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芳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GRATEL...
  • 1篇盐度
  • 1篇早期发育
  • 1篇生活史
  • 1篇孢子
  • 1篇RBCL
  • 1篇RBCL基因
  • 1篇COTTON
  • 1篇SIMPLE...

机构

  • 4篇辽宁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王宏伟
  • 4篇李芳
  • 3篇姜朋

传媒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帚状蜈蚣藻(Grateloupia fastigiata Li et Ding)的重新鉴定基于形态观察和rbcL序列分析
帚状蜈蚣藻(Grateloupia fastigiata Li et Ding)隶属于红藻门(Rhodophyta)杉藻目(Gigartinales)海膜科(Halymeniaceae)蜈蚣藻属(Grateloupia ...
李芳王宏伟
关键词:RBCL基因
帚状蜈蚣藻(Grateloupia fastigiata Li et Ding)的修订研究-基于形态观察和rbcL序列分析
李芳赵树雨姜朋王宏伟
单条胶黏藻(Dumontia simplex Cotton)孢子早期发育及其生活史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为研究单条胶黏藻(Dumontia simplex Cotton)的孢子发育类型和生活史,探明其孢子发育的最适环境因子,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培养观察,研究不同温度、光照强度和盐度对其孢子(果孢子和四分孢子)早期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孢子发育过程中无丝状体出现,孢子的发育类型为直接盘状体型。(2)温度、光照强度和盐度对其孢子的早期发育均有影响,温度6—30°C范围内,果孢子发育的最适温度为9°C,四分孢子为9—12°C;光强80—400μmol/(m2·s)范围内,果孢子发育的最适光强为160μmol/(m2·s),四分孢子为160—200μmol/(m2·s);盐度15—50范围内,孢子(果孢子和四分孢子)发育的最适盐度为30。(3)单条胶黏藻生活史由单倍的雌、雄配子体和二倍的果孢子体及四分孢子体构成,配子体和四分孢子体外形一致,交替出现,属于典型的同型世代交替。
姜朋赵树雨李芳王宏伟
关键词:生活史盐度
帚状蜈蚣藻的修订研究——基于形态观察和rbcL序列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通过形态观察和分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青岛(模式标本产地)产的帚状蜈蚣藻(Grateloupia fastigiata Li et Ding)进行了重新鉴定,结果表明:1藻体为深紫红色,高9—26 cm,基部呈圆柱状,1—2回不规则羽状分枝,皮层厚度为85—160μm,由8—11层细胞构成;助细胞生殖枝丛为典型的Grateloupia型,果胞枝生殖枝丛主枝由6个细胞组成,辅助细胞生殖枝丛主枝由5个细胞组成(6cpb-5auxb型),与亚洲蜈蚣藻(G.asiatica Kawaguchi et Wang)一致。2基于rbc L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树显示:本研究的10个帚状蜈蚣藻样本与青岛产的亚洲蜈蚣藻之间无碱基差异,形成独立的进化支,与大连石槽、石庙子产的亚洲蜈蚣藻的碱基差异均为1 bp(0.08%),与日本、韩国产的亚洲蜈蚣藻的碱基差异分别为2 bp(0.16%)、3 bp(0.24%),均属于种内差异,与Grateloupia clade I中蜈蚣藻属内其他种的碱基差异为18(1.47%)—76 bp(6.19%),均属于种间差异。通过形态观察和rbc L基因序列分析,认为帚状蜈蚣藻与亚洲蜈蚣藻为同一种,将帚状蜈蚣藻作为亚洲蜈蚣藻的异名。
李芳姜朋赵树雨王宏伟
关键词:RBCL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