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春燕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
  • 1篇电池
  • 1篇电化学
  • 1篇正极
  • 1篇正极材料
  • 1篇凝胶法
  • 1篇可充电
  • 1篇可充电池
  • 1篇V2O5
  • 1篇VO
  • 1篇VO2
  • 1篇充电
  • 1篇充电池

机构

  • 2篇重庆大学

作者

  • 2篇李婷婷
  • 2篇刘渝萍
  • 2篇谢剑
  • 2篇苏红方
  • 2篇李钰莹
  • 2篇何春燕
  • 1篇李晶
  • 1篇陈昌国
  • 1篇张丁非

传媒

  • 1篇功能材料

年份

  • 2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微米尺度的V2O5的制备及电化学嵌镁研究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能源需求和环境恶化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问题,寻求具有高能量密度且环境友好的新能源材料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镁可充电池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新型二次电池.然而现在国内外对镁可充电池的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亟...
李婷婷苏红方谢剑李钰莹何春燕陈昌国刘渝萍
镁可充电池正极材料V_6O_(13)/VO_2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溶胶G凝胶法结合乙醇超声法制备了复合材料VO2/V6O13.通过SEM、XRD、CV、CP 方法对复合材料VO2/V6O13的微观形貌、相组成、电化学储镁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乙醇超声和Ar气氛煅烧还原V2O5 可得到两相复合物45%VO2 和55%V6O13;复合材料微观形貌为50-200nm 的海胆状产物;复合材料VO2/V6O13 的脱嵌镁过程均为两步,仅有部分镁离子能可逆脱嵌;在0.3mA/cm2充放电密度下,复合材料VO2/V6O13的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365mAh/g,放电平台约为-0.50V(vs.SCE),经过11 次充放电循环,它的放电比容量仍然有160mAh/g,保持了较好的充放电循环性能,但是复合材料VO2/V6O13的脱嵌镁过程仍然受到镁离子扩散控制.总的来看,复合材料VO2/V6O13是一类有希望用于镁可充电池的钒系正极材料.
刘渝萍张丁非李晶李婷婷谢剑苏红方何春燕李钰莹
关键词:正极材料VO2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