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艳
-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学院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中医学院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炮制方法对栀子中栀子苷含量的影响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比较栀子不同炮制品中栀子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InertsilODS-2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5∶85,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8 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20μl。[结果]栀子不同炮制品中栀子苷的含量不同,其排序为生栀子(3.60%)>炒炭品(3.36%)>炒焦品(3.22%)>炒焦品(轻,3.02%)>炒黄品(2.77%)。[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栀子中栀子苷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 杨海玲覃葆宋永龙李勤黄华艳吴尤娇
- 关键词:栀子苷HPLC
- 姜黄炮制前后姜黄素、挥发油含量比较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比较姜黄炮制前后各样品中姜黄素及挥发油含量。方法:采用SHIMADZU,VP-ODS C18柱(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冰醋酸溶液(48∶52),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430 nm,柱温35℃。挥发油采用水蒸气蒸馏法。结果:姜黄不同炮制品姜黄素的含量为原药材(10.77 mg.g-1)>微炒品(10.04 mg.g-1)>生品(10.02mg.g-1)>酒制品(9.44 mg.g-1)>醋制品(9.28 mg.g-1)。挥发油含量为:原药材(8.05%)>生品(8.00%)>酒制品(7.99%)>微炒品(7.81%)>醋制品(7.60%)。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姜黄中姜黄素及挥发油含量均有一定的影响。
- 杨海玲宋永龙覃葆黄华艳吴尤娇徐信
- 关键词:挥发油姜黄素高效液相色谱法
- 姜黄炮制的历史沿革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姜黄为姜科植物姜黄Cureuma longa L的干燥根茎,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作用,临床用于胸胁刺痛、闭经、瘾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在古代姜黄有多种不同炮制方法,如今主要以生用为主。本文通过查阅古今文献,对姜黄炮制历史沿革进行总结,现归纳如下。
- 杨海玲覃葆徐信吴尤娇黄华艳
- 关键词: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