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辛鹏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膀胱
  • 2篇尿道
  • 2篇尿管
  • 2篇泌尿
  • 2篇膀胱癌
  • 1篇电灼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 1篇疫情
  • 1篇诊治
  • 1篇诊治分析
  • 1篇实习课
  • 1篇实习课程
  • 1篇术后
  • 1篇术后生存
  • 1篇术后生存质量
  • 1篇特异
  • 1篇年龄
  • 1篇尿道扩张
  • 1篇女性
  • 1篇脐尿管

机构

  • 7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辛鹏
  • 5篇张昊
  • 2篇孔垂泽
  • 1篇姜振明
  • 1篇曾宇
  • 1篇董潇
  • 1篇姜元军
  • 1篇张宇曦
  • 1篇张哲

传媒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新冠疫情下雨课堂在泌尿外科实习课程中的探索
2020年
目的:探讨疫情期间使用雨课堂进行泌尿外科实习课的应用和教学效果。方法:对60名学生完成实习课教学,通过课前与课后测试成绩进行教学效果评价,课程结束后统计学生满意度。结果:课前与课后成绩分别为(73.8±9.8) vs (80.0±7.5)(P<0.05,t=7.64),(71.5±8.5) vs (78.6±6.7)(P<0.05,t=8.294)。两次网络授课的满意度分别为94%与95%。结论:疫情期间雨课堂可以帮助教师很好地完成泌尿外科实习课程的教学任务,受到学生广泛认可。
张昊杨晓漪辛鹏张哲
关键词:泌尿外科
脐尿管癌15例诊治分析
2017年
脐尿管癌(urachal carcinoma)是临床较为少见的泌尿系统肿瘤,发病率仅为成人肿瘤的0.01%~0.02%,为所有膀胱肿瘤的0.17%~0.34%,为原发性膀胱腺癌的20%~39%。脐尿管癌的高发年龄在40~70岁,约占所有病例的65%,其中男性占65%~75%^([1,4-6])。本文就我院诊治的15例脐尿管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辛鹏孔垂泽曾宇
关键词:脐尿管癌诊治泌尿系统肿瘤膀胱肿瘤高发年龄发病率
一种可视化尿道扩张辅助导尿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视化尿道扩张辅助导尿装置,包括尿道通管,所述尿道通管的前端设置为弯管,所述弯管的前端设置有镜孔,所述尿道通管的尾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尾端设置有光纤线管,所述光纤线管上设...
辛鹏
文献传递
膀胱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分析膀胱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与希望水平现状,并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膀胱癌手术患者104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和Herth希望指数量表(HH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膀胱癌患者希望水平以"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维度得分最高,为(12.11±3.04)分;生存质量以社会关系评分最高,为(13.24±1.14)分;年龄、收入水平、肿瘤分期、治疗方法及泌尿系感染是导致膀胱癌患者希望水平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希望水平越高,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及精神/宗教信仰等维度得分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癌患者术后希望水平较低,随着希望水平的降低,生存质量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应在膀胱癌患者术后进行心理干预,提高其希望水平及生存质量。
辛鹏张昊姜元军
关键词:膀胱癌
膀胱内灌注电灼联合水扩张法治疗女性间质性膀胱炎
2023年
目的:探讨肝素/碱化利多卡因(利多卡因与碳酸氢钠混合)协同膀胱内灌注联合水扩张及经尿道电灼治疗女性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I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符合美国泌尿外科协会指南的诊断标准,新诊断为IC的女性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诊断时对可疑病变进行膀胱镜检查和活检。所有患者均接受持续12个月的2%(质量分数)利多卡因10 mL+5%(质量分数)碳酸氢钠5 mL+肝素25000 IU的膀胱内灌注治疗,根据患者的意愿,选择接受或不接受水扩张及经尿道电灼治疗,将患者分为水扩张和经尿道电灼(hydrodistension and transurethral fulguration,HD/TF)组和非HD/TF组,记录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6、12个月O’Leary-Sant间质性膀胱炎症状指标评分(interstitial cystitis patient symptom index scores,ICSI)、问题指标评分(interstitial cystitis patient problem index scores,ICPI)、耻骨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功能性膀胱容量(functional bladder capacity,FBC)等。结果:共收集到患者79例,其中有4例(5.1%)患者因病理诊断为癌或治疗失败而行膀胱切除术被剔除,其余患者均在治疗后1、6、12个月成功随访。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治疗后ICPI、ICSI和VAS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FBC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1、6、12个月随访期间FBC持续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1个月和6个月随访时ICSI持续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的6个月与治疗后12个月的IC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TF组在治疗后1个月和6个月随访时ICPI持续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6个月与12个月的IC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6、12个月其余各项指标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HD/TF组相比,HD/TF组的ICPI、ICSI、VAS�
辛鹏张昊姜振明
关键词:间质性膀胱炎膀胱内灌注
177Lu-PSMA-617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依据现有的临床证据评价177Lu-PSMA-617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以及CNKI、VIP、CBM、万方数据库从建立至2019年7月有关177Lu-PSMA-617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回顾性研究,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出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并采用STATA1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计纳入12项关于177Lu-PSMA-617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回顾性研究,纳入患者508例。其中经过一周期治疗后出现PSA下降的合并率为69.30%(95%CI,65.40%~73.30%),而经过一周期治疗后PSA下降超过50%的合并率为35.90%(95%CI,31.80%~40.00%)。在12项研究中,均无明显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结论:177Lu-PSMA-617在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癌过程中,未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可以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张昊辛鹏张宇曦
关键词:前列腺特异膜抗原META分析
PKCα和PLK1在膀胱癌中的表达与相关性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α(PKCα)与Polo样激酶1(PLK1)在膀胱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利用PKCα的siRNA转染膀胱肿瘤J82细胞系后,基因芯片筛选出下游靶点PLK1,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对其表达水平进行验证,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在膀胱癌细胞中利用siRNA抑制PKCα的表达会导致膀胱癌细胞中PLK1的表达量的下降(P<0.05)。同时在膀胱肿瘤标本中二者呈正相关(P<0.01)。结论 PKCα和PLK1是膀胱癌治疗的可能新靶点。
张昊孔垂泽辛鹏董潇
关键词:膀胱癌PKCΑPLK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