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常宝
- 作品数:24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山西省研究生优秀创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军事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抗战时期太行根据地小学教员待遇述论
- 2020年
- 抗战期间,太行根据地政府积极贯彻中共中央抗战救国教育方针,一方面恢复发展根据地小学教育,另一方面努力提升小学教育的工作积极性,改善他们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地位。从根据地小学教员的待遇形式、内容以及水平等方面,可以管窥中国共产党战争年代对于教育事业的不断探索,形成了从经济方面发放工资津贴,政治上依照等级进行工作考核予以奖惩的小学教员待遇体系,有力地推进了根据地的基础教育事业。
- 任依然李常宝
- 关键词:抗战太行根据地小学教员薪资
- 1940—1943年间国民党南太行游击区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1940年年初,国民党第24集团军进驻南太行山区。该部留守当地期间,有游击破袭日伪交通之举,也有军队主导下的地方建设,亦经受住日军的多次扫荡。但该集团军所辖3支部队在南太行地区各行其是,且该游击区范围黄河之北仍归河南的第一战区所管,其后勤保障因黄河阻隔而乏力。最终在1943年4月日军的包围扫荡之下或降或被俘或逃,隔河经营的南太行游击区全面沦陷,国民党华北敌后抗战彻底失败。从此,国民党失去了经略华北地区的桥头堡,其影响深远。
- 李常宝
- 关键词:抗日战争国民党军敌后游击战
- 抗战期间正面战场官兵伤残的国家应对——基于民国档案的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全面抗战爆发后,正面战场负伤官兵数量剧增。国民政府为此逐渐出台应对措施,以收容救治伤残官兵,并在诊治之后按照伤愈者归队和残废者教养的方式进行分类处置。此举一定程度上承担起了政府应尽的责任,体现了国家对于军队伤残崇德报功的政治道义。但比照抗战八年残废官兵人数与收容教养实有人数,国民政府的收容教养工作远未达到旌表"为国成残者"的政治初衷。
- 李常宝
- 关键词:抗战国民政府
- 旅游新业态背景下对太行山研发的思考被引量:1
- 2020年
- 太行山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山水风光、人文风俗、革命文化都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结合山西省三大旅游板块战略,太行山旅游板块的锻造需要从三个方面开展系统的研究,形成推进太行文旅事业升级的合力,走出一条"红色+绿色"发展模式,达成以太行雄奇秀美的风光为生态本体,以太行红色文化为精神引领,以悠久的人文底蕴为康养内涵的深度结合,努力探索生态、人文、红色等多元素融合发展的太行旅游新业态。
- 李常宝
- 关键词:地质地貌红色文化
- 清至民初河东盐务管理研究
- 2021年
- 有清一代,运城盐池生产属于“专事畦种”,其经营管理则归“商种”;后盐商又有“坐”“运”之分,虽课税日重,但盐务管理依然稳定。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浪潮席卷全国,运城地区亦成立河东晋军政分府,以河东临时盐政处接管了清政府在河东的盐务主权,随后在河东盐场逐渐恢复生产之际,晋陕两大军事集团因盐利再起风波,终以陕西方面得食盐馈赠而收场。阎锡山在夺得山西军政大权后多次插手河东盐务,盐利之争复起,但最终以1913年初袁世凯设立的盐运使署为标志,“央地之争”宣告结束。1913年4月“善后借款”合同签订,以保列强外债为目的,成立河东盐务稽核分所,自此河东盐务在稽核分所与盐运使的纠纷冲突之下走上改革进程,盐政主权在此期间遭到侵害。
- 李常宝雷珂
- 关键词:盐务管理
- 1936年四川“毒针刺人”谣言管窥
- 2013年
- 社会谣言不同于针对个人私生活或个人事务所产生的流言传闻,而是缘于社会问题引发公众心理的集体反映,探究其社会背景能揭示社会群体的某些深切之目的。1936年5月爆发于四川的"毒针刺人"谣言,以今人看来匪夷所思。然而透过当时的报刊、档案,借助相关学科知识追踪分析该起谣言的发端、流播途径和社会控制,则这起看似空穴来风之谣言,实则折射了当时民众心灵深处的生存忧虑和中日民族矛盾加剧所造成的民族情绪波动。
- 李常宝张仰亮
- 关键词:谣言
- 全面抗战爆发前南京政府央地之争与李生达的人生浮沉
- 2024年
- 晋军将领李生达系保定军校毕业,积军功擢升至军长,一度为阎锡山所重。中原大战之后,李生达开始倾向南京方面,且为南京建言献策、奔走效劳,并于1935年国民党“五全”大会上当选中央执行委员。山西当局对他忌恨日深,因华北危机蒋介石亦不敢公开收编李部以免过分刺激阎锡山。1936年5月,东征红军回师陕北,蒋介石下令李生达统帅晋军及入晋增援的中央军渡黄河“追剿”。5月30日李生达抵达晋西离石指挥部,当夜被刺身死。蒋介石对此曾令彻查,但案发山西,南京方面亦未掌控该省,且凶手已被当场击毙,此事遂不了了之。纵观李生达一生,虽非显赫,然其人生浮沉是管窥全面抗战爆发之前南京政府央地之争的窗口,折射出南京政府中央化进程给地方实力派带来的冲击及其反应,其间所呈现的复杂政治生态,也映照出战前地方实力派之下属辗转于央地之间的艰难处境。
- 李常宝
- 关键词:阎锡山蒋介石
-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对疟疾的认知与政府防治被引量:1
- 2018年
- 疟疾是由寄生于人体内的疟原虫所引发的传染病,该病一直伴随人类生活史。上古以来,国人始终在探询疟疾的发病机理。西学东渐以来,西方医学对于疟疾的阐释传入中国,在中西医关于疟疾成因的交锋之中,西医有关疟原虫致病及其分类的阐释日渐为国人接受。民国时期,建立公共卫生体系以防治传染病渐成国家职责的应有之义,南京国民政府亦有此初衷。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国民政府针对中国区域性疟疾高发状况有过一定的应对,并针对1931年长江流域的疟疾大流行状况展开调查,初步掌握了疟疾在中国南方的分布状况以及疟疾种类,澄清了民众对于疟疾认知的误区,揭开了云贵地区瘴气病的真相。然而此际医学新旧杂陈,民众亦缺乏基本的卫生健康知识,兼因国家积贫积弱、政府内外交困,全国性的疟疾防控体系未曾建立。至全面抗战爆发,长江流域中国抗战部队仍深受疟疾戕害。
- 李常宝
- 关键词:疟疾国民政府
- 1941年中条山根据地沦陷原因新论被引量:6
- 2014年
- 1941年5月,日本华北方面军多路围攻国民党中条山根据地,国民党军队损失惨重,根据地陷落。究其原因,根源在于以中条山根据地为中心的晋南各抗日武装之间矛盾日渐凸显,失去了抗战初期联合抗战的战略态势,尤为重要的是中条山根据地建设也日渐废弛,军力战力日呈颓势,根据地沦陷势在必然。
- 李常宝
- 关键词:阎锡山卫立煌
- 抗战期间中共太行根据地小学教员生存样态探微——以襄垣县为中心被引量:4
- 2018年
- 抗战期间,中共制定了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教育方针,并积极为之施行新制度和新课程。然而从战时革命要求规约下的基础教育实况考察,总体教育方针往往屈从于各地的现实需要。在此背景下,因从教环境、智识水平、薪金报酬、个人升迁等因素之影响,小学教员的从业态度各异,并呈现出生存样态的多歧。抗战期间根据地小学教员的人生境遇,反映出现代知识分子在特定时空下的复杂心态,而此种心态不仅影响着各该从业旨趣,还形塑了下一代及其后人。
- 李常宝
- 关键词:抗战太行根据地小学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