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玮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结核
  • 1篇胸片
  • 1篇药效
  • 1篇药效学
  • 1篇药效学参数
  • 1篇逆转
  • 1篇逆转肝纤维化
  • 1篇脓肿
  • 1篇脓肿型
  • 1篇维库溴铵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生长
  • 1篇细胞生长因子
  • 1篇纤维化
  • 1篇腺病
  • 1篇腺病毒
  • 1篇结核病
  • 1篇结核病患者
  • 1篇基因
  • 1篇基因治疗

机构

  • 3篇深圳市第三人...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3篇李玮
  • 2篇郑斐群
  • 1篇王华
  • 1篇马威
  • 1篇吴彬
  • 1篇马明飞
  • 1篇刘厚明
  • 1篇刘民强
  • 1篇许尹
  • 1篇陆普选
  • 1篇丁兰兰
  • 1篇何仁亮
  • 1篇叶如馨
  • 1篇龚小龙
  • 1篇方佳
  • 1篇臧健

传媒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广东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腺病毒介导HGF基因逆转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2013年
目的评价腺病毒介导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8周,诱导肝纤维化产生。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分别注射不同剂量的Ad-HGF或病毒。A组注入PBS,B组注入5×109PFU病毒;C组注入1×109PFU Ad-HGF,D组注入2.5×109PFU Ad-HGF;E组注入5×109PFU AdHGF。定时采大鼠血清样品,以动态监测大鼠肝功能。8周后处死大鼠,并采血和检测肝组织。采用ELISA法测定在体外和体内的HGF表达;并测定血清中腔脯氨酸(Hyp)含量;病理分析肝脏组织变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和胶原蛋白沉积。结果在细胞培养液中HGF分泌增加约44倍,达到8.8 ng/ml。在注射Ad-HGF大鼠组内,血浆HGF的浓度增加约5倍,超过50 ng/ml,并持续至少10 d。在基因治疗后谷丙转氨酶(GOT)、谷草转氨酶(GPT)、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明显恢复(P<0.05)。离体肝组织显示,D及E组肝脏形态有明显恢复。在注射CCl48周后,肝组织Hyp含量明显增加,D及E组Hyp含量低于B组及C组。病理研究提示Ad-HGF同样也减弱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和胶原蛋白的沉积。结论静脉注射AdHGF可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和提高胶原溶解能力,有利于缓解肝脏纤维化。
郑斐群李玮吴彬许尹方佳
关键词:肝纤维化基因治疗肝细胞生长因子腺病毒
脓肿型分枝杆菌肺部感染胸片和CT表现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脓肿型分支杆菌病的胸部X线和CT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临床确诊为脓肿型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X线、CT表现。结果:胸片异常征象:斑点状、细网状阴影16例(89%,16/18),空洞8例(44%,8/18),肺叶体积缩小8例(44%,8/18),实变4例(22%,4/18),支气管扩张8例(44%,8/18)。CT异常征象:支气管扩张12例(66.7%,12/18),其中表现为柱状支气管扩张9例(50%,9/18),囊状支气管扩张5例(27.8%,5/18),静脉曲张型支气管扩张3例(16.7%,3/18);直径小于10mm结节17例(94.4%,17/18),树丫征15例(83.3%,15/18);直径大于10mm结节13例(72.2%,13/18),肺叶实变6例(33.3%,6/18),段或亚段实变9例(50%,9/18),空洞9例(50%,9/18),肺体积缩小7例(38.9%,7/18)。结论:脓肿型分枝杆菌感染的胸片和CT表现主要为小结节样斑片状、细网状影、支气管扩张和空洞形成。
郑斐群刘厚明李玮臧健马威叶如馨龚小龙陆普选
关键词:分枝杆菌结核放射摄影术
不同性别结核病患者维库溴铵药效学参数的测定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测定不同性别结核病患者维库溴铵的药效学参数。方法择期行全身麻醉手术80例,结核病( T组)及非结核病( N组)患者各40例,两组依性别不同分为结核病男性组、女性组及非结核病男性组、女性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入室后予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4μg/kg,靶控输注丙泊酚1-4μg/mL,意识消失后采用4个成串刺激进行肌松监测,静脉推注维库溴铵0.1 mg/kg,当第1个肌颤搐反应( T1)下降至最低值并连续重复3次以上时行气管插管,记录各组起效时间、T1最大抑制程度、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药理作用时间及气管插管条件和麻醉诱导前(t0)、给予肌松药后5 min(t1)、15 min(t2)、30 min(t3)、45 min(t4)、1 h(t5)时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结果 T组患者维库溴铵临床作用时间较N组缩短(P<0.05),但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女性临床作用时间较男性长(P<0.05);各亚组间T1最大抑制、起效时间、恢复指数及药理作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结核病患者围术期使用维库溴铵时可不考虑性别因素对阻滞时效的影响。
刘民强王华李仁宰马明飞李玮丁兰兰何仁亮
关键词:结核维库溴铵药效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