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丽 作品数:10 被引量:61 H指数:5 供职机构: 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焦点解决短程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短程心理治疗(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在某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与抗抑郁和脑卒中常规干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给予SFBT,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SPBS)、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QOLI-74)、Herth希望量表(herth hope index,HHI)分别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程度、抑郁程度、认知功能、自我感受负担、生活质量、希望水平进行评估。结果:干预4周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3.061,-2.710;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SPB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335,-2.013;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物质功能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625,2.211,4.159,4.168;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采取积极行动的态度、对现实和未来的态度、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930,3.979,2.135;P<0.05)。结论:SFBT可以排解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负面情绪、改善认知功能、减轻自我感受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和希望水平。 申敏 徐艳丽 贾爱兰关键词:脑卒中 抑郁 生活质量 卒中后抑郁与脑损伤部位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研究脑损伤部位与卒中后抑郁(PS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10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脑卒中并发抑郁的发病率、抑郁组与非抑郁组脑卒中患者脑损伤部位相关性。结果:PSD率为39.00%(轻度抑郁66.67%,中度抑郁28.21%,重度抑郁5.12%)。神经功能缺损(MSSS)分数越高脑PSD越重。非抑郁组与抑郁组患者脑出血容积、脑梗死损伤最大直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即脑出血或脑梗死损伤范围极有可能与抑郁发病不存在关系;右侧大脑半球与左侧大脑半球,大脑半球后部与前部,皮层下与皮层之间发生的脑卒中例数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左侧半球损伤、大脑半球皮层损伤,大脑半球前部损伤的脑卒中患者并发抑郁率高。结论:脑PSD属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即脑MSSS评分越高发生抑郁程度越重。 徐艳丽关键词:脑损伤部位 抑郁量表 正性暗示联合渐进式康复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自我效能及血清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讨采用正性暗示联合渐进式康复训练对老年帕金森(PD)患者的认知功能、自我效能以及血清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3月~2020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3例老年帕金森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掷币法将其分成2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61例接受正性暗示联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62例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以渐进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自我效能以及血清神经递质水平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UPDRS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MoCA评分及GSES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BDNF及5-HT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正性暗示联合渐进式康复干预能有效提高PD患者自我效能感,显著增加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申敏 李任增 贾爱兰 樊润润 徐艳丽关键词:帕金森病 神经递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与急性心血管事件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与急性心血管事件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内黄县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2007年6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208例冠心病患者,根据空腹血糖水平分为高血糖组(n=52,空腹血糖≥7.0 mmol.L-1)、糖耐量受损组(n=88,空腹血糖6.1~7.0 mmol.L-1)和正常血糖组(n=68,空腹血糖≤6.1 mmol.L-1)。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出与急性心血管事件相关的影响因素,比较3组影响因素指标、心血管事件及预后的差异。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载脂蛋白B水平密切相关(P<0.05);高血糖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显著高于糖耐量受损组和正常血糖组(P<0.05);糖耐量受损组患者AMI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P<0.05)。高血糖组患者TC、LDL及载脂蛋白B均显著高于糖耐量受损组及正常血糖组(P<0.05);糖耐量受损组患者TC、LDL均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升高,多伴发高脂血症,并与AMI、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密切相关。 秦小利 徐艳丽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空腹血糖 急性前循环梗死患者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梗死患者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45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脑梗死组),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2组受试者空腹肘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MCP-1及VE-cadherin水平,采用颗粒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脑梗死组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ys C)及尿酸(UA)水平。脑梗死组患者根据病情分为进展性脑梗死组(n=43)和非进展性脑梗死组(n=102),根据患者梗死病灶分为完全性前循环梗死组(n=35)和非完全性前循环梗死组(n=110),根据MCP-1和VE-cadherin水平将脑梗死组患者又分为高MCP-1组(MCP-1≥315. 9 ng·L-1,n=72)、低MCP-1组(MCP-1 <315. 9 ng·L-1,n=73)和高VE-cadherin组(VE-cadherin≥6. 0 mg·L-1,n=72)、低VE-cadherin组(VEcadherin <6. 0 mg·L-1,n=73)。比较脑梗死组和对照组受试者血清MCP-1、VE-cadherin水平及各亚组患者血清MCP-1、VE-cadherin或Hcy、Cys C及UA水平。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清MCP-1和VE-cadheri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进展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MCP-1和VE-cadherin水平均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组(P <0. 05);完全性前循环梗死组患者血清MCP-1和VE-cadherin水平均高于非完全性前循环梗死组(P <0. 05);高MCP-1组患者血清Hcy、Cys C及UA水平均显著高于低MCP-1组(P <0. 05);高VE-cadherin组患者血清Hcy、Cys C及UA水平均显著高于低VE-cadherin组(P <0. 05)。结论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血清中MCP-1和VE-cadherin水平高于健康人群,且MCP-1和VE-cadherin水平可反映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及临床类型。 周晓艳 徐艳丽 牛安林 张彦奇关键词: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 前循环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依照入院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单独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其评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同时观察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等指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同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的用药不良反应均较少,两组数据结果差异无可比性(P> 0.05)。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进行治疗,其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徐艳丽关键词:阿替普酶 丁苯酞 脑梗死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内黄县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临床确诊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88例行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同期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双源CT的原始数据均行曲面重组、容积再现、横断面重建及最大密度投影.结果:352支血管中(直径≥2mm),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显示≥50%狭窄的血管为163支,占46.3%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50%狭窄的血管为155支,占44%.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照分析,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冠状动脉狭窄(≥50%狭窄)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9%、92.3%、87.7%和93.7%.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是检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较可靠的方法. 秦小莉 徐艳丽关键词:冠心病 2型糖尿病 冠状血管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雌二醇(E2)水平和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绝经后急性脑梗死女性患者85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并取同时期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绝经后女性6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血浆雌二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激素水平的降低并非脑梗死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观察组雌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现正相关,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浆胰岛素(FINS)水平呈现负相关。结论激素不是绝经后女性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雌激素可能通过对绝经后女性机体的炎性指标和代谢产生影响,从而在脑梗死过程中发挥作用。 徐艳丽关键词:雌二醇 绝经女性 脑梗死 TEG参数HbA1c联合梗死体积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后颅内出血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参数、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梗死体积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治疗后颅内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对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184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发生和未发生颅内出血患者临床资料、TEG参数、HbA1c及DWI梗死体积等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IS患者发生颅内出血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EG参数、HbA1c联合DWI梗死体积预测颅内出血的应用价值。结果184例患者中,发生颅内出血43例,颅内出血发生率为23.37%。发生颅内出血患者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HbA1c、D-二聚体(D-D)和降钙素原(PCT)水平高于未发生颅内出血患者(P<0.01)。发生颅内出血患者R值(凝血反应时间)、K值(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DWI梗死体积大于未发生颅内出血患者,而Angle值(血细胞凝集块形成速率)、MA值(最大血块强度)、CI值(凝血指数)小于未发生颅内出血患者(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值、DWI梗死体积、HbA1c是AIS患者发生颅内出血的影响因素(P<0.01)。R值、DWI梗死体积、HbA1c三项指标联合预测颅内出血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8,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70%和65.20%。结论TEG参数、HbA1c联合DWI梗死体积在预测AIS患者治疗后颅内出血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使用。 徐艳丽 卢才磊 张晓钰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栓弹力图 梗死体积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ACI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前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与14 d,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但研究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00%,47/5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059,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2/50)与对照组(4.00%,2/5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ACI患者实施高压氧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左晓臣 徐艳丽 郭晓兵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高压氧 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