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守芒

作品数:1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弱凝胶
  • 1篇凝胶体系
  • 1篇驱油
  • 1篇驱油效果
  • 1篇羧酸
  • 1篇胶体
  • 1篇
  • 1篇成胶
  • 1篇成胶性能

机构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1篇舒方春
  • 1篇张义江
  • 1篇程富利
  • 1篇魏守芒
  • 1篇高峰

传媒

  • 1篇油田化学

年份

  • 1篇2005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喇南聚驱后羧酸铬流动凝胶驱油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大庆喇嘛甸油田聚驱后葡I1~2层采收率约50%.1999.9~2001.9在喇南一区进行了聚驱后流动凝胶驱油试验,本文报道试验结果及结果分析.试验区为五点法面积井网,注入井6口,采出井12口,其中两口中心井采收率为53.96%和51.99%.新钻井资料表明未水淹、低水淹层多分布于单元顶部低渗层,数模分析表明平面上剩余油多分布在试验区边部,中心区含水饱和度62.5%.注入聚合物/羧酸铬流动凝胶后,①吸水剖面改善;②4口采出井含水下降,产油量增加,中心区采收率提高0.8%;③后续注水时含水上升慢,每注水0.01 PV,9口采出井含水平均上升0.04%,对比水驱井为0.14%.注入过程中注入井口取样成胶率为91.7%,3~5天成胶粘度超过2×103mPa·s的占82.0%,最高粘度达2×104mPa·s;返排深度~3 m,20 h返排液地面粘度超过2×104 mPa·s,这些数据说明注入体系在地面条件下成胶性能良好.注入压力上升幅度小,视吸水指数下降幅度小;注入体系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小;有一口井产出少量Cr3+,产出液在地面能形成凝胶;初始粘度24 mPa·s的注入体系在30~50℃下常压静置2天后粘度为610 mPa·s,在高压条件下流动7天后粘度仅为9.1 mPa·s;这些现象说明注入体系在油层条件下成胶性能较差.图2表2.
程富利张义江高峰魏守芒舒方春
关键词:成胶性能驱油效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