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体检
  • 2篇体检人群
  • 2篇卫生服务
  • 2篇卫生机构
  • 2篇慢性病
  • 2篇患病
  • 2篇基本公共卫生
  • 2篇基本公共卫生...
  • 2篇基层医疗卫生...
  • 2篇健康
  • 2篇健康管理
  • 2篇公共卫生
  • 2篇公共卫生服务
  • 2篇防控措施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血糖

机构

  • 7篇泸州市疾病预...

作者

  • 7篇王小艳
  • 3篇雷智
  • 2篇吴田勇
  • 2篇张燕
  • 2篇李道西
  • 1篇张燕

传媒

  • 6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预防医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泸州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体检高血压和糖尿病及血脂异常患病情况分析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分析泸州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患病情况,为老年人慢性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6年泸州市全民预防保健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体检数据,分析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患病情况。结果泸州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55.52%,不同年龄组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有上升的趋势;糖尿病患病率为15.94%,不同年龄组糖尿病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有上升的趋势,女性糖尿病患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9.72%,女性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体检结果显示泸州市老年人高血压和糖尿病及血脂异常患病率均较高,因此,泸州市开展全民预防保健工作加强对全人群的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对早发现、早预防和早治疗老年慢性病患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王小艳张燕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
泸州市成年人主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了解泸州市成年人主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现状,确定优先干预重点人群及危险因素,为制定合理的卫生政策、干预策略和慢性病综合防控效果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2015-2016年对10 260名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主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水平进行调查。结果泸州市脑卒中、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现患率分别为2.0%、3.4%、2.9%、25.3%和8.8%。成年人超重率、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27.6%、9.5%和35.3%。吸烟率、饮酒率、缺乏身体活动率分别为29.7%、27.9%和60.8%。结论泸州市成年人主要慢性病患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率都在较高水平,应结合正在开展的健康城市创建、全民预防保健等工作,打造健康支持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活动以及加强健康管理促使居民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率从而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
王小艳李娅凝郭庆洁
关键词:慢性病成年人
2020年泸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管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现状评价
2022年
目的评价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为进一步完善糖尿病健康管理措施和政策,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糖尿病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从泸州市全民健康信息系统中导出2020年全市在管糖尿病患者年度健康体检数据,使用Excel 2007和SPSS 17.0软件对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体质指数达标情况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2020年泸州市95125名在管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率为18.7%、空腹血糖控制率为34.8%、体质指数达标率为38.5%、血脂四项达标率为8.6%、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为69.7%,综合控制率为0.7%。结论泸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管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较高,但综合控制率很低。应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能力,特别是生活方式干预能力,提升血压、血糖、血脂、体质指数的综合控制率。
王小艳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糖尿病健康管理
2015—2022年泸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情况分析
2024年
目的 评价泸州市2015—2022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全民预防保健服务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实施效果,为进一步完善糖尿病健康管理措施和政策,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糖尿病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从泸州市全民健康信息系统导出2015—2022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管2型糖尿病患者年度健康体检数据,使用Excel 2007和SPSS 26.0软件对在管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人数、管理率、规范管理率、血糖控制率和血压、血脂、体质指数的综合控制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线性趋势卡方统计推断,评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15—2022年泸州市在管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人数从16 063人上升至106 877人,管理率从4.83%上升至32.16%、服务的规范管理率从32.22%上升至62.79%,血糖控制率从39.69%上升至43.70%,均呈上升趋势,线性关联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压控制率、血脂控制率、体质指数达标率、体育锻炼率、甘油三酯达标率、低密度脂蛋白达标率在2016年达到最高后维持在一个范围波动;高密度脂蛋白达标率、吸烟率、饮酒率无明显改善。结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全民预防保健服务项目实施对及时发现并将糖尿病患者纳入健康管理,对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和提高群众的满意度都有很积极的作用。目前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考核方式用于糖尿病人群防控效果的全面评价有一定的局限性。
王小艳吴田勇杨龙玲刘玲雷智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糖尿病健康管理
四川省泸州市18岁及以上体检人群代谢综合征现状调查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四川省泸州市18岁及以上体检人群的代谢综合征现状,为进一步完善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从四川省泸州市全民健康信息系统中导出2020年18岁及以上体检人群的健康体检数据,对体检对象腰围、血压、血糖、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四川省泸州市2020年共体检18岁及以上人群930176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24.85%(231143/930176)。其中腹型肥胖患病率为26.97%(250836/930176),高血糖患病率为25.89%(240845/930176),高血压患病率为57.42%(534129/930176),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为52.00%(483708/930176),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患病率为8.68%(80748/930176)。男性高血压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的患病率高于女性,女性腹型肥胖、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四川省泸州市18岁及以上体检人群的代谢综合征及各组分患病率均较高,应进一步强化和落实全民预防保健慢性病高危人群健康管理。
王小艳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体检人群患病率腹型肥胖
2016年泸州市18岁及以上体检人群慢性病现状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了解泸州市18岁及以上体检人群中存在的主要慢性病及危险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各区县上报的"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健康体检表数据,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18岁及以上居民304 087人中,主要慢性病患病率:(1)既往确诊高血压患病率24.50%,标化率12.42%,女性(标化率12.93%)高于男性(标化率11.92%);(2)确诊糖尿病患病率11.95%,标化率7.38%,女性(标化率7.81%)高于男性(标化率6.96%);随年龄增长,两病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主要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率:不锻炼率78.5%,吸烟率23.2%,超重率29.9%,肥胖率10.2%。慢病高风险人群检出率81.59%。结论威胁该市人群的主要疾病是以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慢阻肺、癌症为主的4大类慢性病。主要的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为体育锻炼不足、吸烟、超重和肥胖。各年龄组慢性病高风险人群高发或将成为庞大的慢性病患者后备军。遏制慢性病上升的势头关键在于阻止高风险人群发展成患者,唯一有效的防控措施就是对该人群的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强有力的干预。
张燕王小艳雷智李道西
关键词:慢性病防控措施
四川省泸州市成人空腹血糖受损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了解泸州市18岁及以上人群空腹血糖受损(IFG)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今后泸州市糖尿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泸州市961 137成人健康体检数据,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18岁及以上非糖尿病患者876 571人中,IFG率为11.20%(标化率8.07%),其中女性11.67%(标化率8.41%)高于男性10.60%(标化率7.63%)。IFG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χ_(趋势)~2=10 245,P<0.05),但随文化程度升高而降低(χ_(趋势)~2=3 560.5,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女性、高龄、高BMI、中心性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饮酒是IFG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是其保护因素。结论泸州市糖尿病防控形势严峻,应对空腹血腹受损人群实施健康管理:针对危险因素开展个性化的健康干预,定期监测其血糖血压等指标,评价其改变情况,进一步实施干预直至血糖指标正常。
张燕吴田勇雷智王小艳李道西
关键词:空腹血糖受损防控措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