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凌云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不同浓度去氢表雄酮对小鼠蜕膜化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增殖及Dtprp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去氢表雄酮(DHEA)对小鼠蜕膜化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增殖及蜕膜催乳素相关蛋白(Dtprp)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妊娠第4天小鼠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将细胞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实验4组、模型组、对照组;各实验组与模型组以E2、P4诱导蜕膜化,实验1、2、3、4组分别加入0.1、1、10、50μmol/L的DHEA,模型组不加DHEA,对照组培养液不给予E2、P4及DHEA;培养72 h后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中的Dtprp mRNA,分别于培养24、48 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取各实验组、模型组的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板,调零组不接种细胞;培养72 h后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实验1、2、3、4组细胞中Dtprp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78 0±0.258 0、0.764 0±0.135 0、0.250 0±0.022 0、0.013 0±0.000 0,模型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000 0±0.000 0、0.000 2±0.000 0;实验3、4组Dtprp mRNA相对表达量与模型组相比,P均<0.05;实验2组与实验4组相比,P<0.05。对照组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模型组细胞形态更饱满,胞质增多;实验1、2组细胞形态与模型组近似,实验3、4组细胞呈多角形,胞质减少。实验1、2、3、4组细胞增殖能力分别为1.222 8±0.038 2、0.790 5±0.207 1、0.592 5±0.229 8、0.265 8±0.037 4,模型组为1.149 7±0.106 2,调零组校正A值为0.087 1±0.006 3;实验3、4组与模型组相比,P均<0.05;实验1组与实验2、3、4组相比,P均<0.05;实验2组与实验4组相比,P<0.05。结论 0.1、1μmol/L DHEA对蜕膜化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增殖及Dtprp 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而10、50μmol/L DHEA可抑制细胞增殖,并下调Dtprp mRNA表达。
- 蒋凌云覃爱平欧奇志靳玉甫杭馥覃金春谢伟莫馥华
- 关键词:去氢表雄酮
- 过氧化氢对蜕膜化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植入前的胚胎对氧化应激敏感,低氧状态可能更有利于胚胎的生长及发育。文中旨在探讨过氧化氢(H_2O_2)对蜕膜化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ESCs)的影响,构建蜕膜化小鼠ESCs氧化应激模型。方法采用酶解联合筛网过滤及差时贴壁方法分离培养原代小鼠ESCs。实验分为4组(n=8):空白对照组为含基础培养液的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ESCs);蜕膜化组:基础培养液中加入10 nmol/L E2、1μmol/L P4体外诱导小鼠ESCs蜕膜化72 h;阴性对照组:小鼠ESCs蜕膜化诱导成功后,仅予基础培养液干预4 h;氧化应激组:小鼠ESCs蜕膜化诱导成功后,分别加入含50、100、150、200、250、300μmol/L H_2O_2的基础培养液继续干预4 h。免疫组化法检测Vimentin、Cytokeratin表达鉴定原代小鼠ESCs,RT-PCR检测d PRP mRNA的表达鉴定ESCs蜕膜化,CCK-8法检测H_2O_2干预后细胞生长和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ROS水平判断氧化应激程度。结果成功分离、培养和鉴定原代小鼠ESCs。镜下观察细胞呈梭形和多角形、放射状排列;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结果表明Vimentin表达(+)、Cytokeratin(-),原代小鼠ESCS纯度达(96.3±0.49)%。10 nmol/L E2、1μmol/L P4作用下,蜕膜化组蜕膜化标志物d PRP mRNA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1.0010±0.0011 vs 0.000 2±0.0000,P<0.01)。与阴性对照组抑制率[(1.000±0.000)%]比较,氧化应激组在H_2O_2浓度为50、100、150、200、250、300μmol/L作用下抑制率[(0.013±0.004、0.032±0.007、0.069±0.023、0.172±0.007、0.395±0.018、0.706±0.013)%],其中150、200、250、300μmol/L H_2O_2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评估50、100μmol/L H_2O_2干预后测得的细胞内氧化应激组ROS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27.77±4.20 vs 17.47±0.61,43.57±6.58 vs 17.47±0.61,P=0.001)。结论 50、100μmol/L H_2O_2不影响蜕膜化小鼠ESCs的生长、增殖,且随H_2O_2浓度增加,刺激细胞内ROS的产生增多,100μmol/L H_2O_2�
- 覃金春蒋凌云靳玉甫覃爱平
- 关键词:氧化应激过氧化氢蜕膜化子宫内膜
- 优化胰蛋白酶消化强度进行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培养技术探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优化改良的人子宫内膜原代上皮细胞培养技术。方法将2014年7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需行诊断性清宫术的患者21例分为0.125%胰蛋白酶组(A组)、0.250%胰蛋白酶组(B组)和1 mg/mL胶原酶组(C组)。同时结合使用100目滤网(150μm)及400目(38μm)滤网进行子宫内膜上皮及间质细胞分离,比较各组间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纯度和生长状态。结果子宫内膜细胞培养成功19例,A组子宫内膜组织污染1例,C组因细胞量过少接种失败1例。细胞获得后培养进行上皮细胞团百分比计算,A组为(85.71±1.38)%、B组为(75.28±1.50)%和C组为(84.86±2.34)%,其中A组和C组的上皮细胞百分比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培养3~5 d后待细胞基本铺满培养孔,免疫组化辣根过氧化物酶底物显色(ABC法)进行纯度检测,A组为(90.28±2.13)%、B组为(84.57±2.76)%和C组为(86.14±4.06)%,A组细胞纯度均大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获得数量和纯度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125%胰蛋白酶消化子宫内膜组织结合100目滤网(150μm)及400目(38μm)滤网过滤,可以稳定地获得质量良好的子宫内膜上皮原代细胞。
- 谢伟秦雯蒋凌云莫馥华朱时敏顾克英罗远富覃爱平
- 关键词: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细胞培养技术胰蛋白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