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梅
-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喉罩通气在腹主动脉瘤血管腔内隔绝术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丙泊酚-雷米芬太尼复合麻醉-喉罩( LMA)通气在腹主动脉瘤血管腔内隔绝术( EVGE)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5例行腹主动脉瘤EVGE的患者,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后,入室静脉注射东莨菪碱0.01 mg· kg^-1,麻醉诱导用丙泊酚1.5~2.0 mg·kg^-1、维库溴胺0.08 mg· kg^-1、雷米芬太尼2~4μg· kg^-1, LMA通气;继以丙泊酚4 mg· kg ^-1· h^-1和雷米芬太尼8μg· kg^-1· h^-1持续泵入维持。连续监测无创及有创血压、心率。结果麻醉诱导和术中的血压和心率比麻醉前明显下降(P<0.05);插入喉罩及术毕时心率和血压比麻醉诱导后略有增快与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麻醉-LMA通气应用于腹主动脉瘤EVGE安全有效。
- 黄俊梅杨晓明陈延英范勤纪筠
- 关键词:丙泊酚雷米芬太尼腹主动脉瘤喉罩通气
- 不同麻醉维持方法对老年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观察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两种不同麻醉维持方法对老年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行腰椎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A组(50例)和B组(50例),A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B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记录患者于入室后(TI)、麻醉诱导后(T2)、插管后(T3)、切皮开始(T4)、手术结束(T5)、拔管后(T6)的SBP/DBP、HR和SctO_2;检测患者于麻醉诱导前(X1)、拔管后(X2)、术后第1d(X3)、术后第3d(X4)、术后第7d(X5)静脉血中IL-1β、IL-6、HMGB1、S100P和TNF-α的浓度。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早期的神经心理学测试结果。结果:T6时,B组SBP较A组高(P<0.05);T4时,B组SctO_2较A组高(P<0.05)。X1~5时,B组IL-1β均较A组低(P<0.05);X2~4时,B组IL-6较A组低(P<0.05);X2~5时,B组HMGB1较A组低(P<0.05)。与X1时比较,A组X2~4时HMGB1均升高,B组X2~4时HMGB1均降低(P<0.05);与X1时比较,A组X3时IL-6升高,B组X3时IL-6下降(P<0.05)。A组术后第3 d发生POCD10例,B组3例(P<0.05);A组术后第7 d发生POCD8例,B组5例(P>0.05)。结论: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均可引起老年患者发生早期POCD,在术后第3天时,静吸复合麻醉较全凭静脉麻醉能较少POCD的发生,而在术后第7天时,二者间无明显差异。
- 吴丹黄俊梅刘君叶博杨晓明
- 关键词: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七氟烷
- 高原地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总结高原地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为高原地区先天性心脏病的体外循环手术患儿68例。术前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存在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其中合并轻度肺动脉高压11例、中度8例、重度4例。体外循环采用浅低温和轻度血液稀释,预充液中均加入20%白蛋白及甲泼尼龙2 mg/kg,转流中给予碳酸氢钠;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病例预充乌司他丁10000 U/kg,均使用超滤或改良超滤技术。结果体外循环时间35~86 min,平均(45.1±10.5)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1~50 min,平均(28.3±9.8) min;血气、电解质监测结果在正常范围;停机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例平均肺动脉压(MPAP)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全组均实现早期拔管,术后早期全部生存。结论对于高原地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中的体外循环管理,除常规麻醉用药、手术矫正畸形及术后药物纠正肺动脉高压外,在体外循环中增加胶体预充,应用大剂量激素及乌司他丁,给予碳酸氢钠及使用超滤技术,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黄俊梅张珊珊宋志鸿纪筠陈延英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心肺转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