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晓雪

作品数:7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地震
  • 2篇地壳
  • 2篇地壳稳定性
  • 2篇遥感
  • 2篇区域地壳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地震地质意义
  • 1篇地震危险
  • 1篇地震危险性
  • 1篇地震危险性评...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环境
  • 1篇地质意义
  • 1篇滇中
  • 1篇滇中城市群
  • 1篇断层
  • 1篇断裂活动性
  • 1篇新构造
  • 1篇遥感解译
  • 1篇震源

机构

  • 7篇首都师范大学
  • 6篇中国地质科学...
  • 5篇国土资源部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7篇马晓雪
  • 6篇吴中海
  • 5篇周春景
  • 4篇李家存
  • 3篇王继龙
  • 2篇孙玉军
  • 2篇李凯
  • 1篇谭成轩
  • 1篇李艳
  • 1篇徐昊

传媒

  • 6篇地质力学学报

年份

  • 6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胡同游:如何留住“老北京味道”——什刹海文化资源开发调查
北京的胡同形成于元朝,明、清以后又不断发展。据文献记载,元朝共有街巷胡同430条;明代达到上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改革开...
李艳马晓雪逄博
龙门山构造带南段向西南延伸的遥感影像证据及地震地质意义被引量:3
2016年
在系统总结活动断裂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基础上,利用Landsat ETM、Google Earth及ASTER GDEM等影像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重点分析了龙门山构造带南段主要活动断裂的空间展布及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龙门山构造带在向南延伸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断裂分散现象,整个断裂带逐渐展宽,主要包括5条断裂带且其中包含多条次级断裂,至最南端被北西向鲜水河左旋走滑断裂带阻挡。其中活动性较为明显的断裂自西向东主要有4条:泸定断裂、天全断裂、芦山断裂和大邑—名山断裂,前两者是北川—映秀断裂的南延分支,而后两者是安县—灌县断裂的南延部分。由于龙门山构造带南段的构造变形被分解至多条次级断裂上,导致单条断裂错断地表的活动迹象明显变弱,因此单条断裂的潜在发震频率和强度也将相应变小,但潜在震源区会更为分散。结合已有的地震地质资料认为,未来应注意泸定和雅安2个地区的地壳稳定性及未来强震危险性问题。
马晓雪吴中海李家存周春景李凯王继龙
关键词:龙门山构造带遥感解译潜在震源区
江西九江及邻区主要断裂活动性遥感综合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利用Landsat 8、Google Earth等中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以及ASTER GDEM资料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在分析总结江西九江及邻区主要活动断裂带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基础上,获取该区主要活动断裂空间展布情况,结合地震地质资料进一步探讨该区主要活动断裂的性质及其第四纪活动性。研究发现,该地区断裂构造空间展布复杂,以北东与北西走向为主,其中的主要活动断裂带可归并为4大断裂系统,分别为庐江—广济断裂系、黄冈—鄱阳断裂系、九江断裂系和东至—鄱阳断裂系。根据主要断裂带的地貌错位、三维地貌与地形信息及历史地震数据等对断裂活动性进行分析和分级,将该区主要断裂的现今活动性划分为显著、较显著和一般3个级别,并进一步讨论了区域断裂活动与地震的关系。
李凯吴中海李家存周春景马晓雪
关键词:断裂活动性地震
青衣江河流沉积与阶地特征及其成因演化被引量:6
2016年
在系统整理分析前人成果资料基础上,对龙门山西南部与古青衣江改道相关的名山—邛崃砾石层和丹棱—思濛砾石层的砾石成分、砾度及砾向等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讨论了砾石层的物源区、成因、形成时代等特征;结合对青衣江干流阶地最新的调查和测量结果,梳理总结了河流阶地的分布特征、高度、结构、发育程度和年龄等资料数据,并利用卫星遥感图像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提取构造地貌和水系特征,发现青衣江流域地形是梯级降低的,其穿过的褶皱形成时间应该早于第四纪,并且第四纪时期青衣江形成的阶地是可连续对比的,其中宝兴—芦山段的阶地有过抬升,可能与该区的盲逆冲断层活动有关。依据青衣江流域的阶地特征,对水系演化变迁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后提出,青衣江改道很可能是由于新构造期间河流多次袭夺造成的,其中龙门山西南段的盲逆冲断层活动引起的局部隆升为袭夺提供了构造条件。
王继龙吴中海孙玉军徐昊周春景马晓雪
关键词:河流阶地河流袭夺新构造
LiDAR技术在地质环境中的主要应用与展望被引量:12
2016年
介绍了LiDAR激光探测与测距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并对LiDAR技术在地质灾害、活动断裂、冰川及海岸线测绘等地质环境领域的国内外应用现状与进展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LiDAR系统集激光、GPS和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三种技术于一身,能够快速、精确地获取地面目标的三维空间信息,是继GPS空间定位系统之后又一项测绘技术新突破。LiDAR作为一种新型的遥感测量技术未来在自动、快速提取滑坡体、自动提取与断裂相关的微地貌结构信息、海岸带附近精细地物分类、海岸带调查以及潮间带生物多样性研究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马晓雪吴中海李家存
关键词:LIDAR地质环境
滇中城市群重要活动断裂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被引量:6
2016年
结合前人资料的系统梳理、遥感解译及地表调查结果,对滇中城市群地区的活动断裂进行活动程度分级,得到该区"5纵2横"13条主要活动断裂的构造体系分布格局。按断裂活动强弱程度对城镇及重要工程的影响不同,对滇中城市群地区城镇和"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的重大工程开展活动断裂影响调查研究,表明活动断裂是影响和制约该区城镇规划及重大工程建设的主要地质因素。综合考虑活动断裂活动程度、岩性特征和地形变化3因素进行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初步结果表明,该区的"极不稳定区"、"不稳定区"和"次不稳定区"约占全区面积三分之一。
周春景吴中海马晓雪李家存王继龙
关键词:滇中城市群
长江经济带地区活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基本特征被引量:22
2016年
基于长江经济带地区活动断裂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总结,结合新的遥感解译与地表调查结果,初步归纳了该区的活动构造基本特征,梳理出直接或间接威胁重要城市群、国家级新区和区域重要交通过江通道地壳稳定性的主要活动断裂及应对建议或对策,并进一步重点指出长江中下游成都—上海沿江地区的32条重要活动断裂带及其穿越或影响到的主要城市群和重大工程。在活动断裂梳理结果基础上,总结提出长江经济带西部的强烈地壳变形与地震活动主要由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作用下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形成的"川滇弧形旋扭活动构造体系"所控制,而中—东部地区属于印度板块与西太平洋板块共同作用下区域性挤压-剪切变形导致的具有共轭走滑断裂系统特征的"棋盘格子式"活动构造体系格局,其中需要特别关注7条典型活动断裂带的活动性及其对城市群地壳稳定性的影响。根据区域的活动构造体系、活动断裂与历史地震活动性等特点,初步归纳了该区的未来地震危险性问题及应重点关注的潜在强震危险区段,指出了典型的区域古地震地质遗迹特征及开展古地震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同时,依据长江经济带地区初步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认为次不稳定区和不稳定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而中—东部地区以次稳定区与相对稳定区为主,仅郯庐断裂带及其周边存在较明显的次不稳定区。最后,指出了长江经济带活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工作在活动断裂地质调查研究和城市活断层鉴别与地震危险性评价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吴中海周春景谭成轩孙玉军马晓雪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古地震地震危险性评价区域地壳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