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艳艳
- 作品数:18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贵州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贵州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六盘水市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分研究
- 2019年
- 在国家及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分的前提下,结合六盘水市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根据六盘水市“两区”划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结果为:六盘水市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面积498.56 km^2,其中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面积69.25 km^2、市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面积429.31 km^2;六盘水市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面积3318.03 km^2,其中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面积3189.93 km^2、市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面积128.10 km^2。
- 谢刚陈远肖玖军谢元贵金桃董艳艳廖小锋
- 关键词: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 喀斯特山区土地整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性分析——以贵州省为例被引量:10
- 2019年
- 分析土地整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探讨影响二者耦合程度的因素,对喀斯特山区有序开展土地整治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贵州省为例,利用贵州省2011—2017年土地整治和经济发展相关数据,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土地整治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态势。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整治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程度逐年升高,但仍然未达到高水平的耦合及优质协调阶段,耦合协调发展趋势迅速,但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亟待采取相应的措施培养重要集聚极点。因此,维持耦合发展势头、进一步强化土地整治;加强试点研究,突破协调发展瓶颈;培养重要集聚极点,针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整治策略,是促进贵州省土地整治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方向。
- 金桃董艳艳肖玖军肖玖军张慧江谢刚
- 关键词:土地整治喀斯特山区耦合度协调度
- 罗甸县森林资源动态变化被引量:1
- 2019年
- 以罗甸县2006年和2016年的森林资源调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森林资源的数量、结构等方面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从2006年到2016年,罗甸县有林地面积减少了0.46%,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4.55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增加了148.5%,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增加了115.2%。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征占用林地增多,林地面积小幅下降;宜林地、疏林地转变为灌木林地、乔木林地;林龄面积结构变化,单位面积蓄积提高,蓄积随之增加。马尾松、杉木林、阔叶林(硬阔林、其他软阔林、桉树林)面积和蓄积都呈增长,其他针叶林面积和蓄积都减少。乔木林各龄组的面积和蓄积都呈大幅增长。经过十年的保护,从森林资源总量上看,森林资源面积、资源分布等达到了构建良性生态系统的基本要求,但生态环境恢复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罗甸县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 陈阳肖玖军谢刚廖小锋金桃董艳艳张蓝月
- 关键词:森林资源
- 乡村振兴目标下贵州土地整治实施路径思考被引量:1
- 2023年
- 在新阶段、新形势、新要求下,土地整治开展将有效解决农村土地利用低效、空间布局混乱、生态质量退化等诸多难题,成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实现乡村要素整合、空间重构和业态重组,推动产业与生态文明建设升级。本文以全国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和“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贵州省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地整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围绕土地整治全生命周期各阶段,构建“地方政府+行业部门+投资主体+土地权益集体+土地权益个体”利益联结机制,思考以科技作为持续高效运维保障的“投+建+经”一体化全链式实施路径,为推进土地整治助推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 赵眸宇王涛谢元贵廖小锋金桃潘伯娟董艳艳
- 关键词:土地整治
- 贵州省平塘县灌木林分布特征及组成结构被引量:2
- 2019年
- 为了掌握平塘县灌木林情况,通过3S技术结合贵州省第四次森林普查和第二次国土普查数据,分析了平塘县灌木林的空间特征和组成结构。结果表明:灌木林占了平塘县国土面积的23.24%,灌木林主要分布在平塘的中部、南部以及西南部,其中卡罗乡和鼠场乡灌木面积最多,分别占了国土面积的49.90%和48.41%;平塘县灌木林种以水土保持林为主,其次为薪炭林;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占平塘县灌木林的绝大多数;灌木林起源主要以天然林为主。另外平塘县灌木林的空间分布和组成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尤其是喀斯特地貌,人为因素促进了平塘县植被的生长和生态环境治理。
- 蒙光伟董艳艳陈远张慧江谢刚廖小锋
- 关键词:灌木林
- 赤水市北部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 2020年
- 运用RS和GIS技术,选取赤水市北部2004年、2011年和2018年的三期遥感影像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进行预处理和景观类型分类,在此基础上选取适宜的景观格局指数,利用Fragstats软件进行景观指数计算,根据得出的景观特征结果,分析赤水市北部景观格局近15年间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以揭示赤水市北部景观格局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赤水市北部整体景观格局趋于破碎、异质性增大、优势度降低,斑块间连接性被打破,呈小斑块密集格局,在未来发展中应注重各类用地均衡合理配置。
- 蔡煜董艳艳张蓝月陈阳李可相潘伯娟蔡学成
-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景观指数
- 贵州省平塘县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
- 2019年
- 为平塘县森林质量提升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利用2005年和2015年贵州省平塘县森林资源的二类调查数据,研究其10年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表明:2005-2015年平塘县森林面积整体呈增加趋势,尤其是灌木林地,2015年较2005年增加36 332.45 hm^2;森林郁闭度小幅增加;林地类型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一般用材林、薪炭林和果树林5个亚类,以水土保持林为主;树龄结构以幼龄林为主,森林结构的稳定性较差。平塘县大部分森林必须实行定期管护,以提高森林群落的稳定性。
- 周登兵陈阳谢刚肖玖军金桃董艳艳张蓝月
- 关键词:森林资源
- 基于MODIS数据的贵阳市地表热场时空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基于2000~2019年MOD11A2数据,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贵阳市城市地表热环境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9年贵阳市地表温度年际变化呈增加趋势,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相一致,但变化率很小,仅为0.0617℃/a,增温幅度不明显;贵阳市虽然存在热岛效应,但并不强烈,大部分城区没有热岛,但在没有大面积集中建设和高耗能工矿企业的城郊区域却出现了大面积的热岛;贵阳市的热岛效应以弱热岛为主,较强热岛仅有少量分布;地表温度的季节差异明显,夏季地表温度最高,冬季最低,春季和秋季的平均地表温度较为接近。此研究结果可为贵阳市城市规划和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依据。
- 李可相肖玖军陈远谢刚张蓝月董艳艳
- 关键词:地表温度
- FAST周边区域地方特色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被引量:4
- 2018年
- 为FAST周边区域乃至其他类似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以绿色中药材种植为主的生态健康产业发展提供资源基础,采用文献查阅、现场调查及访问等方法对FAST周边5km范围的药材资源进行调查、分类、编目及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在FAST周边区域共收集到具地方特色药用植物44科61属61种,其中,被子植物42科59属59种,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蓝藻类植物共有1科1属1种;何首乌、铁皮石斛、白芨和岩黄连等4种药用植物的利用价值系数和濒危系数均位居前列。结合市场价值和濒临状况,选择铁皮石斛和岩黄连作为FAST周边区域未来发展经济观光养生型经济物种。
- 谢刚廖小锋谢元贵金桃董艳艳肖玖军陈远
- 关键词:FAST资源调查
- 喀斯特地貌不同海拔坡耕地水土流失及防治模式被引量:1
- 2018年
- 为喀斯特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依据,以贵州省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之一的六盘水市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统计分析,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及防治方法。结果表明:六盘水市耕地以坡度大于15°的坡耕地为主;石漠化面积以海拔2 000~2 480m的最多,为4 269.92km2,海拔640~1 400m的最少,为1 086.47km2;水土流失总面积为4 254.86k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2.92%,其中,海拔640~1 400m的水土流失面积为711.3km2,海拔1 400~2 000 m的为1 806.96km2,海拔2 000~2 840m的为1 736.6km2,分别占水土流失面积的16.72%、42.47%和40.81%。海拔640~1 400m的地区水土治理选择石坎坡改梯+粮食生产为主,或采用石坎坡改梯+经果作物(如猕猴桃、车厘子等);海拔1 400~1 800m的地区采用坡改梯+经济作物的治理模式,或采用聚土垄作与农林复合为基础组装坡耕地粮经果复合垄作技术;海拔1 800~2 840m段采取土坎坡改梯+耐寒经济作物(茶叶、油菜、药材)的治理方式,或采用石坎坡改梯+植物篱生态过滤网带技术,或修建复式田坎(石坎+植物护坎),或采取生物修复的方式。
- 谢刚谢元贵廖小锋陈远肖玖军董艳艳金桃
- 关键词:坡耕地海拔高度水土流失喀斯特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