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帅

作品数:9 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水利工程
  • 4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水资源
  • 2篇砾石
  • 1篇压砂
  • 1篇压砂地
  • 1篇盐分
  • 1篇岩石
  • 1篇岩石风化
  • 1篇遗传算法
  • 1篇蚁群
  • 1篇蚁群算法
  • 1篇载力
  • 1篇蒸发
  • 1篇蒸发量
  • 1篇砂地
  • 1篇砂田
  • 1篇沙地
  • 1篇生态承载力
  • 1篇水分
  • 1篇水分运动
  • 1篇水量

机构

  • 9篇宁夏大学
  • 9篇教育部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9篇李王成
  • 9篇王帅
  • 7篇王霞
  • 6篇刘学智
  • 3篇崔婷婷
  • 1篇田军仓
  • 1篇陶明华

传媒

  • 2篇水文
  • 2篇节水灌溉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年份

  • 3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岩石风化及成壤过程中元素行为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9年
为了解压砂地砾石风化及成壤过程中的元素行为,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从岩石风化及其影响因素、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特征及演化、土壤中微量元素活动性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通过总结发现,目前国内外对岩石风化的研究多集中在岩石物理特性等方面,对风化过程中元素行为的研究较少;而对土壤元素的研究也多是集中在土壤层面,并没有将风化和成壤有机的结合起来;对土壤微量元素活动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是关于土壤环境和人为开垦的,而针对风化过程对微量元素活动性影响的研究很少,分析各种影响下岩石风化产物对土壤元素迁移和富集的影响方面研究更不多见。因此,如果能深入的探索风化过程中元素的迁移和富集规律,与宁夏当地压砂地结合,进一步探索各种风化产物对微量元素的影响,将风化与成壤系统地结合起来,探索风化作用对土壤中微量元素分布及影响,对土壤发育以及植株生长都有重要的意义。
赵研李王成王霞王霞刘学智刘学智王帅李晨
关键词:微量元素
砂田抑制蒸发功能随覆砂年限的演变规律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研究压砂覆盖(砂田)保温及抑制蒸发功能随砂田退化程度的演变规律。【方法】基于多年Landsat卫星数据,使用辐射传输方程法反演香山地区砂田地表温度(LST),结合田间地表温度监测,对比砂田与裸地的地表温度变化,分析了砂田抑制土壤蒸发的机理,并探讨了砂田的功效与砂田使用年限的关系。【结果】砂田在LST-NDVI梯形空间中贴近于暖边,其土壤水分比耕地少,接近于干土层。因此,砂田可以隔离辐射与土壤表层,从而减小潜热通量,抑制土壤蒸发。砂田昼夜温差明显比裸地大,且对于西瓜等作物,砂田的有效地表积温也比裸地提高了10%。【结论】砂田退化过程可分为纯砾石阶段、砂土混合阶段和砂土连通阶段,从砂田的保温及抑制蒸发功能来看,砂田的有效使用年限为25~30 a。
李王成王帅王兴旺
关键词:温度反演
基于指数分解法的河南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分析被引量:17
2017年
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价提供了新方向。首先分析了河南省2005~2014年间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然后利用指数分解法中的LMDI模型对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2005~2014年间河南省水资源生态足迹总体稳中有升,贡献大小依次为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环境补水;(2)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逐年下降,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但10年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资源生态赤字,水资源利用前景不容乐观;(3)4种分解因素对水资源生态足迹增长的推动作用大小排序为:结构效应>经济效应>人口效应>技术效应,但经济效应有逐渐赶超结构效应的趋势。
赵自阳李王成王霞崔婷婷程载恒刘学智王帅
关键词:生态承载力LMDI
宁夏压砂地砾石元素淋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研究压砂地元素淋溶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压砂地土壤环境维护以及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为研究宁夏中卫地区压砂地在不同补水量、盐分处理和温度下的元素淋溶规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环香山地区2种压砂砾石的元素含量,并根据当地多年降雨灌溉资料以及气象温度水质等数据,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不同补水量、盐分及温度对压砂砾石元素淋溶的影响,同时运用多元回归法分析各影响因子对元素淋溶量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水分的参与对压砂砾石元素淋溶有促进作用。随着补水量的增加,绿色板岩各元素淋溶量呈波动增加趋势,红色砂岩Na、Si、Cl元素淋溶量随补水量的增加逐渐增大,Mn、Ba元素淋溶量在补水量为397 mL时出现峰值,随后淋溶量减小,通过拟合方程发现压砂砾石元素淋溶量与补水量呈对数函数关系,且拟合度较高(R2>0.99)。2)随着矿化度的增加,元素淋溶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在矿化度为3 g/L左右时的NaCl溶液处理下元素淋溶量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减小。且通过拟合方程发现,压砂砾石元素淋溶量与盐分呈2次多项式关系。3)影响宁夏中卫地区元素淋溶量影响因子中,补水量对其元素淋溶量的影响最大,温度次之,盐分最小。研究可为压砂地土壤健康发展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李王成赵研王帅王帅田军仓王双涛王霞王兴董亚萍
关键词:砾石淋溶盐分补水量
自然降雨条件下不同种植模式土面蒸发规律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在自然降雨条件下,对西瓜不同种植模式的土壤水分运动及土面蒸发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的土壤水分在0~100 cm的土层内,土壤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幅度较大,在100 cm以下的土层所受影响较小,各处理动态储水量变化范围为0~100 cm。在降雨后的2 d内裸地的蒸发量与水面蒸发量接近一致,日蒸发量可达到9.3 mm,2 d后,土面蒸发量从9.3 mm减小至0.3 mm,在没有降雨补给的情况下,土面蒸发量无限接近于0,而压沙地的土面蒸发则始终维持在1.1 mm左右;总体上,水面日平均蒸发量为9.3 mm,裸地土面日平均蒸发量为1.8 mm,压沙地土面日平均蒸发量为1.1 mm。
李王成刘民安王帅王帅刘学智
关键词:水分运动
基于蚁群算法的我国水资源短缺风险聚类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和改进的蚁群聚类算法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4-2014年间的水资源短缺风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工业用水、生态用水、水资源总量和生活用水对我国水资源短缺风险的影响最大;(2)基于Iris和Zoo数据集,在20次迭代实验的平均值上,改进蚁群聚类算法相比基本蚁群聚类算法在F-measure上分别增加了10.1%和6.4%,在总偏离误差上分别下降了32.057和24.926;(3)对于我国水资源短缺风险聚类结果,根据正态分布建立分级阈值,浙江、江西、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新疆、青海和黑龙江水资源短缺风险低,重庆中等,其余省份高;基于七大区域,华中和西南地区低,华东、华南和西北地区中等,华北和东北地区高。
赵自阳李王成王霞刘学智崔婷婷程载恒王帅陶明华
关键词:水资源短缺风险灰色关联分析蚁群算法聚类分析
基于投影寻踪的宁夏农业水资源利用率评价被引量:6
2017年
针对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的不相容性和维灾问题,利用遗传投影寻踪模型将高维指标投影到低维子空间,通过寻求最佳投影方向来判断各评价指标的贡献值和方向性,对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判定。利用该方法探讨2015年宁夏5市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低,选取与资源利用效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等相关的18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优化评价标准的最佳投影方向,确定样本投影值,根据投影寻踪等级评价模型对各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分类和评价。结果很好地反映了各指标对综合评价目标的贡献性和方向性以及各评价子单元的利用效率,与实际情况相符。可为区域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决策参考。
刘学智李王成赵自阳王霞王帅董亚萍
关键词: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遗传算法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宁夏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被引量:33
2017年
为了探求宁夏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在分析宁夏2004~2014年水资源承载力状况的基础上,对宁夏5市2013年水资源承载力分水资源支持力、社会经济技术水平和社会生活水平3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得到宁夏5市的水资源利用状况指数和分级标准。具体得到以下几个结论:(1)2004~2014年间,宁夏水资源承载力仅在2005~2006年有所波动,其余年份两种方法结果一致,11年间保持稳定上升;(2)对于宁夏5市2013年水资源承载力状况,主成分分析结果由大到小排序为吴忠市、银川市、石嘴山市、固原市和中卫市,因子分析结果由大到小排序为吴忠市、银川市、固原市、石嘴山市和中卫市;(3)建立宁夏5市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分级阈值,主成分分析下吴忠市和银川市的水资源利用状况高,石嘴山市的水资源利用状况中等,固原市和中卫市的水资源利用状况低;因子分析下吴忠市和银川市的水资源利用状况高,其余3市水资源利用状况都较低。
赵自阳李王成王霞崔婷婷程载恒王帅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水资源承载力
1962—2015年宁夏平均气温和极端气温的变化特征被引量:11
2018年
气候环境是生态健康、社会持续发展中不可控因素,而温度是维持气候系统稳定,提供人类宜居环境的重要条件。为明确宁夏地区平均气温与极端气温事件,运用线性倾向、小波分析、相关分析等,对宁夏1962—2015年平均气温和极端气温事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62年以来宁夏全区、北部、中部干旱带及南部山区以0.38℃·(10a)^(-1)、0.42℃·(10a)^(-1)、0.36℃·(10a)^(-1)、0.38℃·(10a)^(-1)速度增温;冷暖气温主要存在20-32 a、8-19 a、2-7 a的周期,主周期13 a和32 a,分别有8 a与20 a的次周期;极端低温事件频率、持续时长低于高温事件,低温四季增幅大于高温,且冬季变幅更为突出。平均气温和极端高温的升高会加大宁夏地区的干旱程度,加剧全区气候的不平衡性,极端低温指数的减少会增加农田、森林等的病虫害,使生态系统进一步恶化,应做好相应防御措施。
刘学智李王成苏振娟王帅李晨王霞
关键词:气温周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