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刚
- 作品数:7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 二次采动煤巷加长锚索与丛柱联合加强支护技术被引量:6
- 2014年
- 为了解决阳煤二矿综放工作面二次采动巷道围岩变形严重问题,通过对二次采动煤巷支护困难以及原有支护方案存在的不足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加长锚索与丛柱联合加强支护改进方案,并采用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加强支护条件下巷道围岩变形特征,通过工程实践,巷道顶板移近量减少了71.3%,断面收缩率由原支护方案80%减少到17%。结果表明,加长锚索与丛柱联合加强支护技术效果良好,在软岩巷道中能有效将锚杆支护形成的整体结构与深部围岩相连,维护巷道稳定性。
- 吴晓刚郭记伟安百富王东升
- 关键词:丛柱数值模拟联合支护技术
- 软岩巷道锚注加强支护技术被引量:4
- 2013年
- 软岩巷道易发生塑性变形和剪切破坏,出现底鼓、顶板下沉和两帮内挤,无法满足正常使用,为提高巷道围岩支护强度,采用锚注加强支护技术对巷道进行加固,用数值模拟软件分析并结合现场实际测量,结果表明:距工作面超过80 m后,顶底板移近量趋于100 mm,两帮移近量趋于120 mm。现场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锚注加强支护技术不仅提高了支护结构的整体性和承载能力,而且增强软岩巷道围岩本身强度。
- 郭记伟吴晓刚李卫涛汪贺王东升
- 关键词:软岩巷道剪切破坏底鼓顶板下沉
- 充填开采充实率对沿空留巷结构稳定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基于综合机械化固体密实充填采煤技术特征,采用力学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采空区充实率对沿空留巷围岩结构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沿空留巷围岩应力及变形随采空区密实度增加而减小。基于此,提出了"垒砌矸石墙+锚栓"沿空留巷支护方案,并在皖北五沟矿进行应用。实测表明,密实度达到85%时,巷道两帮变形量仅为120mm,可满足巷道正常使用。
- 焦殿志吴晓刚周楠
- 关键词:沿空留巷固体充填采煤
- 浅埋厚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工艺方式选择及参数优化被引量:3
- 2013年
- 针对梅花井煤矿116101浅埋厚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工艺方式选择与优化问题,通过计算机模拟、优化和现场实测,优化了厚煤层大采高综采工艺方式及参数,确定116101大采高工作面的进刀方式为端部斜切进刀,循环作业方式单向下行割煤、上行清理浮煤,单向割煤时间为92min,每天循环进刀数为9刀,平均日产量为13383t。实测结果表明,在厚煤层工作面采用单向割煤、端部斜切进刀方式,一方面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循环作业时间大大降低。
- 范军吴晓刚
- 关键词:浅埋煤层厚煤层开采综采工作面工艺方式参数优化
- 巨厚砾岩层工作面覆岩移动规律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基于义马矿区千秋煤矿工作面的采矿地质条件,采用离散元分析软件UDEC,建立了巨厚砾岩工作面覆岩移动的数值模型,模拟研究了上覆巨厚砾岩层的位移变化、塑性区分布和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的推进,砾岩层逐渐弯曲变形,接着上覆岩层总体均发生屈服,巨厚砾岩层与下方的岩层离层加大,到达一定距离后工作面左侧的岩层弯曲下沉强烈,岩层底部塑性屈服区域发生破坏,如果继续开采岩层会发生断裂,容易引起冲击矿压危险。
- 姜海强李猛吴晓刚杜杰房萧
- 关键词:数值模拟覆岩移动规律冲击矿压危险
- 固体充填采煤液压支架合理夯实离顶距研究被引量:26
- 2013年
- 固体充填采煤过程中充填采煤液压支架的夯实离顶距对充实率及充填作业效率的控制具有显著影响,揭示了支架本身结构干涉产生理论夯实离顶距以及现场充填工艺产生实际作业夯实离顶距的机理,分析了基于机构优化和基于不同充实率两种影响因素影响夯实离顶距设计的理论,提出了支架设计优劣的检验标准,即由夯实离顶距严格控制的充填作业累积量不小于充实率要求的需求量(V zjρ1≥V zρ2)。借助机械自动化仿真模拟软件Pro/E 5.0,仿真分析了特定充填采煤液压支架采高-夯实离顶距变化规律,最终通过充填作业累积量-充实率及充实率需求量-充实率曲线对该支架充实率保障区域进行划分,判断了机构优化的优劣程度及整体设计的合理性,最终形成一种以夯实离顶距为检验指标的支架设计合理性判断方法。
- 张强张吉雄吴晓刚黄艳利周楠
- 关键词:设计方法
- 基于充实率控制的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研究被引量:10
- 2014年
- 为了研究固体充填采煤充实率对导水裂隙带高度的控制作用,分析了固体充填采煤覆岩移动变形特征,借助等价采高理论套用经验公式对固体充填采煤不同充实率条件下导水裂隙带高度进行预计。运用数值模拟软件UDEC对不同充实率条件下导水裂隙带高度进行模拟,建立了固体充填采煤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的新方法,其结果与经验公式预计的结果相吻合。工业性试验表明:当煤层采高为3.5m、采空区充实率为85%时,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在10m左右,实测与预计结果基本一致。
- 李猛吴晓刚姜海强何琪谭辅清
- 关键词:固体充填采煤导水裂隙带等价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