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进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利多卡因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致脑血管痉挛
- 2010年
- 目的:探讨早期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SAH)致脑血管痉挛(CVS)的治疗作用。方法:SSAH致CVS患者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早期静脉注射利多卡因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动态观察记录3d、7d、14d的GCS、腰穿置管后监测颅内压(ICP);TCD监测脑血流;同时观察头痛、颈抵抗、发热等症状消失的时间。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行Hunt评分评价治疗结果。结果:利多卡因治疗7~14d后即出现GCS评分上升,颅内压降低(P<0.01),TCD观察到脑血流改善较对照组明显。研究组在治疗头痛、颈强直、发热等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于利多卡因治疗14d后对两组患者进行Hunt评分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早期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能明显改善SSAH致急性CVS程度及临床症状,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 万勇向进向进
- 关键词:利多卡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 腰穿持续引流在开颅脑内动脉瘤夹闭手术中的应用
- 2010年
- 目的探讨应用腰穿持续引流术(lumbar continuous drainage,LCD)在开颅脑动脉瘤(aneurysms)夹闭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30例,在术前30min行腰穿置管,行翼点入路开颅夹闭动脉瘤,在磨除蝶骨嵴时,以10mL/h速度释放脑脊液以降低颅内压,避免手术显露过程因颅内压过高造成动脉瘤再次破裂,分离侧裂池时关闭引流,而在显露颈内动脉池时再次释放脑脊液降低颅内压利于显露夹闭脑动脉瘤瘤颈,术后持续引流脑脊液7d后拔管。结果术后6个月30例患者均得到随访,生存29例,生存率96.7%,GOS评分:恢复良好20例,中残4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例,病死率3.3%。结论腰穿持续引流术能控制性降低颅内压,利于动脉瘤夹闭术中的显露和操作,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致急性脑血管痉挛的程度,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
- 向进郭伟陈东陈东
- 关键词:脑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外科手术
- 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持续腰大池引流配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体温与脑脊液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2.5%,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基础体温、脑脊液白细胞、蛋白、葡萄糖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1 d、3 d基础体温、脑脊液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7 d,上述指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可以早期控制体温、感染,治疗有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杨地李华英吕文万勇陈成罗伟坚向进
- 关键词:持续腰大池引流开颅颅内感染
- 鼻内窥镜下鼻钻动力系统辅助单鼻孔入路切除垂体瘤
- 2010年
-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钻动力系统辅助行单鼻孔入路手术切除垂体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5例垂体瘤患者采取鼻内窥镜下鼻钻动力系统辅助行单鼻孔入路手术切除垂体瘤,进入碟窦后选择动力切割钻头在3000转/min速度进行搅碎,切割清除鼻黏膜及鼻中隔组织时,显露鞍底后,取磨钻于6000转/min速度磨除鞍底骨质,鼻内窥镜下切除垂体瘤。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35例病人,均行头部MRI动态观察,33例术前症状明显得到改善,2例无效。术后并发脑脊液漏1例,行保守治疗治愈,无复发,无颅内感染等其他并发症,总有效率达94.2%。结论:鼻内窥镜下鼻钻动力系统辅助行单鼻孔入路手术切除垂体瘤创伤小,手术简便,易于操作,术后并发症少,安全,疗效确切。
- 向进吕文吕文赵永阳
- 关键词:鼻内窥镜垂体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