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海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儿童
  • 1篇电图
  • 1篇学龄
  • 1篇学龄前
  • 1篇学龄前儿童
  • 1篇血铅
  • 1篇血铅水平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枕区
  • 1篇枕叶
  • 1篇中毒
  • 1篇视频
  • 1篇铅水平
  • 1篇铅中毒
  • 1篇住院
  • 1篇住院病人
  • 1篇痫样放电
  • 1篇癫痫
  • 1篇流行病

机构

  • 4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李文海
  • 3篇尹飞
  • 2篇宋健辉
  • 2篇彭镜
  • 2篇李波
  • 2篇陈晨
  • 2篇谭洁璐
  • 2篇王晓乐
  • 1篇邓芳明
  • 1篇李清香
  • 1篇吴心音
  • 1篇李波
  • 1篇吉耕中

传媒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0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黄丹粉致婴幼儿铅中毒108例分析被引量:8
2006年
李波宋健辉李文海
关键词:铅中毒婴幼儿儿童生长发育机体吸收住院病人门诊就诊
湖南省城镇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调查湖南省城镇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儿童铅中毒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整群随机抽取湖南省12个地区城镇学龄前儿童2044名,男1108名,女936名,年龄2~6岁,平均4.4±1.1岁。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末梢血血铅水平,并采用《中国部分城市儿童铅中毒防治项目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Logistic回归分析血铅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湖南省学龄前儿童平均血铅值为81.9±34.5μg/L。血铅水平≥100μg/L者482例,占23.58%。其中血铅水平100~199μg/L(高铅血症)472例,占23.09%,血铅水平≥200μg/L(铅中毒)10例,占0.49%。不同年龄组间血铅异常(血铅水平≥100μg/L)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童的血铅异常率为28.99%,高于女童的21.98%(P<0.01)。不同地区儿童血铅异常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449,P<0.01)、父亲从事铅暴露职业(OR=1.314,P<0.01)及母亲常用染发剂(OR=1.678,P<0.05)为儿童血铅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湖南省城镇学龄前儿童血铅异常率较高。该省城镇学龄前儿童血铅异常率与儿童所在地区和年龄有关。男性、父亲从事铅暴露职业及母亲常用染发剂为儿童血铅异常的危险因素。
吉耕中邓芳明吴心音李清香宋健辉李文海尹飞
关键词:血铅流行病学调查儿童
33例儿童癫痫伴枕区痫样放电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 探讨儿童癫痫伴枕区痫样放电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33例癫痫伴枕区痫样放电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患儿共分为三组:特发性组(n=20)、结构性病因组(n=10)及遗传性病因组(n=3)。结构性病因组中,巨脑回畸形1例,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FCD)Ⅱ型1例,足月小样儿1例,围生期有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病史7例。遗传性病因组中,PCDH19基因突变1例,类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5基因(CDKL5)突变所致CDKL5综合征1例,Wolf-Hirschhorn综合征1例。各组均有眼部运动表现及继发运动症状,特发性组患儿较结构性病因组自主神经症状多、视觉症状少,发作时间长,监测到发作少,背景节律异常少,额区或Rolandic区痫样放电多。遗传性病因组发作频繁,CDKL5综合征患儿存在EEG背景慢化以及痉挛发作。特发性组患儿较其余两组头颅MRI异常少、发作控制效果好,预后良好。结论 儿童癫痫患者伴枕区痫样放电病因众多,特发性组占较大比例,发作期症状学中视觉症状及自主神经症状与结构性病因组相比差异较大,结构性病因组及遗传性病因组EEG背景异常较特发性组高,有助于鉴别诊断。不同病因治疗选择及预后差异大,特发性组总体治疗效果及预后优于结构性病因组及遗传性病因组。
陈晨尹飞李波谭洁璐杨娟李文海王晓乐彭盼吴腾辉彭镜
关键词:癫痫枕叶儿童
100例不明原因儿童智力障碍的视频脑电图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100例智力障碍(ID)患儿的脑电图(EEG)变化,分析不同程度ID患儿的EEG特点,探讨EEG改变与ID的关系。方法对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100例不明原因ID儿童的长程视频EEG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EEG表现,比较不同程度ID的EEG差异,并根据ID程度进行组间x^2检验,探讨ID程度与EEG的关系。结果 100例不明原因ID患儿中男67例(67%),女33例(33%),轻度ID 38例(38%),中度ID 27例(27%),重度ID 35例(35%)。ID者EEG可表现为背景快波(11%),背景慢波(15%),广泛性放电(14%),局灶性放电(36%)等,局灶性尖棘波在中度ID患儿最常见,重度ID患儿多见背景改变及多灶性尖棘波表现。结论重度ID患儿脑电背景改变较轻、中度ID患儿有显著差异,轻、中度ID患儿EEG特异性改变以局灶性为主,重度ID患儿以多灶性为主。EEG的改变可能与ID程度相关。
谭洁璐彭镜陈晨李波李文海王晓乐杨娟尹飞
关键词:精神发育迟滞脑电描记术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