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迎春

作品数:33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2篇文学
  • 6篇小说
  • 5篇代文
  • 3篇当代文学
  • 3篇救赎
  • 2篇虚构
  • 2篇中国当代文学
  • 2篇散文
  • 2篇生命
  • 2篇特质
  • 2篇主潮
  • 2篇文学虚构
  • 2篇文艺
  • 2篇先锋文学
  • 2篇乡土
  • 2篇描写
  • 1篇代人
  • 1篇当代文坛
  • 1篇当代小说
  • 1篇等候

机构

  • 28篇北京大学
  • 4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中央民族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安徽省社会科...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对外经济贸易...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集美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28篇樊迎春
  • 3篇杨庆祥
  • 2篇陈晓明
  • 1篇何平
  • 1篇卢桢
  • 1篇黄平
  • 1篇李斌
  • 1篇张柱林
  • 1篇刘阳扬
  • 1篇徐则臣
  • 1篇唐诗人
  • 1篇王晴飞
  • 1篇黄伟林
  • 1篇金理
  • 1篇王威廉
  • 1篇陈若谷
  • 1篇徐刚
  • 1篇刘启民
  • 1篇徐晓

传媒

  • 5篇当代文坛
  • 4篇芒种
  • 3篇中国现代文学...
  • 2篇南方文坛
  • 2篇文艺争鸣
  • 2篇当代作家评论
  • 1篇小说评论
  • 1篇大家
  • 1篇北京文学(精...
  • 1篇江南
  • 1篇写作
  • 1篇长篇小说选刊
  • 1篇小学语文
  • 1篇创作评谭
  • 1篇创作与评论
  • 1篇新文学评论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写实作为一种召唤——茅盾节编《红楼梦》意义重释
2024年
1934年,出版《子夜》一年多后的茅盾受开明书店之邀进行《红楼梦》的节编工作,本意是删节出一版可供青少年阅读的“洁本”,但茅盾却将原本删掉五分之二,并给出了较极端的删削原则,并不符合我们对具有深厚文艺理论修养的茅盾的认知。本文从《红楼梦》在1920年代的批评语境出发,考察包括茅盾在内的几位现代文学大师彼时对自然主义、写实主义的观念变化,由此重新阐释茅盾节编《红楼梦》的意义所在。经历“从岭到东京”的茅盾借删削《红楼梦》的契机,表达自己从信仰西方文艺思潮进化论改弦更张为唯物辩证法的决心,这也成为彼时文艺界思潮观念起伏变化的典型例证,茅盾的实践也为其日后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认同和实践埋下伏笔。写实作为一种召唤,始终构成茅盾文艺观念生长与变化的重要方向。
樊迎春
关键词:《红楼梦》写实
《引路人》中“科幻”的效用、限度与可能性
2022年
李宏伟多年来创作节奏缓慢,却始终在价值观念和风格技艺方面有其个人坚持。《引路人》借助类型文学的手段,试图摆脱既往“纯文学”的限制,重构宏大叙事,重返以总体性认知世界的伟大传统。然而,信奉存在主义哲学的李宏伟始终无法摆脱积极的现实关切,小说中处处可供解读的细节与隐喻也不断提示着对“纯文学”风格逻辑的回归,他的类型文学写作手法因此不断遭遇想象力的边界,无法将宏大的结构性难题以自洽的方式进行清理和呈现。李宏伟同时是人文主义的忠实信徒,始终坚持维护“人”的尊严,也就难免深陷“最后的人”的窠臼,无法真正突出重围进入科幻文学更为广阔的宇宙空间。李宏伟似乎是站在未来的时间坐标回望现在,却没有携带真正的先进经验,而是只身返回。李宏伟出走的勇气与实践的局限或许恰是一代甚至几代科幻写作者共享的创作姿态与写作限度。
樊迎春
关键词:科幻总体性想象力
文学创作者的“罪与罚”——巴金的道路与《寒夜》的位置
2021年
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家,创作生命漫长的巴金一直深受不同年龄层读者的喜爱,无数意气风发的青年从《家》中获得了反抗的勇气与出走的动力,无数白发苍苍的老者从《随想录》中感受到良心的悸动与岁月的抚慰。走过101年人生岁月的巴金一直以"现代文学最后一位大师""作家良心"的形象为人熟知,始终引领文坛的方向。《寒夜》是巴金创作生涯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被海内外不少学者认为是巴金艺术趋于成熟完美的作品,在主题思想上被认为是对国民党政府腐败统治的揭露和批判。
樊迎春
关键词:《寒夜》《随想录》文学创作者中国现当代文学《家》
作为“希望”的空间流动——乡村与城市空间关系变动的几种形式
2018年
一直以来,信奉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我们习惯以线性时间作为写作和研究的尺度,习惯以"落后""进步"的二元概念对很多问题做简单区分,往往淹没了时间维度之外的诸多向度。比如西方自20世纪60年代兴起和关注的空间问题。
樊迎春
关键词: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城市乡村时间维度
张光年在中国文联和作协恢复中的角色被引量:1
2022年
在新时期文学初期的史料建设方面,刘锡诚、徐庆全、黎之、张僖的著作和回忆,有诸多有益的贡献。(1)然而对影响新时期文学实际进程的中国文联和作协恢复这一重要事件,却未有翔实记录,尤其是张光年参与两机构筹备组的情况没留存材料。鉴于材料空白和张光年的特殊地位,有必要对他在两机构恢复过程中担当的历史角色,做一点回溯性的考察。看以后是否可以借此为切入口,再对文联、作协恢复与新时期文学初期的动态性的关系,进行史料积累和深入探讨。
樊迎春
关键词:新时期文学中国文联史料建设动态性
同代人沙龙:“新北京作家群写作”的多重指向
2024年
自本刊2023年第1期推出“新北京作家群”栏目以来,不断引起反响。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杨庆祥教授将“新北京作家群写作”确定为其所主持的知名文学沙龙“同代人”的讨论主题,并于2024年1月7日在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楼311进行了一次专题讨论,近20位评论家、作家参加,我刊编辑部3位编辑也应邀参加讨论。现将沙龙发言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杨庆祥师力斌赵天成张颐雯侯磊刘汀周婉京徐刚樊迎春韩欣桐靳庭月周梦真印筱萌陈若谷钟宜峰李玉新高翔温雅红刘启民
关键词:作家群讨论主题沙龙
在烟火尽头书写寓言——鲁敏小说论被引量:2
2019年
鲁敏在对人间烟火的熟稔掌握背后带着强大个人风格的消解幻象、试图拯救或放飞自我与他者的寓言书写。这是鲁敏个人的创作追求,也是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尝试。论文首先讨论鲁敏人物独特的"出生即成年"状态,即没有童年和少年,也缺乏成长痕迹的成年姿态;接着讨论鲁敏对创作主题的挖掘,她"以虚妄试错",深刻展现了城市折叠后的人类精神和物质困境的机械复制以及虚妄自上而下的抵达;最后讨论鲁敏在对人间烟火的详尽描述之中展现出的艺术特点,略带悲剧意味的美学特质隐藏着独特的抵抗质地。结语指出鲁敏上下求索,在中西同质的现代性进程中缔造自己文学世界的"弥赛亚",她的"寓言"独树一帜,携带着当下中国文学创作的重要问题。
樊迎春
关键词:人间烟火虚妄寓言
“新乡土”的特质与新变——读《陌上》兼及“新乡土文学”被引量:1
2018年
以《陌上》为代表的“新乡土文学”呈现出新的创作特质,具体包括土地缺失带来的“新乡土”定义边界的扩展、两性关系多元化带来的“新乡土”礼义的被置换、人心与万物繁茂的写法带来的“新乡土”路径的兴盛。对“新乡土”特质的发现和捕捉,既期待打开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生态新的向度,更希望激活古老沉重的“乡土文学”传统的“当代性”。
樊迎春
关键词:新乡土文学
等候神启的片刻——张忌小说论
2018年
张忌的小说读来有难得的质朴自然感,没有丝毫西方现代、后现代的炫技,也罕见古典传统的谱系承接,有的是对人物和故事的坦率叙述,对文字和篇章的娴熟建构,当然,更多的是对当下现实的敏感把握,对人心困境的细腻触摸。我们太习惯于用西方/东方、传统/现代、历史/现实、革命/启蒙、城市/乡土等话语将要评述和研究的对象摆放至相应的位置,这本身是对文学批评与文学史建构焦虑的缓解,但也使得多种文学特质被有意无意地压抑和忽视。
樊迎春
关键词:文学虚构波德莱尔救赎之路
最是寒风吹彻的温柔
2018年
生于1996年的贾若萱在《持续的寒意》中塑造了一个36岁的女人形象。和诸多年轻作家专注于日常细致微妙的情绪和心理描写不同,贾若萱以诙谐的笔调和大起大落的情节粗制了一个单身女人的一段人生经历。小说谈不上猎奇或扣人心弦,但却自有一份特别的叙述腔调,这腔调中显然有着贾若萱个人的写作追求。
樊迎春
关键词:温柔心理描写大起大落女人腔调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