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浩东

作品数:31 被引量:136H指数:7
供职机构: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理学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机械工程
  • 22篇理学
  • 4篇电子电信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4篇光学
  • 11篇偏振
  • 11篇光学设计
  • 5篇激光
  • 4篇偏振度
  • 4篇偏振特性
  • 4篇曲面
  • 4篇自由曲面
  • 4篇光学系统
  • 4篇红外
  • 3篇衍射
  • 3篇光学系统设计
  • 3篇超分辨
  • 2篇液晶
  • 2篇溢油
  • 2篇正交
  • 2篇视场
  • 2篇特性分析
  • 2篇通信
  • 2篇图像

机构

  • 31篇长春理工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长...
  • 1篇北京跟踪与通...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长春中国光学...

作者

  • 31篇史浩东
  • 17篇王超
  • 15篇李英超
  • 14篇付强
  • 11篇姜会林
  • 10篇刘壮
  • 5篇江伦
  • 5篇王超
  • 5篇刘壮
  • 4篇张新
  • 3篇战俊彤
  • 3篇王启东
  • 3篇张肃
  • 3篇刘壮
  • 2篇王灵杰
  • 1篇张健
  • 1篇杨迪
  • 1篇魏明
  • 1篇刘广文
  • 1篇成丽波

传媒

  • 7篇红外与激光工...
  • 6篇光学学报
  • 4篇光子学报
  • 2篇光学精密工程
  • 2篇中国光学
  • 2篇中国光学(中...
  • 1篇中国激光
  • 1篇兵工学报
  • 1篇光电工程
  • 1篇光通信技术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光电技术应用
  • 1篇空间碎片研究

年份

  • 4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8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粗糙目标表面红外偏振特性研究被引量:26
2020年
红外偏振成像可突显目标、识别真伪,准确掌握目标红外辐射偏振特性可有效提高目标的探测识别概率。针对现有目标红外辐射偏振特性模型未考虑粗糙表面导致的遮蔽效应的问题,本文基于微面元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利用穆勒矩阵构建出含有遮蔽函数的粗糙表面红外辐射偏振度的斯托克斯解析模型。针对光线表面粗糙度和入射角对金属和非金属目标红外辐射偏振度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其红外自发辐射偏振度都随粗糙度的增大而减小,非金属自发辐射偏振度下降的幅度大于金属偏振度;当粗糙度及温度相同时,金属的红外辐射偏振度始终大于非金属;红外辐射偏振度先随入射角的增加而增加,而后在特定入射角下达到峰值,超过一定入射角后,偏振度大幅下降,金属和非金属的红外辐射偏振度间的差异在一定入射角度范围内将达到最大,这有助于区分金属与非金属。最后,利用长波红外微偏振成像系统和近红外偏振成像系统进行不同场景目标的图像采集,获取目标的红外辐射偏振特性,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吻合。本文对研究目标偏振特性、优化设计红外偏振系统以及后续偏振图像处理均具有重要意义。
柳祎史浩东姜会林李英超王超刘壮李冠霖
关键词:红外偏振偏振度
基于自由曲面的空间光学系统偏振像差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针对含有自由曲面的空间光学系统中偏振像差对探测精度和成像质量的影响,基于琼斯表示法,提出以条纹泽尼克多项式为表征函数的自由曲面离轴光学系统偏振像差分析方法,构建了自由曲面反射光学系统偏振像差解析模型,分析了条纹泽尼克多项式低阶系数对视场离轴光学系统偏振像差分布的影响;通过全视场偏振光线追迹仿真及系统引入自由曲面前后的对比,揭示了自由曲面对离轴光学系统相位像差、相位延迟和二向衰减3种偏振像差的作用规律;最后,设计了含有自由曲面的大视场离轴三反偏振成像光学系统,并分析了系统全视场的偏振像差。分析结果表明:相位像差分布与自由曲面面形矢高分布一致,自由曲面引起的二向衰减和相位延迟占系统总体二向衰减和相位延迟的52.5%。掌握这种偏振特性变化对于设计深空天文望远镜等甚高精度的光学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张艺蓝史浩东王超李英超刘壮张肃王稼禹姜会林
关键词:光学设计琼斯矩阵自由曲面
数字微镜器件超分辨成像光学系统装调误差影响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目前对于超分辨成像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超分辨重建算法方面,光学系统本身的装调误差对超分辨成像结果的影响尚未见报道。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装调误差对超分辨成像影响的研究,建立了基于数字微镜器件(DMD)的超分辨成像光学系统的基本成像模型,设计了一个工作波段为8~12μm的DMD超分辨成像光学系统,提出了装调误差对超分辨成像质量影响的分析方法。在成像模型中分别引入适当的偏心、倾斜、镜片间隔误差、离焦等装调误差,对超分辨重建结果进行仿真分析,得出了该超分辨成像光学系统装调时的公差范围:该系统在加工装调时X方向总体偏心误差控制在±0.07 mm以内,Y方向总体偏心误差控制在±0.05 mm以内,X方向和Y方向的总体倾斜误差控制在±0.06°以内,总体镜片间隔误差控制在±0.02 mm以内,成像物镜的离焦量控制在±0.04 mm以内,投影物镜的离焦量控制在±0.05 mm以内,在此范围内超分辨成像光学系统可以保证超分辨成像的质量。
邢思远王超徐淼徐淼史浩东李英超付强
关键词:超分辨成像光学设计数字微镜器件
基于矢量像差的自由曲面光学系统像差特性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基于矢量像差理论,提出了以Zernike多项式为表征函数的自由曲面光学系统像差分析方法,推导了在未消像散和彗差的光学系统中引入自由曲面后系统像差解析表达式,利用光学设计软件对远离光阑位置的自由曲面所导致的像差节点分布特性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与理论推导一致,证明该方法可以用来解析自由曲面光学系统像差。最后,应用该方法设计了含有自由曲面的大视场离轴三反光学系统。系统焦距850 mm,F数6.5,系统在成像视场20°×2°范围内的畸变小于0.25%,成像质量满足使用要求。
史浩东姜会林张新王灵杰伍雁雄
关键词:光学设计自由曲面ZERNIKE多项式
临近空间激光雷达自调焦接收系统设计
2024年
针对临近空间激光雷达所使用的离轴抛物面反射镜在低温下会发生形变导致反射光耦合进光纤时效率下降的问题,通过研究自调焦技术,设计了自动补偿激光雷达组件,用于抵消温度对系统的影响。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了接收系统在热载荷作用下的变形,获得镜面离散变形数据,使用Zernike多项式拟合镜面变形后的面形,通过光学设计软件模拟得出该激光雷达接收系统优化后的焦距变化与温度呈线性关系,经过光学设计软件确定补偿位置。使用温度自适应调整机构降低热变形带来的离焦量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补偿后均方根半径从26.495μm下降至15.93μm,光斑半径减少39.9%,耦合效率提升至80%以上。
李英超张庆刘壮史浩东付强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
望远超分辨成像中的视场光阑影响及补偿机理被引量:1
2020年
根据衍射光学理论,分析了基于瞳函数调制的望远超分辨成像系统中,用于视场选择和过滤旁瓣影响的视场光阑的衍射效应对于成像效果的影响机理,并给出了补偿原理和方案。微孔视场光阑和四环带阶跃型位相滤波器分别放置在系统一次像面和出瞳位置。理论分析和仿真表明:视场光阑口径越小,最终像面光斑主瓣越宽甚至失去超分辨效果,旁瓣光强峰值与主瓣光强峰值之比也越高。对此时出瞳处的光场振幅、位相场分别进行多项式拟合,求解进行修正的复振幅型光瞳滤波器设计参数,可以有效抑制视场光阑的衍射效应,获得良好的超分辨成像效果,且超分辨成像与光阑效应补偿合二为一,不会增加系统光路的复杂度。并进行了实际实验,验证了以上设计方法的有效性。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应用在天文观测、空间探测等方面的超分辨成像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魏明王超王超王超李英超史浩东付强刘壮
关键词:超分辨衍射光瞳滤波器复振幅
强光背景下主动偏振成像方法被引量:1
2024年
针对传统光电探测方法在强光背景下目标探测对比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激光照明的主动偏振成像方法。首先构建激光入射双向反射分布模型、激光入射偏振双向反射分布模型以及激光照明的目标表面偏振度模型,并分析3种典型目标材料偏振特性与束散角之间的耦合关系。然后在暗室可控条件下开展逆光观测实验,验证目标偏振特性受激光束散角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强光背景下主动偏振成像目标对比度与传统被动强度成像相比提升了86.11%,不同束散角下不同目标材料的可见光偏振特性间存在差异,金属材质相对于非金属材质的线偏振度提升更高,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最后,在室外开展太阳逆光观测实验,验证了研究方法在室外高强光、远距离下依旧具有适用性。本研究为提升强光背景下的目标精准感知能力奠定了理论基础。
史浩东史浩东张健张健吴洪波王超王超刘壮付强
关键词:偏振度
面向地物混杂背景的偏振光谱图像融合方法
2024年
针对偏振光谱图像融合方法在地物混杂背景遥感探测中多尺度变换融合图像存在边缘轮廓细节模糊、对比度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的稀疏表示与引导滤波器相结合的图像融合方法,以改善融合图像的质量和视觉效果。首先,该方法通过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对光谱图像和偏振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分解,进而将图像分解成不同子带内的特征信息。其次,低频子带采用稀疏表示融合,从而降低融合图像中物体对比度损失。此外,采用引导滤波器融合高频子带,以增强图像轮廓细节信息。最后,对低频与高频融合系数进行非下采样轮廓波逆变换,最终得出融合图像。分析表明融合图像对比度相对于原始光谱图像与偏振度图像分别提升了54.5%和15.4%,更容易区分混杂背景下阴影中的物体。基于此方法对偏振光谱成像仪所采集的不同波长下的光谱与偏振图像进行融合,并实现真彩还原。真彩还原图像证明此融合方法在保留混杂背景下的环境信息的同时实现了物体和背景的有效区分,有效提高了偏振光谱遥感探测成像的图像质量,有助于提升偏振光谱遥感探测成像中图像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扩大其在复杂环境遥感探测和图像识别中的应用范围。
李英超赵喆浩王祺刘嘉楠史浩东付强孙洪宇
关键词:偏振图像光谱图像图像融合
海洋油膜偏振反射特性仿真与测试
2024年
为了海洋溢油的检测与识别,在偏振特性建模中综合考虑天空的偏振辐射、油膜表面的动态反射、接收探测器的姿态和性能,进行全数字仿真,开展外场动态水面的实测,进行油膜偏振半实物仿真,最后对海洋溢油进行了偏振测试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区分油品方面,汽油和水的强度差值为29.33%,线偏振度差值为0.97%,二者结合可较好的分辨溢油。
杨迪李英超韩晓磊史浩东刘昕悦孙洪宇明星
关键词:海洋溢油偏振特性视景仿真海浪谱
较大视场超分辨望远成像光学系统设计被引量:6
2020年
面向天基空间探测应用,设计了较大视场(FOV)的超分辨望远成像光学系统。对于含低旁瓣因子五环带纯相位光瞳调制器的系统,分别研究了各类像差及调制器误差对其超分辨参数的影响。指出在超分辨望远成像系统中,非对称性像差需严格抑制,而对称性像差影响较小,且可互相补偿。根据此结论,优化设计了全视场内像质均一、残留一定量球差的宽FOV大口径望远光学基底系统,加入调制器后,其在0.28°视场内具有圆整且十分相似的PSF,超分辨倍率不小于1.25,旁瓣因子小于0.1。基于超分辨望远系统特点,建立了合理的像差容限模型,有效地控制了加工成本与难度。
王超王超李英超史浩东李英超
关键词:光学设计超分辨像差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