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敏

作品数:6 被引量:327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能源
  • 2篇能源消耗
  • 2篇居民出行方式
  • 2篇CO2排放
  • 2篇城市交通
  • 1篇遗址
  • 1篇硬粘土
  • 1篇粘土
  • 1篇上海市能源
  • 1篇实时监测
  • 1篇碳排放
  • 1篇系统设计
  • 1篇聚落
  • 1篇聚落遗址
  • 1篇计算机
  • 1篇计算机模拟
  • 1篇监测方法
  • 1篇监测系统
  • 1篇减排
  • 1篇减排对策

机构

  • 6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苏州博物馆

作者

  • 6篇赵敏
  • 3篇俞立中
  • 3篇张卫国
  • 2篇戴雪荣
  • 2篇师育新
  • 1篇畅莉
  • 1篇何小勤
  • 1篇朱伟峰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年份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上海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分析被引量:235
2009年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6年版碳排放计算指南中的计算公式和碳排放系数缺省值,计算了上海市1994─2006年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结果表明:1994年以来碳排放量逐年增加,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由1994年的2.51t/(104元)降到2006年的1.07 t/(104元).通过比较2005年上海与全国以及主要经济大国间的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量发现,上海市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占全国的3.5%;碳排放强度低于全国和全球水平,但比英国、德国、日本高;人均碳排放量为2.7 t/a,是全国和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多,低于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从能源利用效率、经济增长方式、能源结构以及经济结构等角度分析了碳排放强度下降的原因,其中能源结构调整引起的平均碳排放系数下降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是主要原因.
赵敏张卫国俞立中
关键词:能源碳排放
苏州环澄湖地区席墟聚落遗址的计算机模拟
<正>聚落遗址蕴涵着丰富的古地理、古环境信息,反映过去某一特定时期、特定地点的一种人地关系。通过野外地理信息和人类活动遗迹信息的系统采集,利用计算机对聚落遗址进行模拟和反演不仅是环境考古研究的需要,也对古聚落赖以形成的地...
戴雪荣赵敏朱伟峰师育新何小勤
文献传递
上海市居民出行方式与城市交通CO2的排放
大气中 CO等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导致的全球变暖是人类共同关注的最为重要的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化石燃料大量燃烧是造成 CO浓度上升的重要原因,城市交通作为化石燃料消耗的重要部门,对于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以...
赵敏张卫国俞立中
关键词:居民出行方式城市交通CO2排放能源消耗
文献传递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硬粘土及其成因被引量:2
2008年
从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和古生物等方面分析硬粘土的沉积特征,重点分析了硬粘土的沉积环境和成土过程。硬粘土成土母质为末次冰期最盛期陆架沙漠化吹扬的风尘沉积,沉积物堆积在长江三角洲两翼的河漫滩上。古季风的强弱变化,使洪、枯水期交替出现。洪水期水位升高,淹没堆积在河漫滩上的沉积物;洪水期过后,沉积物开始成土过程,同时接受新的沉积,沉积始于成土的整个过程;分析了硬粘土与该区其它土壤的区别与联系。
赵敏戴雪荣师育新畅莉
关键词:硬粘土长江三角洲风尘沉积古环境
潮滩冲淤监测方法与实时监测系统设计被引量:4
2009年
分析了潮滩冲淤监测的几种常见方法,其中标志桩法、SET和RSET法、沉降板法、人工示踪砂法、PEEP和PEEP-3T法、ALTUS和ADV法等主要测量某点或某断面上的冲淤量,3S技术结合地形图或海图实现了大范围潮滩面上的冲淤变化测量。借鉴海洋、海岸实时监测系统的原理和实践经验,提出了潮滩冲淤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包括潮滩高程、景观图像、地物光谱、气象和水动力等因子的数据综合采集,数据通过网络连接传输到实验室,以实现地貌变化和驱动因素的同步获得和综合分析,并通过地物光谱信息获取,为遥感数据解译提供基础资料。
赵敏
关键词:冲淤监测系统
上海市居民出行方式与城市交通CO2排放及减排对策被引量:87
2009年
以上海市居民出行方式为研究对象,利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指南中关于交通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探讨2002—2006年上海市居民出行选择的不同交通方式对CO2排放的影响和规律,并提供应对策略.结果表明,2002年以来上海市因居民出行导致的交通CO2排放总量呈显著增长趋势.私家车的CO2排放量增加速度最快,截至2006年私家车CO2排放量约相当于出租车、轨道交通和公交车3种公共交通方式之和.公共交通中,出租车的CO2年排放量和人均CO2排放量都最大,轨道交通的CO2年排放量和人均CO2排放量最小.公交车和出租车的CO2排放量所占比例减少,轨道交通的CO2排放量所占比例增加,这种排放结构的变化有利于减少CO2排放总量.CO2减排的具体措施包括限制私家车数量,设计合理的道路交通方案,使汽车尽可能接近其经济车速,改变汽车燃料种类等,其中限制私家车数量最为关键.
赵敏张卫国俞立中
关键词:居民出行方式城市交通CO2排放能源消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