钾吸收率分别提高了10.76%、0.87%和10.4%。4叶期时氮、磷、钾吸收率分别提高了18.5%、2.34%和24.86%。6叶期时氮、磷、钾吸收率分别提高了31.14%、5.33%和35.56%;胺鲜酯和化肥复配施肥后棉花对肥料的吸收率在2叶期时氮、磷、钾吸收率分别提高了8.31%、0.85%和9.25%。4叶期时氮、磷、钾吸收率分别提高了11.51%、1.48%和15.66%。6叶期时氮、磷、钾吸收率分别提高了27.11%、4.49%和30.31%。【结论】复硝酚钠与胺鲜酯与化肥复配施用,对棉花化肥吸收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刘保军吴琼李慧赵志强郭庆元
- 关键词:棉花复硝酚钠胺鲜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