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东永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载人航天领域预先研究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6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密封舱
  • 3篇空间站
  • 2篇折叠
  • 2篇货运飞船
  • 2篇飞船
  • 2篇飞行
  • 1篇氮分压
  • 1篇等效
  • 1篇动力学分析
  • 1篇压电薄膜
  • 1篇载人
  • 1篇载人航天
  • 1篇载人航天器
  • 1篇折叠翼
  • 1篇声发射信号
  • 1篇识别技术
  • 1篇碎片云
  • 1篇装载
  • 1篇姿控发动机
  • 1篇无人机

机构

  • 9篇中国空间技术...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国家知识产权...
  • 1篇兰州空间技术...
  • 1篇北京卫星制造...

作者

  • 9篇贾东永
  • 5篇刘刚
  • 3篇庞宝君
  • 3篇刘治东
  • 2篇刘源
  • 2篇白明生
  • 2篇石泳
  • 2篇赵铄
  • 2篇雷剑宇
  • 1篇谷巍
  • 1篇陈联
  • 1篇方方
  • 1篇向明江
  • 1篇张志贤
  • 1篇陈涛
  • 1篇陈光奇
  • 1篇齐玢
  • 1篇梁建辉
  • 1篇孙维
  • 1篇孙国辉

传媒

  • 4篇载人航天
  • 1篇宇航学报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航天器环境工...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聚偏二氟乙烯(PVDF)压电薄膜的密封舱壁穿孔损伤识别技术
2013年
日益恶化的空间碎片环境将严重威胁空间站及航天员的在轨安全。文章基于聚偏二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压电薄膜设计了一种密封舱壁穿孔损伤识别技术方案,用于识别空间碎片超高速撞击对航天器密封舱壁造成的损伤模式,可为航天员合理选择应急措施提供依据。首先,发射超高速弹丸穿透铝合金靶板以模拟密封舱壁被击穿损伤的情况,形成的碎片云撞击PVDF压电薄膜探头,利用信号采集设备获取高速撞击引起的去极化效应信号,识别该信号的频率特征;其次,对PVDF压电薄膜探头及其支撑结构进行敲击试验,模拟在轨运行时因碰撞产生的干扰信号,掌握此类干扰信号的频率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当系统采样频率为20 MHz时:1)所获得的探头去极化效应信号具有极为陡峭的上升沿,且上升沿的时长为亚μs量级;2)去极化效应信号主要由1 MHz以下的信号组成,但也包含少量的3~10 MHz高频成分;3)敲击探头及其支撑结构所产生的干扰信号频率在20 kHz以下。可根据频率差异进行两种信号的识别。
刘治东贾东永庞宝君刘刚刘源
关键词:空间站PVDF压电薄膜空间站PVDF压电薄膜
空间站密封舱双道静密封结构泄漏检测被引量:4
2012年
介绍了空间站密封舱双道密封结构特点和影响密封性能的因素,给出了几种常用双道密封结构泄漏检测方法的原理,并对不同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未来空间站双道密封结构的泄漏检测方法,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区分出双道密封结构是内密封圈泄漏还是外密封圈泄漏,检漏灵敏度可以满足空间站在轨泄漏检测要求。
贾东永陈联陈光奇刘刚温永刚赵铄郭军辉
关键词:泄漏检测密封舱空间站
无人机机翼折叠展开结构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机机翼折叠展开结构,步进电机通过行星减速器、齿轮减速器连接换向器的输入端;换向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左侧机翼轴端和右侧机翼轴端,轴肩套设置于左侧机翼轴端和右侧机翼轴端之间;左侧机翼轴端与下层加强轴套固定...
付新卫刘瑜石泳皇甫宜龙李永亮贾东永汪龙周印佳陈涛
柔性可展开折叠飞行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可展开折叠飞行器,包括防热头锥、展开装置、货运舱和姿控发动机;展开装置包括刚性折叠展开机构和包裹刚性折叠展开机构的蒙皮,刚性折叠展开机构包括:固定于货运舱的底座,底座通过多根引导杆与固定环连接,固定环固...
付新卫贾东永石泳刘瑜张志贤周印佳齐玢阿嵘任昆
空间站泄漏监测报警方案设想——绝压法被引量:1
2012年
介绍了各国空间站泄漏监测技术的背景及绝压法泄漏监测的原理,在分析空间站舱体内、外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空间站泄漏监测报警模式,及通过测量舱内氮分压进行泄漏监测的技术方案,提出了"反应时间占用率"的概念并以此作为评判监测报警效果的依据,最终对比得出氮分压间接监测法可作为有航天员值守期间空间站的泄漏监测与报警方案。
回天力刘刚高静贾东永杨纯孙国辉
关键词:空间站氮分压
超高速撞击声发射信号在Whipple结构中的传播时序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为研究屏/舱声发射信号传播时序特性,以典型Whipple防护结构为例,利用二级轻气炮对其进行超高速撞击实验。首先,利用独立于靶件的"遮挡板"阻挡弹丸击穿前板形成的二次碎片云撞击后板,利用布置在前、后板特定位置的超声换能器采集单纯的前板声发射信号,分析信号模态特征,结果表明:前板信号主要包括S0、A0和S2等三种模态板波,经圆柱支撑构件传播进入后板之后,全部转换为A0模态板波。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屏/舱声发射信号到达时序预测公式。其次,撤除遮挡板,利用布置在后板特定位置的超声换能器采集前、后板信号的混叠信号,分析两种信号的到达时序并与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验证了达时序预测公式的有效性。
刘治东庞宝君刘刚向明江刘源贾东永
关键词:WHIPPLE防护结构声发射信号超高速撞击
典型载人航天器密封舱结构空间碎片高速撞击声发射定位技术研究
2012年
空间站等大型载人航天器因体积大、在轨时间长容易受到空间碎片撞击,作为应对措施,人们提出利用空间碎片在轨感知系统实时监测撞击事件,撞击点定位是在轨感知系统的基本任务之一。为此,本文首先测量了加筋板内s0波波速,根据波速变化规律提出名义波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将虚拟波阵面法推广用于载人密封舱结构,实现对空间碎片撞击事件的精确定位。最后,分别进行了碎片云高速撞击周期性加筋板和空间站小柱段舱壁枪击定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可将密封舱内声发射信号传播速度视为定值即"名义波速",在此基础上虚拟波阵面法可推广用于密封舱结构。
贾东永刘治东庞宝君刘刚赵铄谷巍
关键词:密封舱
货运飞船柔性货包装载及建模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针对中国货运飞船研制过程中柔性货包数量多、质量大、刚度非线性对整船基频产生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蜂窝夹层板结构的束缚带绑扎方案和基于BUSH元法的柔性货包性能仿真方法,开展了子结构局部试验,获取了货包与货架连接刚度关键参数,并使用该参数通过广义弹簧单元(BUSH)和质量点对货包进行精确模拟.通过货运飞船整船不同货物状态的振动试验对该方法计算得到的整船基频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将试验-仿真误差由原来的10%减小至1%,成功解决了货包柔性状态难以模拟的难题.该方法已应用于天舟货运飞船,后续还可应用于载人登月飞船等其他航天器研制.
贾东永雷剑宇孙维白明生韩彬于晓洲
关键词:货运飞船缓冲包装动力学分析
天舟货运飞船空间试验平台设计被引量:1
2022年
天舟货运飞船充分挖掘自身资源作为空间试验平台,支持多种类型的科学技术试验和应用项目,具有频度高、成本低、能力强和适应性好等特点。针对试验载荷状态新、接口类型多、研制进度不同步等适应性难题,采用标准化、模块化方法,设计了标准接口和公用支持平台,提出了平台总体与载荷方联合设计试验项目的全新模式,研制了等效认证平台,简化了接口匹配性测试环节。已完成微纳星释放、空间环境探测等15项在轨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雷剑宇贾东永白明生梁建辉方方
关键词:标准接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