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耀荣
-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优秀青年人才基金计划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药口服缓控释微丸制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3年
- 近年来,随着制药工业与制剂装备的不断发展,缓释给药系统的研究成为最热门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口服缓释固体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已经成为当今医药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由于新辅料的开发、生产,微丸在缓控释领域显示了独特的优越性,被公认为是理想的缓释剂型之一,是目前口服缓释控释固体制剂发展的新方向。缓控释微丸,是由药物与阻滞剂混合制成的小丸或者先制成普通丸芯而后再包缓控释膜而成的小型丸剂,直径在0.5~1.5 mm,可以装入胶囊或压成片剂等其他固体制剂供临床使用。
- 赵燕敏冯耀荣陈锋
- 关键词:中药
- 冬凌草甲素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6
- 2016年
- 冬凌草为唇形科香茶属植物碎米桠Rabdosia rubescens(Hemsl.)Hara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等作用[1]。民间常用于抗炎、抗菌和治疗肿瘤,1977年,冬凌草被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冬凌草主要活性成分为二萜类,其中最主要的抗肿瘤有效成分为冬凌草甲素(Oridonin,Ori)。本文对Ori的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冯耀荣陈红淑
- 关键词:冬凌草甲素抗肿瘤活性二萜类唇形科活性成分
- 丹皮酚对TGF-β_1诱导HK-2细胞转分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丹皮酚(Paeonolum,Pae)对TGF-β_1诱导HK-2细胞转分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将细胞分为5组:无血清对照组、TGF-β_1组、TGF-β_1+10 mg/L Pae组、TGF-β_1+50 mg/L Pae组、TGF-β_1+100 mg/L Pae组。TGF-β_1作用24 h,后加入相应药物继续培养48 h,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的变化,RT-PCR法检测Twist mRNA表达变化。结果:①倒置显微镜下观察:10μg/L TGF-β_1刺激72 h后,HK-2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变成长梭形,且细胞间的缝隙变大,Pae各个剂量组作用后,细胞的形态趋向于铺路石状,高剂量组变化最显著。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丹皮酚组能剂量依赖地提高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Vimentin蛋白表达。③RT-PCR结果显示丹皮酚能剂量依赖地降低HK-2细胞的Twist mRNA表达。结论:丹皮酚能显著抑制TGF-β_1诱导HK-2细胞转分化萁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wist mRNA表达有关。
- 陈红淑冯耀荣
- 关键词:丹皮酚基因表达
- 中药口服给药新剂型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9年
- 中药口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给药途径,近年来中药口服给药新剂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药配方颗粒、分散片、胃内滞留缓释片、滴丸、微丸、软胶囊等方面。就近年来中药口服给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在中药现代化过程中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 冯耀荣袁强
- 关键词:中药口服给药剂型
- 人参皂苷Rg1对Aβ_(1-42)诱导PC12细胞自噬性死亡的保护作用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对β-淀粉样蛋白(beta-Amyliod,Aβ1-42)诱导PC12细胞自噬性死亡的作用,试探究其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将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Aβ组和Aβ+Rg1组。Aβ组细胞用Aβ1-42(10μmol/L)处理24 h;Aβ+Rg1组细胞分别用12.5、25、50μmol/L Rg1预处理24 h后,加入Aβ1-42(10μmol/L)继续培养24 h。采用MTT法测定各组细胞活力,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Ⅱ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LC3-Ⅱ和Beclin-1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比较,Aβ组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Rg1各剂量组细胞活力显著高于Aβ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Aβ组LC3-Ⅱ和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Rg1各剂量组LC3-Ⅱ和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低于Aβ组(P<0.01)。结论:人参皂苷Rg1可能通过抑制Aβ诱导的细胞自噬性死亡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 陈红淑杨元宵冯耀荣许亚萍郑敏霞
- 关键词:人参皂苷RG1Β-淀粉样蛋白自噬
- 水红花子不同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增殖抑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水红花子不同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生长的抑制作用,筛选其有效作用部位。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制备水红花子不同提取物,MTT法观察水红花子不同浓度的各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增殖的的抑制作用;通过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改变,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该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的影响。结果:水红花子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抑制作用最明显,呈现较好的剂量-效应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水红花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可阻滞Bel-7402细胞周期于G0/G1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结论:水红花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可能是其抗肝癌作用的有效部位之一。
- 陈红淑冯耀荣童晔玲余美荣李昌煜
- 关键词:水红花子药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