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洁莹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电导率法
  • 1篇药物缓释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探针
  • 1篇荧光探针法
  • 1篇探针
  • 1篇尿嘧啶
  • 1篇嘧啶
  • 1篇临界胶束浓度
  • 1篇金属
  • 1篇金属有机
  • 1篇金属有机骨架
  • 1篇金属有机骨架...
  • 1篇活性剂
  • 1篇胶束
  • 1篇合成工艺
  • 1篇氟尿嘧啶
  • 1篇5-氟尿嘧啶
  • 1篇BOLA型表...
  • 1篇CMC

机构

  • 2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作者

  • 2篇王洁莹
  • 1篇袁悦
  • 1篇田冬梅
  • 1篇胡贝贝
  • 1篇林新

传媒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合成及其负载5-氟尿嘧啶的性质研究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与有机配体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无线网络结晶材料。同传统的无机多孔材料相比,多孔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具有新颖的配...
王洁莹
关键词:金属有机骨架材料5-氟尿嘧啶药物缓释合成工艺
文献传递
一种新的Bola型表面活性剂及其临界胶束浓度的不同方法测定被引量:1
2016年
成功合成了一种以苯丙氨酸为极性头基的新的Bola型表面活性剂——1,12-二苯丙氨酸十二烷(DADPhe),并依次用表面张力法、电导率法和芘荧光探针法测定了1,12-二苯丙氨酸十二烷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测定结果分别为0.04 mmol·L-1、0.03 mmol·L-1和0.029 8mmol·L-1。实验结果表明,此3种方法的测定值略有不同,其中电导率法和芘荧光探针法的数值相近,而表面张力法所得数值与其他2种方法有微小差异,推测与环境因素有关。进一步分析比较3种实验结果的差异性发现,芘荧光探针法测定的结果更为准确适宜。
田冬梅王洁莹袁悦胡贝贝邱钰婷林新
关键词:BOLA型表面活性剂电导率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