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小玉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仫佬族
  • 2篇文化
  • 2篇民族
  • 1篇政策文本
  • 1篇人口
  • 1篇人口流动
  • 1篇少数民族
  • 1篇少数民族文化
  • 1篇失地
  • 1篇失地农民
  • 1篇实践逻辑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水乡
  • 1篇碎片化
  • 1篇土地流转
  • 1篇内生
  • 1篇农民
  • 1篇农业
  • 1篇农业规模

机构

  • 5篇河海大学
  • 5篇桂林电子科技...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作者

  • 5篇陈小玉
  • 2篇陈绍军
  • 1篇秦永芳

传媒

  • 1篇广西民族研究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西部学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人口流动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被引量:1
2020年
基于文化传承主体视角,以桂中GZ仫佬族乡T村为个案,探讨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对流出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田野调查资料表明,人口大量流出导致仫佬族文化保护的自然主体和文化主体处于缺场与逐渐消逝之中。只有实施就地城镇化战略吸引人口的回归才能解决仫佬族文化的主体性危机,即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充分挖掘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业、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小城镇建设以及在国家层面对落后民族地区加大转移支付与产业扶贫相结合等措施来实现。
陈小玉邹海霞
关键词:仫佬族人口流动
缺失与干预:民族地区文化自觉的实证研究——基于广西GZ仫佬族乡的调查被引量:2
2017年
文化自觉是生活在特定文化中的人们对其文化的过去、现在及将来发展的理解、认同及创新的状态,文化自觉本质上是对文化价值的自信与觉醒,是文化自信的前提与基础。文化自觉是全球化下对后发国家与民族提出的一个重大挑战。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面临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问题。基于GZ仫佬族乡的调查发现,文化自觉的缺失源于生存与文化冲突中的主动放弃、现代文明冲击的无奈应对及现代学校教育的潜移默化。由此提出政府—市场—村庄三位一体的导引文化自觉的动力机制,即作为推动文化自觉主导力量的地方政府、以资本下乡形式的市场力量和以村规民约为主要形式的村庄力量共同作用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自觉。
陈小玉秦永芳
关键词:干预民族地区文化自觉仫佬族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家庭转型的实践逻辑及反思被引量:4
2022年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战略不断深入实施,农村家庭转型在居住空间、资源要素、主体性重塑等方面呈现出整体性、嵌入性、辩证性等特征。本研究从转型社会学视域出发,反思性借鉴西方家庭策略理论,构建中国农村家庭转型的空间—要素—主体三位一体分析框架。基于苏北地区的实地调查,考察农民集中居住及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家庭转型的经验样态和实践逻辑。研究发现:不同于市场主导的异地城镇化,在政府主导的就地城镇化过程中,村落空间消解与居住空间集聚化变迁是农村家庭整体性转型的直接驱动因素;同时,通过家庭资源整合和要素优化配置实现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发展型家庭再生产的预期目标;并在此过程中基于家庭内部代际分工和家庭成员角色扮演实现权利结构均衡化转型,最终完成新型家庭的主体性重塑。
陈小玉陈绍军
关键词:城乡空间
土地碎片化与农业规模经营——费孝通土地问题思想研究与启示被引量:2
2016年
上世纪30、40年代费孝通先生在江苏和云南一些农村调研时,洞察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及其运行实践中存在着土地的碎片化经营而导致农业单位产出率极低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分散所有和集中经营。这些思想对于当前我国正在推行的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中国应该在坚持现有农村土地制度的基础上,谨慎有序流转土地,推动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
陈小玉
关键词:农业规模经营土地流转
政策文本与实践差距:西部地区城郊失地农民现代市民意识研究——基于桂北漓水乡的调查
2017年
城市化是对人类社会产生最大影响的社会过程之一,城市化不仅包括城市空间物理意义上的扩大,也是进入城市空间的行动者市民化过程。失地农民是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市民化的紧迫性,市民意识是市民化的重要内容。基于G市漓水乡的调查,政府征地政策存在见"物"不见"人"问题,政策上"化人"的缺失与本身的"先天不足"使失地农民难以顺利融入城市社会,社会多方力量的引导与合作是失地农民完成市民化的有力路径。
陈小玉陈小玉
关键词:政策文本城郊失地农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