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坤
- 作品数:22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 “大思政课”视域下艺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被引量:2
- 2021年
-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思政课"的提出,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思政课建设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对思政课建设规律的洞悉和把握。"大思政课"视域下艺术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需理解把握"大思政课"的基本内涵,通过在艺术专业教学中敢于发声,实现艺术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方向一致,党委统领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加强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引领,推动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累积思政资源的厚度,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挖掘艺术实践的深度等措施,提升艺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效果。
- 申坤
- 关键词:思政教育
- 守护中华精神家园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论坛”学术综述
- 2017年
- 2017年5月12日,经文化部批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组委会办公室和深圳报业集团共同主办,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承办的"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
- 申坤
- 关键词:文化特质艺术传承学术综述传统文化艺术
- 新时代背景下提升艺术院校思政课实效性的思考与探索被引量:3
- 2020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背景下,文艺和文艺工作者担负起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文艺人才的摇篮,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与时俱进、应时而动、顺势而为,针对艺术院校专业特色和艺术类学生的特点,把握"艺术应该表现什么""艺术应当为谁服务"等这些带方向性的问题,努力挖掘与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思政资源,探索符合艺术院校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升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努力培养出爱国为民、崇德尚艺、德艺双馨的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人才。
- 申坤
- 关键词:实效性
- 论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战略背景下的知识产权制度选择与策略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呈现新态势,对内要充分保护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和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用中华文化汇聚力量、凝聚共识,实现全体人民在道德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上的紧密团结,有效应对国内外非传统危机和挑战;对外坚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主动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以此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保障国家文化主权不受侵犯。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工具,知识产权制度具有保护、激励、创新的制度功能,能够对内保护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对外保障中华文化不被肆意侵犯,在文化发展与文化安全领域拥有制度优势,是实现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对内对外战略有机统一的制度路径和政策保障。
- 申坤
- 关键词:国家文化安全知识产权制度
- 吉姆·麦圭根的文化政策分析及对我国文化政策和文化治理的启示——以《重新思考文化政策》为中心
- 2024年
- 作为英国文化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之一,吉姆·麦圭根及著作《重新思考文化政策》承袭了第一代英国文化学派理性批判、“大文化观”以及鲜明的阶级立场等学术传统,创新地提出了三种文化政策话语,即国家话语、市场话语和市民/交流话语,并以英国文化政策实践案例“千禧穹顶”展览会为例,深入剖析了文化与权力、文化与资本等核心问题,进而批判西方“自由”“文化自由”以及新自由主义。以吉姆·麦圭根文化政策三种话语框架来梳理和观照我国文化政策的历史变迁过程,由此发现,我国文化政策是在“人民性”话语属性下谋求“国家话语”和“市场话语”、“国内话语”和“国际话语”的内在统一。
- 申坤
- 关键词:文化政策文化研究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意义被引量:1
- 2018年
-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首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道写入党章,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结构。从"道"与"器"相统一的角度看,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理论内涵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指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等"道"的层面的建设;二是指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人民提供各种丰富多样的精神食粮和文艺作品等"器"的层面的建设。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使命和战略意义出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跨时代的现实意义,以文载道,载"道路、理论、制度"之道,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框架;以文化人,以文艺之思想底蕴、精神力量、艺术审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探索新时代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途径;以文会友,以文化交流超越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冲突;以文辅政,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申坤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建设
-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争论与探索被引量:2
- 2018年
- 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传承、利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民事纠纷日益成为非遗保护工作关注的重点。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体现为一种公法模式,现实生活中诸如《乌苏里江船歌》著作权案、安顺地戏署名权案等引发了知识产权法在非遗保护实践运用中的争辩。尽管非遗保护与知识产权法之间在主体、客体、性质、保护目的等方面存在诸多矛盾,但冲突背后两者依然存在内在契合。因此,基于制度设计的成本效率和实践经验考虑,知识产权仍是目前非遗私法保护模式的优先选择。
- 申坤穆江峰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保护知识产权
-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文化管理顶层设计的原则与路径研究
- 2018年
- 基于文化艺术的政治性、思想性、公共属性和商品属性,文化管理顶层设计要遵循相应的四个原则,即意识形态原则、民族性原则、公益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文化管理顶层设计主要围绕管理主体认定、管理角色分配和管理路径选择三个主要环节展开,依次呈现计划统治型、政府主导型、市场引导型、合作共治型四种类型的文化管理顶层设计模型。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背景之下,文化管理顶层设计呈现新方向、新特点、新趋势,逐步形成政府监督、市场引导、社会参与、公民创新的文化治理体系。
- 申坤
- 关键词:文化管理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三者有机统一”的制度载体
- 2014年
-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必须在一定的载体之上固化为一种长期稳定的,既能使三者有效发挥各自功能,又能保证三者紧密联系的常态制度。从国家建构、制度框架的设立和民主价值目标的实现来考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三者有机统一"的制度载体,三者有机统一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具体的,现实的,可操作有针对性的。
- 申坤
- 关键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 艺术院校思政教育的实践探索——以文艺“战”疫艺术实践为例被引量:3
- 2020年
- 抗疫当前,艺术院校思政教育要充分利用抗击疫情过程中的育人素材,深度挖掘提炼抗疫艺术创作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凝练出具有实践性、思想性和人文性的教学内容,将思想政治素养培育和文化艺术素质培养、价值观教育与艺术实践相结合,一方面要将思政教育融于艺术创作实践课程中,引导艺术院校的青年学子体悟抗疫背后的制度优势、中国精神和改革使命;另一方面通过文艺“战”疫艺术创作实践,鼓励学生自觉将正确的价值判断、精神信念、责任担当融入艺术创作中来,发挥文艺启迪心智、温润心灵、树立信心、培根铸魂的的重要作用。
- 申坤
- 关键词:艺术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