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飞

作品数:4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滇池
  • 1篇多尺度
  • 1篇遥感
  • 1篇遥感影像
  • 1篇认知网络
  • 1篇水鸟
  • 1篇水生
  • 1篇水生植物
  • 1篇吞吐
  • 1篇吞吐量
  • 1篇频谱
  • 1篇频谱感知
  • 1篇栖息
  • 1篇栖息地
  • 1篇综合评价
  • 1篇网络
  • 1篇网络性能
  • 1篇网络性能优化
  • 1篇协作频谱感知
  • 1篇模糊综合评价...

机构

  • 4篇昆明理工大学
  • 2篇昆明市滇池高...
  • 1篇大理大学

作者

  • 4篇王飞
  • 1篇龙华
  • 1篇唐菁敏
  • 1篇张春平
  • 1篇曹金石

传媒

  • 1篇电子技术应用
  • 1篇遥感信息
  • 1篇绿色科技
  • 1篇野生动物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滇池湖滨湿地水鸟栖息地重要性评估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2024年
评估水鸟栖息地重要性及其与生境因子间的关系,可为制定栖息地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对水鸟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5月—2022年4月,对滇池27个湖滨湿地开展水鸟调查,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湿地(水鸟栖息地)重要性进行评估,并通过差异性和相关性分析探讨生境因子对栖息地重要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滇池共有水鸟7目14科64种56640只,重要性较高的湿地分别为东大河湿地(0.68)、鸽子窝(0.63)、余家沟(0.57)、海东湿地(0.52),建议优先将以上湿地规划为水鸟栖息地保护地。自然湿地重要性显著高于人工湿地,所有湿地重要性均随湿地面积、周长和水域面积比例的增加而升高,基于此类生境因子提出水鸟栖息地生境营造策略,以期为滇池水鸟栖息地保护规划的制定和栖息地生境管理提供科学指导。
鲁斌王荣兴曹光秀董晋延王飞朱宇张志中潘珉
关键词:水鸟栖息地模糊综合评价法滇池
滇池外来水生植物种类组成与分布特征研究
2023年
2019-2020年通过开展滇池外来水生植物现场调查,同时借助卫星遥感与无人机影像的解译,对目前滇池外来水生植物的种类、生活型、原产地、入侵等级以及主要外来种的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以了解滇池外来水生植物的现存情况,为滇池生态保护、外来水生植物监测及科学防控提供基础性资料。结果表明:滇池外来水生植物共有8科14属14种,其中湿生植物7种,挺水植物3种,漂浮植物2种,沉水植物2种;起源于南美洲的水生植物外来种有8种,北美洲4种,非洲1种,亚洲(中国其他区域)1种;Ⅰ级恶性入侵种有7种,Ⅲ级局部入侵种有2种,Ⅴ级有待观察种有5种。滇池主要外来水生植物粉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分布于滇池外海西南岸、南岸、东南岸,总面积达733.40亩,约占滇池外海水生植物总面积的4.11%;凤眼蓝(Eichhornia crassipes)分布于滇池外海西南岸和南岸,总面积为177.73亩,约占滇池外海水生植物总面积的1.00%。滇池受到外来水生植物入侵的因素可归纳为生境碎片化、水质恶化和水生态退化3个方面,而营造湖滨适宜生境、减轻水体富营养化和恢复乡土水生植物可能是防止滇池外来水生植物入侵的有效机制。
董晋延王飞黄立成杨姣姣鲁斌潘珉
关键词:分布面积凤眼蓝
一种基于DCGAN的多级多尺度遥感影像时空融合方法
2024年
时空融合可生成具有高时空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影像,但有时因某区域快速发生变化或云层持续覆盖造成的云干扰,导致时空融合方法无法预测出近似真实的影像数据。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CGAN的多级多尺度的时空融合模型(MUSTFGAN),通过生成器提取特征和判别器判别,最终获得高精度的预测影像。该方法在生成器中利用多级多尺度提取特征信息帮助模型对影像区域细节信息学习,提高模型对于不同尺度物体的识别和检测能力,从而提升特征提取的效果;判别器中加入自注意力机制模块,提高模型的判别能力,从而提高模型的性能和鲁棒性,并利用多损失函数计算影像精度,重建高质量的高空间和高时间分辨率遥感影像,提高了特征学习能力,具有很强的泛化性。使用两种数据集对该方法进行测试,并通过6种常见评估指标与4种经典的时空融合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MUSTFGAN在云南滇池数据集上精度提升了14.75%,指标LBP和Edge分别提升了20.78%和14.18%;指标SAM降低了11%;指标SSIM、RMSE和MAE分别达到了90.43%、0.0215和0.0163;在区域产生云干扰的情况下,可以较好地预测地物的变化,进一步提高时空融合的准确性,填补大量云的遮挡,减少云污染造成的影响,证实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刘昱岑普运伟聂聆聪王飞李奇
p次方检测器的协作频谱感知网络性能优化
2013年
在保障主用户通信不受干扰的前提下,合理分配感知系统时隙,最大限度地增大认知网络吞吐量,提出优化方案,在考虑无线瑞利信道和一定错误率的报道信道条件下,对采用p次方检测器的协作频谱感知网络联合优化,得出p次方检测器的次方数和最佳感知时间τ,以使认知网络吞吐量最大。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协作频谱感知网络存在最佳次方数p和最佳感知时间τ,以满足认知网络吞吐量最大化,从而提高网络频谱利用率。
张春平唐菁敏曹金石龙华王飞
关键词:认知网络协作频谱感知吞吐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