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胜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篇液面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油田
  • 1篇深井
  • 1篇声纳
  • 1篇声速
  • 1篇酸压
  • 1篇酸压技术
  • 1篇塔河油田
  • 1篇完井
  • 1篇温度
  • 1篇裸眼
  • 1篇裸眼封隔器
  • 1篇裸眼完井
  • 1篇井壁
  • 1篇井壁坍塌
  • 1篇井控
  • 1篇监测技术
  • 1篇封隔
  • 1篇封隔器

机构

  • 3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 1篇中国石油管道...

作者

  • 3篇李晓胜
  • 2篇张丽英
  • 1篇樊凌云
  • 1篇马彩琴
  • 1篇赵伦
  • 1篇李如强
  • 1篇杨辉
  • 1篇谢进
  • 1篇邹伟
  • 1篇朱强
  • 1篇张佳

传媒

  • 1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油气井测试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酸压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被引量:2
2023年
酸压技术已成为石油工程领域增产的常规措施之一,广泛应用于碳酸盐岩、致密砂岩、火山岩等储层中,但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具体的区块,缺少对其研究进展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全面调研了国内外酸压技术的最新进展,系统梳理了最新的酸压热点技术、不同类型储层酸压改造的难点及应对措施、酸压机理和酸压效果影响因素等方面研究成果,指出了酸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差异化分段酸压技术、体积酸压技术和控缝高酸压技术是当前酸压热点技术,不同类型储层酸压改造的难点存在一定差异,需根据储层特征制定相对应的酸压技术政策。酸压机理可以通过理论计算法和模拟实验法进行分析,理论计算法是酸压技术研究的基础,模拟实验法可以为酸压机理的研究及工艺参数的确定提供重要指导。酸压技术受到地质和工程因素的双重影响,地质因素是酸压技术政策的依据,工程因素是提高酸压效果的关键。酸压技术目前有4大发展方向,即酸压层位深层超深层化,酸压对象精准化,酸压范围扩大化和酸压技术可控化。建议加强酸压理论研究,不断改进和提高工艺与设备,建立典型酸压技术实施模板,为酸压技术实施提供指导。
李长海赵伦朱强李云海马彩琴李晓胜杨坤张丽英
关键词:酸压影响因素
裸眼封隔器在超深井完井中的应用难题及对策被引量:2
2017年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主要采取先期裸眼完井方式,后期酸压施工多数运用可回收式裸眼封隔器分段酸压工艺。但是,井壁不稳定坍塌、封隔器胶筒破裂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在修井作业上提原井管柱时频繁发生遇阻遇卡现象。通过分析修井作业故障情况以及生产测井探井底数据,同时结合封隔器起出井后的工具检查,对超深井难以提出裸眼封隔器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借助改进完井工具和改变完井方式的途径给出解决方案。
赵源浦张佳杨辉李晓胜李如强樊凌云
关键词:塔河油田井壁坍塌裸眼封隔器
声纳液面监测技术测得的液面深度修正方法
2023年
井口带压导致声纳液面监测技术存在15%的不准确性,究其原因为系统默认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 m/s。通过修正不同条件、不同气体组份的声速,设计了一款计算软件,引入烃、二氧化碳、氧气等混合气体的压缩因子、密度、比热容比、摩尔质量等参数,可计算出不同条件下的实际声速,提高了井口带压井的液面位置的准确性。顺北X井利用原方法和修正方法分别对声纳液面监测技术结果进行计算,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得到的液面深度变化趋势一致,但修正方法得到的液面深度值更准确。声纳液面监测技术的液面深度修正方法经矿场应用120井次,精确的液面数据为井控安全提供了科学保障。
邹伟谢进王瑞娜李晓胜张丽英徐迎春
关键词:声速温度井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