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丽

作品数:10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术后
  • 4篇子宫
  • 4篇子宫内膜
  • 4篇子宫内膜癌
  • 4篇内膜
  • 4篇内膜癌
  • 4篇宫内
  • 4篇宫内膜
  • 4篇宫内膜癌
  • 3篇腺癌
  • 2篇子宫内膜样
  • 2篇子宫内膜样腺...
  • 2篇内膜样腺癌
  • 2篇宫内膜样腺癌
  • 2篇癌前
  • 2篇病理
  • 2篇病理类型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凋亡蛋白

机构

  • 10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10篇郭丽
  • 4篇戴晓怡
  • 4篇刘亚萍
  • 2篇卢建军
  • 2篇张林燕
  • 2篇塔娜
  • 1篇乔峤
  • 1篇张儒英
  • 1篇王水
  • 1篇张彩霞
  • 1篇苏日娜
  • 1篇王菲
  • 1篇刘丽学

传媒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年份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兔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荧光素钠和纳米碳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状态是评估预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本实验对比研究10%荧光素钠及5%纳米碳混悬液作为示踪剂在兔乳腺VX2移植癌模型中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示踪效果,探讨10%荧光素钠作为乳腺癌SLNB示踪剂的可行性。方法以VX2瘤细胞株造兔乳腺肿瘤模型,将108只造模兔随机分为荧光素钠组(54只)和纳米碳组(54只),两组分别于病灶乳头周围皮下注射10%荧光素钠或5%纳米碳混悬液。观察腋窝淋巴管走形及淋巴结的分布状况,行腋窝淋巴结清除,将前哨淋巴结、第二站淋巴结及非染色淋巴结分别切除行连续切片病理检查,计算各组SLNB的检出率、灵敏度、准确率及假阴性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兔乳腺VX2移植癌模型中荧光素钠组SLNB检出率为98.15%(53/54)明显优于纳米碳组84.0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74,P=0.019。荧光素钠组体质量为(2.54±0.25)kg,纳米碳组为(2.57±0.23)kg;荧光素钠组前哨淋巴结与同侧第二对乳头间距离为(12.81±2.30)cm,纳米碳组为(12.78±2.26)cm;荧光素钠组第二站淋巴结与同侧第二对乳头间距离为(14.68±2.07)cm,纳米碳组为(14.63±1.93)cm;荧光素钠组前哨淋巴结检出个数为(1.39±0.60)个,纳米碳组为(1.36±0.57)个;荧光素钠组第二站淋巴结的检出个数为(1.19±0.88)个,纳米碳组为(1.14±0.84)个;荧光素钠组SL-NB灵敏度为100.00%(10/10),纳米碳组为85.71%(12/14);荧光素钠组准确率为100.00%(53/53),纳米碳组为95.24%(40/42);荧光素钠组假阴性率为0(0/10),纳米碳组为14.29%(2/14),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10%荧光素钠应用于兔乳腺VX2移植癌模型SLNB中,其检出率高于纳米碳混悬液。10%荧光素钠可作为一种新的、有效的乳腺癌SLNB示踪剂。
郭丽任利东王水曹中伟娜日娜
关键词:前哨淋巴结活检荧光素钠
抗凋亡蛋白Livin和促凋亡蛋白Smac在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稽留流产的关系
2017年
目的探讨抗凋亡蛋白Livin和促凋亡蛋白Smac在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稽留流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确诊为稽留流产的患者30例为稽留流产组,同期选取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30例作为正常早孕组。于人工流产术后取新鲜绒毛组织,通过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一过氧化酶法检测Livin和Smac蛋白在2组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用JD801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仪检测阳性表达量。结果稽留流产组Livin蛋白阳性平均吸光度值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组[(0.286±0.027)比(0.328±0.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稽留流产组Smac蛋白阳性平均吸光度值明显高于正常早孕组[(0.373±0.038)比(0.303±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检验结果显示,Livin与Smae蛋白在正常早孕组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无相关性(r=-0.25,P〉0.05),二者在稽留流产组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82,P〈0.01)。结论稽留流产绒毛组织中Livin低表达而Smac高表达,可能诱发绒毛细胞凋亡导致绒毛发育不良和退化,进而发生稽留流产。
张儒英张林燕乔峤苏日娜塔娜郭丽
关键词:稽留LIVINSMAC
多重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相关性探讨
2014年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 oma virus,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收集到的300例患有宫颈疾病的女性患者,采用HybriMax医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基因技术及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对患者的HPV进行检测,阳性者之后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加颈管诊刮术,将检查结果进行比对,HPV检测阳性212例,阳性率高达70.67%。宫颈癌的病理类型中鳞癌发病率最高,其次是腺癌约占宫颈癌的15%~20%,腺鳞癌仅占3%~5%,高危型HPV16和18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CINII/III)的发生密切相关。 HPV-DNA检测阳性患者中,细胞学异常者比细胞学为良性反应性细胞者的DNA含量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HPV-DNA阳性感染率随宫颈病变程度的不断加重而升高,高危型HPV在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中的病毒含量随病情程度的加重呈现上升趋势。结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可作为重要的检测指标。
郭丽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癌前病变宫颈癌
国产猪小肠黏膜下层生物补片与聚丙烯补片在Lichtenstein疝修补术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对比研究猪小肠黏膜下层(SIS)生物补片与单孔聚丙烯(PP)补片在Lichtenstein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使用的安全性和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至10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行Lichtenstein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70例连续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中使用补片类型不同分为2组,SIS组、PP组患者各35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安全性和短期疗效。结果在术后24 h疼痛评分、术后发热、切口感染及液化、术后血肿及血清肿发生、阴囊积液、术后慢性疼痛方面,SIS组与P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术后射精疼痛、射精障碍及复发病例。术后6个月局部异物感SIS组低于PP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S生物补片和PP补片在Lichtenstein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均安全、有效。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任利东曹中伟娜日娜郭丽
关键词:疝修补术生物补片聚丙烯补片异物感
特殊病理类型的子宫内膜癌术前、术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对比特殊病理类型(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癌、癌肉瘤)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前、术后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2月-2016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或在其他医院门诊行分段诊刮术诊断为特殊病理类型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均行分期手术,术后病理证实仍为此类病理类型的患者56例,与同一时间段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557例对比。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就诊年龄、初潮年龄显著低于特殊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患者(P<0. 05)。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中高血压、糖尿病、肥胖(BMI>28 kg/m2)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特殊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患者(P<0. 05)。原发不孕、继发不孕、绝经年龄、绝经后阴道出血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前血清CA125阳性率显著低于特殊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P<0. 05),而子宫内膜样腺癌血清CA199阳性率与特殊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特殊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Ⅱ、Ⅲ、Ⅳ期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P<0. 05)。特殊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肌层浸润深度≥1/2、宫颈间质浸润、子宫浆膜层和(或)输卵管卵巢转移、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淋巴脉管浸润、膀胱和(或)肠黏膜或远处转移、腹水细胞阳性、雌激素受体阳性、P53阳性均高于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P<0. 05)。但孕激素受体阳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术前CA125增高,特殊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可能性大。特殊病理类型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病时期别较晚,恶性程度高,危险因素多,易复发,生存率低。故早发现、早治疗,对提高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戴晓怡卢建军郭丽刘亚萍
关键词: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癌癌肉瘤子宫内膜样腺癌
Ⅰ、Ⅱ型子宫内膜癌相关因素的对比分析
2017年
目的对比分析Ⅰ、Ⅱ型子宫内膜癌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5年间在我院行分段诊刮术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共613例。其中557例为Ⅰ型子宫内膜样腺癌,Ⅱ型子宫内膜癌(浆液性乳头状腺癌、透明细胞癌、癌肉瘤)56例,对其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肥胖(BMI≥28kg/m^2为肥胖)、原发不孕、继发不孕、初潮年龄(岁)、绝经年龄、绝经后阴道出血、CA-125、CA-199是否升高等相关高危因素进行多因素对比分析。结果Ⅰ型就诊年龄、初潮年龄均显著低于Ⅱ型,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型与Ⅱ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肥胖(BMI>28kg/m^2)、原发不孕、继发不孕、绝经年龄、绝经后阴道出血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前血清CA125阳性率为Ⅱ型多于Ⅰ型,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血清CA199阳性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Ⅱ型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病时年龄较Ⅰ型大,期别较晚,恶性程度高,危险因素多,易复发,生存率低。定期体检,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重视绝经后子宫出血,及早行分段诊刮术,对于Ⅱ型的子宫内膜癌的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患者的预后,具有更加深远重要的意义。
谭焱戴晓怡郭丽刘亚萍
关键词:分段诊刮术子宫内膜癌
对比Ⅱ型与Ⅰ型子宫内膜癌术后相关因素的影响
目的:对比Ⅱ型特殊病理类型非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样腺癌G3、浆液性乳头状腺癌、透明细胞癌、癌肉瘤)子宫内膜癌与Ⅰ型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样腺癌G1、G2,和粘液性腺癌)术后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
戴晓怡张林燕郭丽刘亚萍
特殊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术前、术后相关因素及预后的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对比特殊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与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前、术后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理诊断为特殊病理类型(子宫乳头状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癌、癌肉瘤)的EC患者,均行分期手术,术后病理证实仍为此类病理类型的患者57例,将其与同一时间段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538例作对比,进行EC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就诊年龄、初潮年龄小于特殊病理类型EC患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体质量指数>28 kg/m2)所占比例、术前血清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 125阳性率、术前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均高于特殊病理类型EC患者(P <0.05)。两组原发不孕、继发不孕、绝经年龄、绝经后阴道出血、血清CA 199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分期,特殊病理类型EC患者中Ⅱ期、Ⅲ期、Ⅳ期所占比例高于、Ⅰ期所占比例低于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P <0.05)。术后特殊病理类型EC患者腹水细胞阳性率、p 53阳性率高于、雌激素受体阳性率低于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P <0.05);两组孕激素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后生存率高于、复发率低于特殊病理类型EC患者(P <0.05)。结论术前E2增高、CA 125增高,子宫内膜样腺癌可能性大。特殊病理类型EC患者发病时期别较晚,恶性程度高,危险因素多,易复发,5年生存率低,预后差。故早发现、早治疗,对提高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戴晓怡卢建军郭丽刘亚萍
关键词:子宫内膜样腺癌预后
影响剖宫产术后并发产褥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感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剖宫产术的176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剖宫产术后发生产褥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760例接受剖宫产手术的孕妇,术后发生产褥感染的有68例,发生率为3.86%;发生产褥感染最常见的部位是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其构成比占57.4%;经过单因素卡方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手术时间(OR=1.351)、血红蛋白(OR=1.759)、胎膜早破(OR=2.247)、孕期生殖道感染反复发作(OR=2.047)、妊娠糖尿病(OR=1.473)、前置胎盘反复阴道出血(OR=1.584)与宫产术后发生产褥感染呈正相关(P<0.05)。结论:手术时间、血红蛋白、胎膜早破、孕期生殖道感染反复发作、妊娠糖尿病、前置胎盘反复阴道出血是剖宫产后发生产褥感染的高危因素,临床应针对这些高危因素制定干预措施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刘丽学云海霞王菲塔娜张彩霞郭丽刘涛
关键词:剖宫产产褥感染
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老年患者营养学指标、肝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及全肠外营养(TPN)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术后康复及对肝功、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的150例老年患者资料。按其术后营养支持方式的不同分为EEN组(78例)及TPN组(72例)。收集患者住院病历及随访资料,对比两组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住院时间、预后营养指数(PNI),对比两组手术前、手术后7 d营养、肝功、免疫功能相关数据及住院期间不良反发生情况。结果 EEN组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TPN组,住院总费用及PNI显著低于TPN组(P均<0. 05)。EEN组术后7 d总白蛋白、清蛋白、前白蛋白均显著高于TPN组(P均<0. 05); EEN组术后7 d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肝功能指标均显著低于TPN组(P均<0. 05); EEN组术后7 d CD3+、CD4+、CD8+及CD4+/CD8+均显著高于TPN组(P均<0. 05); EEN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TPN组(P <0. 05)。结论 EEN较TPN对PD老年患者术后营养学指标改善情况更佳,对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影响较小,能有效提升患者预后。
王文娟郭丽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免疫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