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配合物
  • 2篇DNA作用
  • 1篇电泳
  • 1篇紫外
  • 1篇羧酸
  • 1篇锌配合物
  • 1篇光谱
  • 1篇光谱法
  • 1篇二羧酸
  • 1篇ZN
  • 1篇
  • 1篇CL

机构

  • 2篇沈阳化工大学

作者

  • 2篇高恩军
  • 2篇徐晓莹
  • 1篇焦韦
  • 1篇姚泉
  • 1篇付虹
  • 1篇刘亭丽

传媒

  • 2篇沈阳化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配合物[Zn(Bpp)Cl_2]_n的结构及其与DNA作用研究
2014年
常温条件下合成配合物[Zn(Bpp)Cl2]n(其中Bpp为1,3-双(4-吡啶)丙烷),并运用Bruker smart 1000 CCD-X射线单晶衍射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及凝胶电泳法对其与DNA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此配合物能以嵌插方式与DNA作用,同时具备切割DNA能力.
刘亭丽姚泉徐晓莹高恩军
关键词:锌配合物光谱法DNA作用
镍(Ⅱ)-吡嗪-2,3-二羧酸配合物的结构及其生物活性被引量:1
2013年
在常温下用吡嗪-2,3-二羧酸(C4N2H2(COOH)2,简称Pyzdc与金属镍反应制得新颖的吡嗪-2-3-二羧酸镍(Ⅱ)的配合物Ni[Pyzdc(COO)COOH]2.2H2O单晶.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对化合物进行表征,应用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测定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2个吡嗪-2,3-二羧酸配体以氮原子和氧原子与镍(Ⅱ)离子反式螯合配位,2个H2O分子则以氧原子与镍(Ⅱ)离子轴向配位,形成八面体配合物.配合物分子之间通过氢键的弱相互作用构筑成一维、二维的空间结构.与此同时,应用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初步研究配合物与核酸的作用方式,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主要以插入作用方式为主.进一步通过凝胶电泳法测定配合物对pBR322质粒DNA的断裂能力.
焦韦付虹徐晓莹高恩军
关键词:紫外电泳DNA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