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莉

作品数:4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污染
  • 1篇水层
  • 1篇水力
  • 1篇水力控制
  • 1篇水污染
  • 1篇塑料
  • 1篇尼龙
  • 1篇污染
  • 1篇联用技术
  • 1篇甲基
  • 1篇甲基橙
  • 1篇光度
  • 1篇光度法
  • 1篇含水
  • 1篇含水层
  • 1篇河套平原
  • 1篇分光光度法
  • 1篇赋存形态
  • 1篇

机构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4篇张莉
  • 2篇刘菲
  • 1篇孙健
  • 1篇郭华明
  • 1篇陈亮
  • 1篇罗锡明
  • 1篇李晓露

传媒

  • 1篇现代地质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快速分光光度法同步测定地下水中赤霉素和草甘膦的相互影响被引量:12
2015年
随着设施化农业的迅速发展,大量农药的不规范使用使高浓度赤霉素和草甘膦集中进入环境的风险增大(特别是地下水环境),因而关于二者在地下水中残留量测定方法的研究尤为重要。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质谱法是普遍使用的赤霉素和草甘膦测试方法,分光光度法由于操作简便而在快速检测中被广泛应用。然而,关于分光光度计快速同时测定地下水中赤霉素和草甘膦的方法,尚未有研究关注其相互影响。故建立和优化了快速分光光度法同步测定地下水中赤霉素和草甘膦的分析方法,并研究二者同步测定时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校准曲线在0~20和0~100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相关关系(R^2〉0.99),方法检出限为0.48μg。水样测定时,含15~150μg赤霉素的平均回收率为71.3%±1.9%,方法精密度的RSD〈10%;草甘膦校准曲线在0~8和5~15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相关关系(R^2〉0.99),方法检出限为0.82μg。水样测定时,含3~10μg草甘膦的平均回收率为98.4%±8.1%,方法精密度的平均RSD〈10%。同时,根据浓度效应研究赤霉素和草甘膦快速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相互影响表明,草甘膦0~100mg·L^-1对赤霉素的回收率没有显著影响,但是会降低其测试精密度;赤霉素2 mg·L^-1会导致草甘膦测试中回收率由108.72%±4.33%增加到117.06%±3.2%。
张莉陈亮刘菲
关键词:赤霉素草甘膦分光光度法
微塑料对水中甲基橙的吸附特征分析被引量:14
2019年
以甲基橙(MO)为目标污染物,微塑料为载体,通过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实验,比较通用塑料聚丙烯(PP)、通用工程塑料尼龙(PA)、聚甲醛(POM)和特种工程塑料聚四氟乙烯(PTFE)4种典型材质吸附MO的能力,并采用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测试(BET)、显微拉曼光谱(Raman)、Zeta电位及傅立叶变换全反射衰减红外光谱(ATR-FTIR)技术手段对吸附前后PA进行表征,考察微塑料材质和PA粒径对MO吸附的影响,从而探究其可能存在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不同材质微塑料对MO的吸附能力具有明显差异性。其中,PA对MO的吸附量最大,可达7.39mg/g,PA吸附MO的动力学过程包括起始的快速反应阶段和随后的慢速反应阶段,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等温吸附实验结果表明MO在PA上属于非均质化学吸附。静电作用及氢键的形成是造成不同材质微塑料吸附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微塑料粒径大小与其对MO的吸附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2=0.995,P<0.05),这与微塑料可提供的有效吸附位点息息相关。本研究可以为科学评价微塑料复杂的环境行为以及作为载体协同迁移污染物的能力提供依据。
宋欢罗锡明张莉何宝南李佳蔚王一鹏
关键词:尼龙甲基橙
河套平原沉积物中铀的赋存形态及其与地下水铀浓度的关系被引量:7
2015年
采用Tessier的五步提取法,对位于河套平原杭锦后旗沙海乡四个钻孔沉积物进行铀的五个赋存形态(包括可交换态、碳酸盐吸附态、铁锰氧化物吸附态、有机物或硫化物吸附态和基质态)分布特征研究。结果发现,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铀含量为0.140~0.328 mg/kg,占总铀量的34.7%;基质态中铀的含量为0.256~0.405 mg/kg,占44.0%。对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铀含量与铁、锰含量呈正相关性,其中铀与铁线性相关系数0.311~0.482,铀与锰线性相关系数0.506~0.642。表明,沉积物中锰氧化物对铀含量的影响大于铁氧化物对铀含量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沉积物岩性对铀含量的影响较大,总铀在细砂中平均含量为0.088 mg/kg,在黏土中平均量为0.260 mg/kg。不同深度地下水中铀浓度和沉积物铀含量的研究表明,随深度增加,地下水中铀浓度与含水层沉积物中铀含量均呈降低的趋势。地下水中铀浓度受含水层中可交换态铀含量的直接影响。
赵威光郭华明张莉李晓露孙健易升泽
关键词:含水层地下水
地下水抽出处理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3
2023年
地下水抽出处理技术(P&T)是地下水异位修复的代表性技术,也是目前控制和去除地下水污染应用较广泛的技术。然而在实际应用中,P&T技术往往受水文地质条件和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干扰,产生拖尾或回弹效应,导致处理后期效率低、费用高。本文在阐明P&T技术发展演变历程的基础上,对其适用条件、技术优势与限制、系统设计优化方法及与其它技术的联合使用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发现,P&T技术更多应用于污染初期高浓度污染物的抽出以及避免污染物扩散的水力控制,抽水的目标主要为“流场控制”。抽/注水井的位置通常是在污染源和污染受体区域及其上、下游,通过抽取污染水或者将未污染水注入地下形成分水岭以达到控制污染物扩散和清污分流的目的。系列研究可为P&T技术的灵活应用和我国场地地下水污染防治方案选择上提供合理性的建议。
张莉刘菲刘菲梁凯旋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水力控制联用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